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學-原理與技術 (第二版) 李宗軍 段智變 97871224782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9
商品編號: 978712247820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食品微生物學-原理與技術 (第二版)
ISBN:9787122478207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李宗軍 段智變
頁數:3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8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礎微生物學部分著重闡述了微生物學發展歷程,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營養與生長、代謝、遺傳、分類和生態等方面的知識。食品微生物學部分從發酵食品的微生物原理、食品原料中的微生物與腐敗控制、食物病原性微生物的特點及食物中毒、微生物與食品免疫、食品衛生微生物學等方面系統論述了微生物與食品質量和安全的關係。全書還提供了大量拓展閱讀內容,幫助學生了解食品微生物學領域的熱點與研究進展。每一章都附有知識小結、思考題與能力訓練題,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要點,運用微生物學的原理解決生產與科研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結合數字化教學與學習的需要,教材還引入了必要的數字資源,通過掃碼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知識要點。 本書適合於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學生、食品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和食品監督管理人員的學習需求。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微生物的起源及自身的特點
1 1 1 微生物的起源與進化
1 1 2 微生物的特點
1 2 微生物的命名
1 3 微生物學及其發展歷程
1 3 1 微生物學科
1 3 2 微生物學的發展
1 4 食品微生物學及其發展
1 4 1 食品微生物學
1 4 2 食品微生物與未來
第2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2 1 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概述
2 2 細菌
2 2 1 細菌的基本形態
2 2 2 細菌的大小
2 2 3 細菌的基本結構
2 2 4 細菌的特殊結構
2 2 5 細菌的生長繁殖
2 2 6 細菌的培養特徵
2 3 古細菌(古生菌、古菌)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2 3 1 古生菌的細胞結構
2 3 2 古生菌與細菌的主要區別
2 4 放線菌
2 4 1 放線菌的形態結構
2 4 2 放線菌的生長繁殖
2 4 3 放線菌的培養特徵
2 5 藍細菌
2 6 其他原核微生物
2 6 1 支原體
2 6 2 衣原體
2 6 3 立克次氏體
第3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3 1 真核細胞型微生物概述
3 2 酵母菌
3 2 1 酵母菌的形態與大小
3 2 2 酵母菌的細胞結構與功能
3 2 3 酵母菌的生長繁殖
3 2 4 食品中常見酵母菌及培養特徵
3 3 絲狀真菌
3 3 1 絲狀真菌的細胞結構與功能
3 3 2 菌絲體的形態及其功能
3 3 3 絲狀真菌的繁殖方式
3 3 4 絲狀真菌的培養特徵
3 3 5 食品中常見的絲狀真菌
3 4 蕈菌
3 4 1 蕈菌的形態結構
3 4 2 蕈菌的分類
3 4 3 蕈菌的繁育與栽培
第4章 非細胞型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4 1 概述
4 2 病毒與亞病毒因子
4 2 1 病毒的結構與大小
4 2 2 病毒的增殖
4 2 3 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4 2 4 亞病毒因子
4 3 人類與病毒共存
4 3 1 寄生與對抗
4 3 2 共存和依賴
第5章 微生物的營養與生長繁殖
5 1 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
5 1 1 水分
5 1 2 礦物質
5 1 3 有機物質
5 2 微生物的營養物質
5 2 1 微生物營養要素
5 2 2 微生物培養基
5 2 3 微生物對營養物質吸收
5 2 4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5 3 微生物生長與繁殖
5 3 1 微生物生長與繁殖概述
5 3 2 微生物的群體生長繁殖規律
5 4 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控制
5 4 1 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因素
5 4 2 微生物生長的控制方法
第6章 微生物代謝
6 1 新陳代謝概論
6 1 1 代謝的基本概念
6 1 2 微生物代謝的酶學基礎
6 2 分解代謝
6 2 1 糖類的分解
6 2 2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
6 2 3 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
6 3 合成代謝
6 3 1 生物合成的三要素
6 3 2 糖類的生物合成
6 3 3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6 3 4 脂類的生物合成
6 3 5 次級代謝物的生物合成
6 4 微生物的代謝調控
6 4 1 酶活性調節
6 4 2 酶合成調節
6 4 3 代謝的人工控制與應用
6 5 微生物與合成生物學
6 5 1 合成生物學概述
6 5 2 主要底盤微生物
6 5 3 細胞工廠的構建策略
第7章 微生物遺傳
7 1 微生物遺傳的物質基礎
7 1 1 遺傳物質基礎的確定
7 1 2 遺傳的物質基礎與基因工程
7 2 微生物的基因結構
7 2 1 原核微生物基因組
7 2 2 真核微生物基因組
7 2 3 特殊遺傳結構
7 3 微生物基因變異與遺傳育種
7 3 1 基因突變
7 3 2 遺傳育種
7 3 3 菌種分離與篩選
7 3 4 菌種保藏
7 4 基因編輯原理與應用
第8章 微生物分類
8 1 微生物分類概述
8 1 1 微生物分類單元
8 1 2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8 2 原核微生物的分類系統概要
8 2 1 細菌的分類原則與層次
8 2 2 細菌的分類系統
8 3 真菌分類系統概要
8 3 1 真菌分類學的主要歷史發展時期
8 3 2 真菌分類系統
8 3 3 酵母菌的分類系統
8 4 微生物分類鑒定
8 4 1 傳統經典方法
8 4 2 化學特徵方法
8 4 3 分子生物學方法
第9章 微生物生態學
9 1 生態學基本概念
9 1 1 生態學與生態系統
9 1 2 微生物生態學與微生物生態系統
9 1 3 種群和群落
9 1 4 環境梯度和耐受限度
9 2 微生物種群的相互作用
9 2 1 種群內的相互作用
9 2 2 種群間的相互作用
9 3 現代微生物生態學研究方法
9 3 1 微生物生態學的傳統研究方法
9 3 2 微生物生態學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
9 3 3 組學時代的微生物生態學研究
9 4 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
9 4 1 人體微生物分佈
9 4 2 腸道微生物與健康
9 4 3 飲食與腸道微生物
9 4 4 腸道微生物資源開發
9 5 群體感應和生物被膜
9 5 1 群體感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