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形式、語義、概念框架的認知語言學研究 張繼文 97873060797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山大學
NT$3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語言形式、語義、概念框架的認知語言學研究
ISBN:9787306079732
出版社:中山大學
著編譯者:張繼文
頁數:2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770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客觀世界決定人們的認知,人們的認知又影響和決定著發話人的語言表現形式,在這個過程中,人的互動體驗性與主體意識性起著決定作用。同時,語言形式所形成的概念框架又影響著接受者的思維意識,並進而影響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語言形式對語義傳達起著概念框架作用。 本書通過這兩個維度的研究,探討如何更好地進行人際溝通以及話語表達;並結合漢日對比研究,探索如何從認知的視點出發進行漢日對比研究,進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中日主體意識性以及認知差異性的基礎上,實現中日翻譯過程中語言形式的和諧轉換。

作者簡介

張繼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學院博士,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日語教授,華南日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市翻譯協會專家委員、日本早稻田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語教育學會終身會員、澳門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日語語言學、漢日對比、漢日翻譯研究。 擔任CNKI中國知網評審專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成果鑒定專家、廣東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日語學習與研究》通訊審稿專家、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碩士學位答辯評審委員。 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日語專著1部;主編教材及日語研究叢書5部、審定教材1部;翻譯日語小說、詩歌多篇(首);主持並完成各級科研項目及日本國科研項目多項。 曾獲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學位辦頒發的「廣東省南粵優秀(博士)研究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優秀研究生(博士)」等表彰。

目錄

第一編 哲學視野中的認知語言學研究
第一章 認知語言學與語言哲學
第1節 語言哲學
第2節 語言哲學轉向中的認知語言學
第二章 認知語言學的研究範式
第1節 認知語言學
第2節 認知語言學與結構語言學、形式語言學
第3節 本書構成與脈絡
第二編 認知體驗:語言形式背後的理據
第三章 語言的體驗觀
第1節 認知語言學的體驗觀
第2節 語言體驗的基礎
第3節 身體與概念體驗
第4節 小結
第四章 語言的主觀性
第1節 什麼是語言的主觀性
第2節 主觀性的體現
第3節 主觀性的因素
第4節 小結
第五章 認知識解
第1節 識解的維度
第2節 主觀識解與客觀識解
第3節 漢語、日語的識解傾向
第4節 中日文本的對照分析
第5節 小結
第六章 概念化與概念化的動態性
第1節 語言的概念化
第2節 概念化的動態性
第3節 概念化動態性的客觀動因
第4節 概念化動態性的主觀因素
第5節 小結
第七章 認知的範疇化
第1節 範疇化
第2節 範疇化理論對語義學的解釋
第3節 提喻:種屬概念的替代
第4節 換喻:相鄰概念的互指
第5節 隱喻:概念跨域的映射
第6節 通感:概念跨域的平移
第7節 小結
第八章 隱喻:跨範疇的概念映射
第1節 隱喻研究:從修辭到認知
第2節 隱喻:人類思維意識的映現
第3節 隱喻歷時研究:認知模式的延續與演變
第4節 隱喻:思維意識的文化地域性、時代性
第5節 小結
第三編 語言形式:語義概念的框架
第九章 概念框架與語義接受
第1節 框架語義學的理論啟示
第2節 語言現象分析
第3節 框架引領注意、影響解釋
第4節 語義概念的框架形成
第5節 小結
第十章 概念框定、換框與語義傳達
第1節 語言的框架體驗
第2節 概念結構的框架轉換
第3節 小結
第十一章 概念框架與世界塑造
第1節 語言形式概念框架
第2節 認知框架的喚起與激活
第3節 框架效應
第4節 小結
第十二章 語言形式與話語和諧
第1節 主體意向性與和諧話語
第2節 中日語言轉換與和諧順應
第3節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