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我心.2-書寫者的狂野與勇氣 娜塔莉.戈德堡 978755512042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
NT$34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寫出我心.2-書寫者的狂野與勇氣
ISBN:9787555120421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娜塔莉.戈德堡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3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世界級名師娜塔莉·戈德堡經典寫作系列
☆娜塔莉·戈德堡獻給全球書寫者的又一誠摯之作
☆用真實的作家生活,號召所有書寫者勇敢去寫
☆無懼內在的創作源泉——萬物俱存的狂野之心,用書寫完成書寫
☆回到寫作的源頭,從心靈荒原中汲取寫作能量
☆35個「試試看」書寫練習,探索自己的寫作之路
☆進階的技術性指導,揭開作家創作小說的歷程
☆通過書寫進入一個更廣闊的世界,直達你的心靈荒原

內容簡介
1990年,《寫出我心2:書寫者的狂野與勇氣》問世。在這部作品中,娜塔莉剖白般地把自己袒露在全世界讀者面前,號召書寫者勇敢去寫,無懼內在的創作源泉——萬物俱存的狂野之心,用書寫完成書寫。
她一邊毫無保留、十足真誠地講述自己的作家生活:寫小說的艱難、做老師的經歷、練習跑步的故事、與寫友的相互支持、在書寫中的自我發現等;一邊將更多寫作方法放進書中:如何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如何設定主題?如何建立風格?如何注入新意?如何從書寫練習切入到短篇故事、長篇小說、散文等的寫作中來?如何修改作品?
無論你今天是為何而寫,期望寫出何種作品,只管去寫吧。只需將自己安頓在肉身與寫作里,我們終將抵達心靈未經開墾、未被覺知之地,收穫書寫本身的益處。

作者簡介
[美]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
世界級寫作名師、暢銷書作家、畫家、詩人、製片人,至今已出版作品超過15部。
20世紀70年代初,娜塔莉大學畢業,她從做菜和閱讀中體會到寫作可以從生活出發,從此投入文字創作。1974年,她開始修習打坐,持續至今。
1978年至1984年間,她跟隨片桐大忍禪師學習。她認為寫作跟修行一樣,都要學會信任自己的心,以專註、自律、創意和開放的態度,回到當下,洞察生活的細節,正視內心真實的模樣。
1986年,她的代表作《寫出我心》問世,一舉成為北美教授寫作及寫作治療的人必讀、必引述的經典,入選美國高中讀本。
50年來,她從未停止「用寫作來修行」的實踐,筆耕不輟。由她開辦的「真正的秘密」止語書寫營,將寫作與冥想、靜坐、慢走相結合,打破傳統範式,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書寫者。
此外,她還是一位多產的畫家,她將繪畫描述為自己表達生命的第二種藝術形式;她還是一位詩人,她說「詩歌拯救了我的生命」。

目錄
書寫練習的法則/ 002
因為慈悲所致/ 008
風格/ 013
結構/ 016
小說/ 019
潛獵者與做夢者/ 021
寧靜之鄉/ 025
狂野之心/ 030
落差/ 033
不書寫/ 038
閱讀/ 041
即知即行/ 043
接納自己/ 049
為寫作注入新意/ 056
口語限時書寫/ 058
重回書寫練習/ 062
與治療迥異/ 065
我真正想說的是/ 068
緊急事件/ 069
朗誦會/ 073
大聲朗讀/ 075
母牛/ 077
跑得像只野獸/ 080
家/ 082
惠特曼的家鄉/ 086
跑步/ 091
開悟/ 096
青少年奧運會/ 100
赫倫湖/ 105
水貂/ 108
入戲與齣戲/ 113
誰給了你許可?/ 115
時間/ 119
寂寞/ 121
夢/ 123
勇往直前/ 127
為好事積極努力/ 130
因為/ 133
「非常」與「真的」/ 135
絕望的一年/ 138
另一隻書寫的胳膊/ 142
迫切渴望/ 145
樂趣/ 151
賽馬/ 155
成功/ 161
白色城堡/ 166
跨越界限/ 171
巴黎筆記本/ 176
黑暗與光明/ 178
管弦樂隊/ 185
駐校詩人/ 191
細節/ 197
抽象的敘述/ 203
因循與等待/ 205
動詞/ 207
鯨/ 210
持續寫作/ 214
靜候數月/ 217
允許失敗/ 222
懶散/ 224
失落/ 228
為眾生而寫/ 233

