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保護性耕作對作物-土壤系統的影響 ISBN:9787522917290 出版社:中國紡織有限公司 著編譯者:李舟 頁數:3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85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在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對輪作系統應用保護性耕作措施后的作物產量、土壤水分、土壤碳庫等系統組分的變化進行研究,並通過對全球多個試驗點數據的Meta分析,明確秸稈覆蓋和免耕對土壤物理性質、土壤有機碳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確定保護性耕作措施與土壤理化生性質之間的相互關係,探究不同位點耕作和秸稈覆蓋的合理措施。此外,對研究的成本與收益情況進行分析計算,以確定最優收益的耕作方式。為更好地發展保護性耕作,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促進產業與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目錄 第1章 保護性耕作簡介及研究進展1 1 保護性耕作簡介 1 2 保護性耕作的優勢 1 3 保護性耕作下作物產量表現 1 4 保護性耕作對於作物水分利用的影響 1 5 支持向量機模型 1 6 保護性耕作的固碳表現 1 7 保護性耕作的效益 參考文獻 第2章 保護性耕作對黃土高原小麥產量、水分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2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2 2 材料與方法 2 3 結果 2 4 討論 2 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長期可持續保護性耕作措施對黃土高原玉米-冬小麥-大豆輪作系統的影響 3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3 2 材料和方法 3 3 結果 3 4 討論 3 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黃土高原可持續種植制度(輪作結合保護性耕作)研究 4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4 2 材料和方法 4 3 結果 4 4 討論 4 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黃土高原地區保護性耕作及秸稈覆蓋對作物產量、水分利用效率、固碳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5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5 2 材料與方法 5 3 結果 5 4 討論 5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 降水變化和保護性耕作對土壤水分、玉米青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6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6 2 材料與方法 6 3 結果 6 4 討論 6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7章 喀斯特地區不同耕作和秸稈還田措施對青貯玉米產量、品質及土壤磷的影響 7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7 2 材料與方法 7 3 結果 7 4 討論 7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投入免耕有機牧草系統的生產力與營養價值 8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8 2 材料與方法 8 3 結果 8 4 討論 8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保護性耕作措施改善了全球尺度下農田土壤物理環境 9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9 2 材料與方法 9 3 結果與討論 9 4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0章 全球不同環境條件下土壤物理性質對免耕的響應 10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0 2 材料與方法 10 3 結果 10 4 討論 10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1章 秸稈還田增加了全球少免耕系統土壤碳儲量 11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 2 材料與方法 11 3 結果 11 4 討論 11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2章 源自微生物的碳組分增加了全球免耕農田土壤有機碳 12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2 材料和方法 12 3 結果 12 4 討論 12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3章 保護性耕作措施增加了全球尺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13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3 2 材料和方法 13 3 結果 13 4 討論 13 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4章 少免耕和秸稈還田增加了全球土壤微生物種群數量和多樣性 14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4 2 材料與方法 14 3 結果 14 4 討論 14 5 結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