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商業史-1200-1550 埃德溫.S.亨特 978756424085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NT$6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世紀歐洲商業史-1200-1550
ISBN:9787564240851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著編譯者:埃德溫.S.亨特
叢書名:劍橋全球經濟專題史
頁數:2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83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世紀歐洲商業史:1200-1550》全面系統地介紹了1200—1550年中世紀歐洲的商業史,推翻了人們普遍認為的”中世紀商業”是一個矛盾的說法。作者回顧了中世紀西歐的整個商業領域,探討了其羅馬和基督教傳統,以發現影響農業、製造業、建築業、採礦、運輸和營銷組織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然後他們處理商人對中世紀晚期困擾歐洲的災難、饑荒和戰爭的反應。中世紀商人在應對這種充滿敵意的新環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為16世紀的經濟擴張鋪平了道路。

目錄

引言
上篇 黑死病爆發前:雖比高飛雁,猶未及青雲
第一章 中世紀早期貿易的經濟狀況、文化氛圍、地理版圖
第二章 貿易工具:商業組織
第三章 交易商及其工具
第四章 商業政治
第五章 商業壯大:超級公司現象
下篇 中世紀末期的商業:梅花香自苦寒來
引言
第六章 中世紀末期的商業新環境
第七章 新環境下的商業對策
第八章 十五世紀:古法結碩果
第九章 中世紀末期的資金來源
第十章 商業新時代
結束語
補充參考書目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中世紀歐洲商業史:1200-1550》:
南北歐各地的紡織業組織形式還存在其他區別,最主要體現於行會架構。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佛羅倫薩的羊毛和整理行會的會員僅限於織工兼布商的師傅,專業工匠並未組織起來,但是他們要遵守行會規章 制度。另一個特殊的案例是維羅納(Verona)的織工、染工、漂洗工等專業工匠成立了自己的行會,而織工兼布商的師傅的行會承擔協調職能。歐洲各地的行會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情形,起初似乎有數不清的組織方式,但是逐漸形成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出現在佛蘭德斯,富庶且有影響力的織工兼布商師傅們從未組建獨立的行會,而是選擇控制織布工行會及其他小的布業行會。織布工匠把控布業行會的做法在根特(Ghent)遭到漂洗工的反對,還有些地方的抗爭弱一些,但仍不時引發暴亂,幾近革命。第二種模式是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工匠傾向于成立自己的行會,目的是提升他們與售賣面料的師傅的議價能力。有些地方的情況正相反,售賣面料的師傅堅決要求自己的行會與專業工匠的行會劃清界限且佔據優勢地位。體現這種緊張關係的著名事件之一是1378年佛羅倫薩梳毛工起義(Ciompi Revolt),本書第六章 將簡要介紹該事件。
有三項技術進步極大地推動了毛紡織業走上產業化道路。一項是紡車在12至13世紀傳人西歐。紡車的毛紡產量是手紡錘的3倍以上,但是紡車主要用於織造緯紗,很多地方禁止用其織造經紗。第二項巨大進步是12世紀推廣腳踏臥式織布機,比老式的立式織布機效率高,提升了織物的幅寬、密度、均勻程度。隨後在13世紀出現了臥式寬幅織布機,不僅能稱心如意地織出兩倍幅寬的織物,而且能最終實現紡織生產力水平的躍升,這類技術直到18世紀末才得以再次突破。腳踏織布機,尤其是寬幅織布機是由兩名織工並排坐在一起操作的昂貴設備,從而導致紡織產業大部分工作轉變為以城市男性為主的職業。這一變革的原因並非出於寬幅織布機對體能的要求,事實上,女性也能夠自如操作這種設備,而是因為這種設備需要大量投資,所以才將男性推上了主導的位置。不管是繼續使用的立式織布機還是新興的寬幅織布機,女性仍舊從事這項職業,不過往往與丈夫一起勞作。
上述兩項巨大進步都是改良了幾百年前東方發明的技術。第三項革新則是貨真價實的歐洲發明,即利用水力漂洗機實現漂洗過程機械化。這種方法通過旋轉鼓輪來推動笨重的杵錘重擊織物。意大利北部在10世紀末開始採用漂洗機,並在12至13世紀前逐漸傳入佛蘭德斯和北歐的其他主要紡織產區。漂洗機最耀眼之處是能極大地削減成本。不過這項發明引發了爭議,因為人們認為這樣產出的是次等品,甚至損傷細羊毛。因此中世紀高檔面料行業一直採用腳踩漂洗法,尤其是在佛蘭德斯,漂洗機最終銷聲匿跡。
本節 討論的紡織業全部是關於毛紡織業的,主要是因為中世紀歐洲以毛織品為主,其實當時也大量生產銷售其他不同用途的面料,尤其是滿足歐洲大陸那些氣候溫暖地區對輕薄服裝的需求。黎凡特(the Levant)和非洲穆斯林地區出產的棉不僅與亞麻或羊毛織成混紡織物,還被製成頗受歡迎的純棉布料,大量湧入意大利、西班牙、德意志南部地區。棉可以製成蠟燭芯、內衣成衣、有襯墊的緊身短上衣、帆布等。這些產品的市場全部迅速蓬勃興起:蠟燭照明比油燈更亮;上層社會最先開始穿著內衣講求衛生,以及穿著既舒適又時髦的緊身短上衣,隨後這股風潮普及至老百姓;地中海地區用棉取代亞麻製作帆布,因為棉不僅價格更低廉,而且更適合越來越多樣的專業化特種船型對索具的需求。棉織品生產集中在意大利北部地區,組織形式與毛紡織業差不多,區別在於專業技術工匠自主權更強,直接加入棉業或者棉業和亞麻業總行會的理事會。這些行會強調品質控制,嚴格程度不啻毛紡織業行會。儘管棉織品在市場上取得了進展,但是整個中世紀期間,歐洲北部仍舊選用亞麻作為輕量型面料。亞麻生產跟毛織品差不多,都是從農村轉移到市鎮中心,以類似方式由小業主組織生產,分銷仍舊掌握在商業資本家手中。這個行業與毛紡織業不同之處是它們集中在德意志南部地區和瑞士。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