精彩書摘
書寫練習的法則
The Rules of Writing Practice
十五年來,每次書寫工作坊開始時,我都會把書寫練習的法則重述一遍。在這本書的開始,我也要把這些法則再說一遍。為什麼我要再三重申這些法則呢?因為它們是寫作的起跑線,是所有寫作的出發點,是學會信任自己的心的基礎。信任自己的心是寫作的根本,字句從心而來。
我自己對這些法則深信不疑,可以說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
有個朋友取笑我說:「你好像把這些法則當成了生活信條,好像它們適用於任何事一樣。」
我笑著說:「好吧,那我們就來試試看。它們適用於做愛嗎?」
我豎起大拇指用來表示法則一:「手不能停。」我點點頭,是的。
豎起食指,法則二:「要具體。」我高興地叫出聲來,居然行得通!
豎起中指,法則三:「不要控制。」很顯然,寫作和做愛是同一件事。
豎起無名指,法則四:「不要思考。」我說。是啊,做愛不能思考,我點點頭。
我證實了自己的觀點,朋友和我都笑了。
儘管去試,把這些法則套用在打網球、飛滑翔翼、開車、做烤乳酪三明治、馴狗或馴蛇上。好吧,也許不是真的每件事都適用,但是它們在寫作上行得通,所以不妨試試看!
1 手不能停
當你坐下來開始寫,不論是打算寫十分鐘還是一小時,只要開始動筆,就不要停。如果計劃要寫十分鐘,就算第八分鐘時有一顆原子彈掉到你腳邊也別動搖,你得堅持寫完。
這個法則的目的何在?當我們寫作時,常常混淆了編輯與創作者的角色。把你寫字的那隻手想象成創作者,另一隻手想象成編輯,然後把雙手併攏,手指交纏,這就是我們寫作時面臨的狀況。寫字的那隻手(創作者)想要寫它在周末晚上做了些什麼:「我整夜喝著威士忌,盯著吧台對面那個身穿紅色T恤的男人的背影,想象他有一張哈里·貝拉方特的臉。凌晨三點鐘,他終於轉過頭來,我一見到他的臉,立刻對著煙灰缸吐了起來,那簡直就是一張沒牙的、濕漉漉的雜交狗的臉。」
然而才剛寫到「我整夜喝著威士忌」時,那隻代表編輯的手卻將創作者的手指緊緊扣住,讓它動彈不得。雖然創作者並不想妥協,但是編輯告訴創作者:「喝威士忌那些事不是什麼好事,讓人知道這些不太好。我有個更好的點子,『昨天晚上我好好地喝了杯熱牛奶,然後九點鐘就上床睡覺了』。就寫這個吧,我會鬆開手讓你往下寫。」
如果你堅持讓創作的手持續不停地寫下去,編輯就無法抓住它,它就可以寫它想要寫的東西。「持續不停地寫」這個動作會強化創作者,不容編輯有插手的餘地。
書寫練習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持續不停地寫。
2 要具體
不要只寫「汽車」,要寫「凱迪拉克」;不只是「水果」,而是「蘋果」;不只是「鳥」,而是「鷦鷯」;不 只是「一個熱衷共生關係的神經質男人」,而是「當哈利的太太走向煤氣爐打算點根煙時,他便衝到冰箱前,急急忙忙打開冰箱,『她需要一個蘋果!』他心想」。留心那些標籤式的心理學名詞,要去探索標籤底下的含義,把那個人的特點寫出來。
但是,如果你寫的是:「我是個白痴,娜塔莉說要寫得具體,而我卻像個笨蛋,只寫了樹。」也不要懲罰你自己,冷靜地覺察你正在寫樹,更進一步地,在你寫的樹旁邊,寫下小無花果樹。對自己溫和仁慈些,不要讓嚴厲的內在編輯有機可乘。
3 不要控制
把你想說的說出來,別擔心說得是否正確、合乎禮節或者適切,儘管讓它們傾瀉而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在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學位時研究過韻文,那時他做了許多諸如格律詩之類的練習。有一天晚上,他回到家告訴自己,他再也不管什麼鬼韻文了,他要寫他想寫的東西。
結果他寫出了《嚎叫》(Howl)。雖然我們不能忘記在他寫出這部作品之前曾經做過多少書寫練習,但奇妙的是,我只要告訴學生「好,說你想說的,放手去寫」,他們寫出的作品就能有重大轉變,變得更加真實可信。
4 不要思考
我們通常會活在第二念或第三念的意識領域里,也就是念頭的念頭裡,而不是活在我們對某樣事物靈光一閃時的第一個念頭裡。書寫練習將會幫你觸及第一念,讓你與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同在,你忙著做書寫練習,就會忘了其餘瑣事了。
以下有關書寫練習的規則或許不一定適用於做愛,不過如果你高興,還是可以試試看。
5 別擔心寫錯字、標點符號和文法
6 你有寫出最爛的垃圾的自由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寫得更精確些:全聖菲、整個密歇根州卡拉馬袓市、全紐約、整個社區、你的牧場中、你家附近的餐廳里、你家中。或者你可以寫得更具宇宙觀些:你享有寫出全宇宙、全銀河系、整個北半球或南半球、整個撒哈拉沙漠最爛的垃圾的自由。
7 直搗要害
如果出現令你感到害怕的主題,不妨冒險挑戰它,因為那是能量聚積的所在。否則你會耗盡心力在令你焦慮的所有主題周圍打轉,寫出一堆抽象的、平淡無味的文字。海明威曾說:「要以深刻與明晰的文字來描寫傷痛。」不要逃避令人害怕的主題,它充滿著創作的能量。別擔心,從來沒有人因為寫出可怕的事而死,你也許會大哭或大笑,但不會死。
我常被問到:「呃,如果我們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說什麼的話,難道也不能停止書寫的動作嗎?」
在動筆書寫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是比較好的方式。長久以來,我自己嚴格地遵守書寫練習的法則,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會中途停筆,因為我很想藉著書寫練習切入第一念。當然了,你可以暫停片刻,但這是棘手的事情。如果你想為筆下正在書寫的內容找出更好的畫面,暫停書寫的動作是會有些幫助,但我通常不會為此停留,因為如果我給自己一個小缺口,我就會停筆休息,做上一個小時的白日夢。你得找到自己的書寫節奏,但是要確定自己有所專註,將「持續寫,不要停」當成書寫練習時的戒律,學慣用它來衝破創作的阻力。
把書寫練習的功夫學好,可以為所有形式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學習打網球,那時我的手臂不夠強壯,並且缺乏耐心,但是我太想上場比賽了。為了彌補臂力不足,我便自作聰明地提高握拍的位置,因此不幸地養成了持短拍的習慣。我的網球打得很不錯,但無論我練習多少遍,進步的空間總是有限,因為我從未掌握網球基本功里重要的一項:正確的握拍姿勢。
我舉這件事為例來說明書寫練習,是為了說明在你形成自己的風格與寫作方法之前,要從書寫練習的基本功入手,並且要信賴它。它就跟喝水一樣基礎且必須。
總會有記者時不時地問我:「所以書寫練習還是老一套嘍?你有研究出新玩意兒嗎?」
我會這樣說:「如果我研究出新花招,那豈不像是一名禪師教了你一年的靜坐,第二年卻告訴你『忘了慈悲吧,現在流行倒立』一樣?」
這些老套的基本法則還是必須的。讓它們隨時隨地與你相伴,會使你感覺安穩踏實——這對書寫者而言是很棒的事。

