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第三版) 劉慧 張紅星 97875184545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輕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51845457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現代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第三版)
ISBN:9787518454570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
著編譯者:劉慧 張紅星
頁數:3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68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主幹課程「食品微生物學」配套實驗教材,主要內容包括:顯微鏡使用、培養基配製、微生物分離純化、接種培養、染色觀察、菌種鑒定、誘變育種、原生質體融合、菌種保藏技術,以及微生物數量測定方法。書中介紹了致病菌檢測技術,如PCR、熒光抗體、免疫膠體金、免疫酶技術和納米免疫磁珠技術,涉及大腸菌群、耐熱菌、嗜冷菌等特定菌群的檢驗。此外,還包括食品防腐劑、誘變劑和致癌劑的檢測,發酵實驗以及乳酸菌與雙歧桿菌的檢驗、分離、鑒定、複壯、活化和乳品發酵劑製作,乳酸菌微膠囊化技術等。 本書亮點突出,特色鮮明。新增二維碼教學示範操作演示視頻,助力實驗操作技術規範化與可視化,使初學者能更靈活地學習與掌握。在增加探究式思考題與實驗方案設計的基礎上,注重舉一反三及基本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充分體現教材的前沿性與原創性、創新性與先進性。同時,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食品安全思政教育理念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現了教材的時代性和社會責任感。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楚、簡練準確、圖文並茂,兼具深度和廣度,每個實驗原理闡述明確,流程清晰,注意事項詳盡,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學習指引。 本書可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釀酒工程、食品營養與健康等食品相關專業的實驗教材,也可作為食品微生物與發酵領域從業者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劉慧,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在教學一線主講食品微生物學近40年。 曾任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教研室主任、食品營養與生物技術方向帶頭人、食品微生物功能開發科研團隊負責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空間微生物與感染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食品微生物學技術與功能性發酵食品的開發及應用研究,在益生菌菌種資源挖掘、太空誘變益生菌的菌種選育、益生菌的功能特性研究及其產品開發與應用等科學技術領域取得諸多創新性成果。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北京市、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20餘項;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獎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9項,發表科技論文130餘篇。主編《現代食品微生物學》(修訂至第三版,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及其配套實驗教材《現代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技術》(修訂至第二版,獲中國輕工業優秀教材一等獎);副主編、參編教材10部。主持的教研項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目錄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室守則
第一篇 現代食品微生物學基礎實驗
實驗1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與使用
實驗2 熒光顯微鏡和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樣品的製備與使用
實驗3 電子顯微鏡細菌樣品的製備與使用
實驗4 細菌的簡單染色和革蘭染色及其形態觀察
實驗5 細菌芽孢、莢膜和鞭毛的染色
實驗6 培養基的製備與滅菌方法
實驗7 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技術
實驗8 細菌、酵母菌、黴菌和放線菌的接種與培養技術
實驗9 細菌、酵母菌、黴菌和放線菌的形態與菌落特徵觀察
實驗10 微生物細胞大小的測定
實驗11 細菌、酵母菌和黴菌的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實驗12 比濁法測定細菌、酵母菌的數量及其生長曲線
實驗13 微生物鑒定用常規生化反應試驗
實驗14 微生物鑒定用微量生化反應試驗
實驗15 常規的抗原與抗體反應試驗
實驗16 熒光抗體鑒定技術
實驗17 免疫膠體金標記技術
實驗18 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
實驗19 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20 食品防腐劑抑菌效果的測定
實驗21 營養元素對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影響
實驗22 微生物人工誘變育種技術
實驗23 營養缺陷型突變株的篩選與鑒定
實驗24 酵母菌原生質體融合技術
實驗25 黴菌原生質體融合技術
實驗26 微生物的菌種保藏技術
第二篇 現代食品微生物學應用實驗
實驗27 食品中細菌的菌落總數測定
實驗28 食品中酵母菌和黴菌菌落總數的測定
實驗29 食品中大腸菌群計數
實驗30 食品中糞大腸菌群計數
實驗31 還原試驗法對生牛乳中細菌總數的測定
實驗32 還原試驗法對鮮乳中抗生素殘留的檢驗
實驗33 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驗
實驗34 食品中志賀氏菌的檢驗
實驗35 食品中致瀉大腸埃希氏菌的檢驗
實驗36 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與計數
實驗37 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檢驗
實驗38 食品中產氣莢膜梭菌的檢驗
實驗39 食品中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的檢驗
實驗40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
實驗41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PCR檢測
實驗42 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PCR檢測
實驗43 食品中耐熱菌和嗜冷菌數量的檢測
實驗44 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分解菌和澱粉水解菌的檢驗
實驗45 Ames法對化學誘變劑與致癌劑的檢測
實驗46 高產乙醇釀酒酵母的篩選與酒精發酵試驗
實驗47 甜酒麴中根霉的分離與甜酒釀的製作
實驗48 毛霉的分離與豆腐乳的製作
實驗49 固體糖化曲的製備及其酶活力的測定
實驗50 醬油種曲中米麴黴孢子數及發芽率的測定
實驗51 發酵乳品中常用乳酸菌的培養與性狀觀察
實驗52 食品中乳酸菌的檢驗
實驗53 發酵乳製品生產菌種的複壯技術與菌種活力的測定
實驗54 乳酸菌的菌種保藏、活化及其乳品發酵劑的製作
實驗55 發酵乳製品及藏靈菇和泡菜中乳酸菌的分離與鑒定
實驗56 發酵風乾香腸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分離計數與鑒定
實驗57 食品中雙歧桿菌的檢驗、分離與培養
實驗58 乳酸菌的微膠囊化技術
附錄
附錄Ⅰ 微生物常用玻璃器皿清潔方法
附錄Ⅱ 常用培養基配方
附錄Ⅲ 常用染色液的配製
附錄Ⅳ 常用試劑和指示劑的配製
附錄Ⅴ 常用消毒劑和殺菌劑的配製
附錄Ⅵ 常用微生物的中文-拉丁文學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