跨文化對話 (第39輯) 樂黛雲 (法)李比雄 錢林森 執行 978710017008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8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文化對話 (第39輯)
ISBN:978710017008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樂黛雲 (法)李比雄 錢林森 執行
叢書名:法國夏爾-雷奧波·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
頁數:5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12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樂黛雲、李比雄主編的《跨文化對話(第39輯)》包含「紀念饒宗頤專欄」「論稿」「世界文學動態研究」「書評」「簡訊」共五個專欄,共收入中法學者傅飛嵐、提萊特、鄭煒明、張沛等人共38篇文章。設有紀念饒宗頤專欄為本輯特色,這一專欄文章作者都是法國學者,從藝術理論、文化交流等角度對饒宗頤先生的成就和貢獻作了深入闡釋,令人耳目一新。其他專題論文,則以比較文學(包括經學、哲學)、比較文化為主要領域。

作者簡介

樂黛雲,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外國語大學專聘教授;現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辦《跨文化對話》雜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日本關西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曾任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兼任教授、香港大學訪問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訪問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訪問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訪問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著有《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與神》、《跨文化之橋》、《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英文版)、《比較文學與中國——樂黛雲海外講演錄》(英文版)、《跟蹤比較文學學科的復興之路》、《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樂黛雲卷》、《自然》(中、法、義大利文版)、《面向風暴》(英、德、日文版)、《我就是我——這歷史屬於我自己》、《透過歷史的煙塵》、《絕色霜楓》、《逝水與流光》、《四院沙灘未名湖》;編撰:《世界詩學大辭典》(合編);主編《中學西漸專題》8卷;《跨文化溝通個案叢書》14卷、《跨文化對話》集刊33卷。

目錄

紀念饒宗頤專欄
饒宗頤先生的理論建設
墨戲:中國的詩與畫
在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2017年年會上的發言
具象不可見:中世紀圖形詩
古希臘羅馬時期文本和圖像的對話
論稿
《西方詩學》的死亡與德國前浪漫主義詩話
移動
彼特拉克的焦慮
霍布斯的革命
自由帝國邏各斯的誕生:希波戰爭與希羅多德的雅典帝國敘事
雅各的新娘與忒休斯的歷險:《煉獄篇》中的愛情傳說
中國經學詮釋學與西方詮釋學的比較研究
從「聖人之詩」到「詩人之詩」——《詩序》的詮釋學向度
「元者,氣之始」:董仲舒論「元」、「氣」與「元氣」的關係
聖人、語言與天道之關係——對魏晉時期「言盡意」與「言不盡意」悖論之溯源與解析
程頤的《周易》詮釋學思想論析——以「理」為本體的詮釋學建構策略
由經權關係論經文詮釋空間的敞開與邊界——《孟子字義疏證》之「權」字疏證的存在論詮釋學分析
《紅樓夢》「遠嫁悲情」的跨文化省思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中世紀英國文學研究(1978—2015)述評
畢來德與于連圍繞漢學之爭的述評及思考
《法文研究》評介
慧可與中國特色禪宗思想的形構
媒介不是人的延伸——基特勒對麥克盧漢的「後人類」批判
想象「耽美」:無法破壁的亞文化資本和耽美亞文化的合法性悖論
瀰漫的傳播:「馬約利卡」與中國陶瓷藝術的歷史聯繫及文化互動
中世紀絲綢之路上的思想傳播——遼契丹藏、黑水城西夏文書、杭州飛來峰、元敦煌版《六字大明》初探
正義者的悲劇——試論加繆《正義者》中的悲劇性
暗夜之詩,或感官留白
世界文學動態研究
中國文化的單向經典化之弊
非洲文學的道德情操
美洲文學的新與舊
2016,南亞文學的內與外
怪腦袋·怪東西局內人·局外人——2016西亞文學動態
歐洲文學中的悲涼與新意
北歐文學的家庭主題
為誰寫詩、為誰作傳?——2016年大洋洲文學動態
書評
中國-弱勢民族文學關係研究的里程碑:《弱勢民族文學在現代中國——以東歐文學為中心》述評
簡訊
「勒克萊齊奧與亞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