前言/序言
前言
Introduction
生命是無秩序可言的,無論我們如何嘗試,終究無法使其條理井然。在生命旅途中,我們可能死去,失去一條腿,陷入熱戀,或者失手掉落一罐蘋果醬。我們在夏天辛勤耕耘出一畦井然有序的花園,三色堇錯落有致地環繞著成列與成叢的劍蘭、喇叭花和龍吐珠,然後卻發現自己其實嚮往森林,那裡的一切看起來如此雜亂無序,卻讓我們覓得平靜。
書寫練習如同禪修,正是要帶你回到心靈的自然狀態,那片沒有劍蘭優雅成列的心靈荒野。心靈是原始而充滿能量、生機勃勃且饑渴的,它並不會照著我們從小養成的那種和諧有禮的思維模式來思考。
當我完成《寫出我心》這本書,而參加寫作班的人們也已經讀過它之後,我以為自己再也無須贅言。我不好意思對學生說:「史蒂夫,這個地方你得對細節再多著些墨。」我想他一定會反駁:「知道了,你已經在書里的第八章說過了。」我以為自己會成為多餘的人。然而閱讀有關寫作的書和實際投入寫作大不相同,我太天真了,早該想到拜讀過《西藏生死書》之後,我還是一樣害怕死亡。
只讀一本關於寫作的書是不夠的。成為作家是一種整體的生活方式,一種觀察、思考及存在的方式。如同血統的傳承,作家得將他們的所知傳遞出去。我對禪的學習,多半由我所師承的片桐大忍老師(Katagiri Roshi),以現身說法的方式親自教導給我。
舉個例子來說,我剛搬到明尼阿波利斯時,想學習佛法。搬家之前,我在博爾德,也曾跟隨一位上師學佛。那兒有個很大的佛學中心,依照西藏式的常規,有許多華麗繁複的儀式,我們得等上好幾個月才能與上師見面對談,而且還得盛裝赴會。
然而到了明尼阿波利斯,我打電話到禪修中心,詢問是否可以安排一個時間讓我和那裡的禪師會面。電話那頭的男人說話帶著濃重的日本腔,他叫我直接過去。我意識到他就是禪師本人,立刻穿戴整齊跑了過去。
下樓迎接我的片桐大忍老師身穿牛仔褲,上半身則套著一件有著「Marcy School Is Purr-fect」字樣,上頭還印著一隻貓咪的綠色 T 恤,當時他的小兒子就讀於瑪西小學。我和他交談了十分鐘,話題十分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