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課程與教學論 (第2版) ISBN:9787040580648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陳旭遠 頁數:3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5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教材遵循從宏觀到微觀的邏輯線索,旨在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介紹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使學習者能夠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加以應用。本教材共十六章,系統地闡述了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概述,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價值,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與教學目標,課程與教學內容,課程的類型和結構,課程實施,課程管理,教學過程、規律與原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教學藝術,課程與教學評價等內容,使教師與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程與教學,從而促進教師更好地教與學生更好地學。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各專業的課程與教學論教材,也適用於不同學段的教師培訓,還可供相關研究者閱讀參考。目錄 第一章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概述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分析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的概念探析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論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的哲學基礎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的社會學基礎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的心理學基礎 第三章 課程與教學價值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的價值內涵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的價值演變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的價值表達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的價值載體 第五節 課程與教學的價值立場 第六節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價值理想 第四章 課程與教學設計 第一節 課程設計 第二節 教學設計 第五章 課程與教學目標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概述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分類 第三節 教學目標的具體化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 第五節 我國改革開放后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發展 第六章 課程與教學內容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內涵與載體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內容的轉化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內容的改革 第七章 課程的類型和結構 第一節 課程類型 第二節 課程結構 第三節 必修課與選修課 第四節 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第五節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第八章 課程實施 第一節 課程實施的內涵與取向 第二節 課程實施的層次 第三節 課程實施的模式 第四節 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第九章 課程管理 第一節 課程管理概述 第二節 課程管理體制 第三節 地方課程的開發與管理 第四節 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管理 第十章 教學過程、規律與原則 第一節 教學過程概述 第二節 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及其分析 第三節 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第四節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第五節 教學原則 第十一章 教學模式 第一節 教學模式概述 第二節 國外教學模式及共評價 第三節 國內數學模式及共評價 第四節 牧學模式的改革趨勢 第十二章 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 第一節 牧學方法 第二節 學習方式 第十三章 教學組織形式 第一節 教學組織形式概述 第二節 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 第三節 數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第四節 當前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 第十四章 教學手段 第一節 教學手段概述 第二節 現代教學手段 第三節 教學手段的選擇與運用 第四節 教學手段的發展趨勢 第十五章 教學藝術 第一節 教學藝術概述 第二節 教學語言藝術 第三節 教學板書藝術 第四節 教學啟發的藝術 第五節 探究性學習 第六節 教學機智 第十六章 課程與教學評價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演進歷程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內涵與功能 第三節 發展性課程與教學評價 第四節 表現性課程與教學評價 第五節 我國課程與教學評價改革的歷程與未來趨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