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與傳媒 (28) 趙毅衡 978756906712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符號與傳媒 (28)
ISBN:9787569067125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趙毅衡
頁數:2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81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符號學領域學術研究論文集。重點關注符號學、傳播學、藝術學、文學文化研究等理論前沿。「符號美學」重點闡述符號學、美學以及藝術學的相互關係,以及符號美學與當今藝術產業、文化產業的關聯。「傳播符號學」關注中外符號傳播理論的交流與互鑒,中華文化符號的國際傳播。中國符號學遺產則關注中國傳統符號資源的轉化、傳播語跨文化交流。此外,本集還有文章關注符號人類學、敘述學、品牌符號學等議題。所收文章均有較高學術水平。

目錄

中國傳統符號學思想
悼念祝東(1982--2023)
「中國傳統符號學思想」專輯導言
語言的困境與突破:真言陀羅尼及密乘的誕生
論清華簡《筮法》中的標出性
走出「善本崇拜」:從《逸周書》看古籍異文的意義再生機制
孫子詭道思想的符號學研究
廣義敘述學
永久陌生化:伊韋爾森的非自然敘述理論
故事世界的多模態表徵:《摩登時代》里的無厘頭歌曲
角色、時間與意義:關於自我的「情節」
升格與復歸:符號三聯體在演示敘述中的表意路徑
傳播符號學
「后家時代」的尋家之道:一條符號學路徑
詩性的復歸:數字時代傳統文化符號的具象表達
從符號雙軸看雜技雅俗的當代闡釋
運河沿岸蘇常傳統民居裝飾符號研究
理論與應用
北京衚衕的「老北京」特質及其感知的符號過程
中國新媒介文學演變的符號修辭學分析
巴黎符號學派對翻譯的思考
論解釋意義在文學翻譯中的隱身現象
報告與書評
2023年中國符號學發展研究
建構國別符號學的對話空間:讀王銘玉《符號學思想論》
構建雙向動態的平等交流模式:評王委艷《交流敘述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