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黑素與黑素小體-生物合成.生物發生.生理和病理功能 ISBN:9787117366809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簡.博羅萬斯基 帕特里克.A.賴利 頁數:2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85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黑素與黑素小體-生物合成.生物發生.生理和病理功能 787117366809 簡.博羅萬斯基 帕特里克.A.賴利 內容簡介 生物色素沉著是個非常大的話題,進化過程中湧現的數不勝數的多樣性更讓人嘆為觀止。即使我們將探討的範圍局限於脊椎動物的黑素著色化過程也有極多的複雜交互作用,以至於我們無法得到一種黑素生成的「標準模型」。 《黑素與黑素小體》是由13章內容構成的一本綱要,由相關領域的專家編寫,圍繞著脊椎動物的黑素沉著這一主題,涵蓋的內容從黑素細胞的生物學、黑素小體的生物發生及其調控、分佈、傳輸,到黑素生成、黑素的性質,以及其生物學和臨床意義。 本書由Jan Borovansky和Patrick A Riley主編,旨在成為當前脊椎動物黑素及其形成的有關知識的百科全書。書中還討論了最新的觀點與進展。本書對相關領域的學生、學者、研究者、醫生以及專業的色素學家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作者簡介 冰寒,中國知名護膚專家,皮膚學碩士,師從著名美容皮膚學家劉瑋教授。 創立中國首個私人皮膚學實驗室,以事實和數據說話,中國理性護膚運動發起人。 新浪微博2013年度十大美容師,2013年微博閱讀量1 33億,位列中國大陸首個;2014年原創微博閱讀量2 8億。 曾任湖南衛視《我是大美人》護膚專家、安徽衛視《最佳選擇》特邀專家,Onlylady、新浪美妝、騰訊美妝、Yoka、鳳凰時尚、瑞麗網、星摩登、MSN時尚、網易時尚、今日頭條特邀護膚專家。目錄 第1章 黑素小體研究的歷史1 1 引言 1 2 Seiji前時代的黑素小體研究 1 3 Seiji時代的黑素小體研究 1 3 1 黑素小體有關的術語 1 3 2 超微結構和組織化學研究 1 3 3 生物化學研究 1 4 Seiji后時代的黑素小體研究 1 5 其他研究歷史 參考文獻 第2章 脊椎動物的經典和非經典黑素細胞 2 1 產黑素細胞的定義 2 2 產黑素細胞的分佈與功能 2 2 1 經典黑素細胞 2 2 1 1 表皮黑素細胞 2 2 1 2 真皮黑素細胞 2 2 1 3 低等脊椎動物的載黑素細胞 2 2 2 非經典黑素細胞 2 2 2 1 眼睛中的黑素細胞 2 2 2 2 內耳中的黑素細胞 2 2 2 3 心臟中的黑素細胞 2 2 2 4 腦黑素細胞和神經黑素 2 2 2 5 脂肪組織中的黑素 2 3 產黑素細胞的胚胎髮育 2 3 1 經典黑素細胞 2 3 1 1 早期確定的成黑素細胞:背外側通路 2 3 1 2 晚期形成的成黑素細胞:SCP和背腹遷移途徑的共同起源 2 3 2 非經典黑素細胞 2 3 2 1 鼠眼黑素細胞 2 3 2 2 鼠心臟黑素細胞 2 3 2 3 其他非經典鼠黑素細胞 2 3 2 4 其他生物 2 4 經典和非經典黑素細胞的黑素轉移 2 4 1 黑素小體的運輸 2 4 2 黑素小體的轉移 2 4 2 1 經典黑素細胞的黑素小體轉移 2 4 2 2 非經典黑素細胞的黑素轉移 參考文獻 第3章 鄰?類化合物的生物化學性質 3 1 鄰?的生物學意義 3 1 1 抗生作用 3 1 2 防禦性分泌物 3 1 3 藤壺的附著機制 3 1 4 昆蟲表皮硬化 3 1 5 色素沉著 3 2 鄰?的反應性 3 2 1 結構與反應性 3 2 2 還原性 3 2 3 加成反應:分子間加成 3 2 4 聚合反應 3 2 5 分子內加成(環化) 3 2 6 加成-消除(取代)反應 3 3 鄰?在黑素生成反應中的作用 3 3 1 非?促反應形成的黑素反應中間體 3 3 1 1 脈衝輻解對真黑素和褐黑素化學反應機制研究的貢獻 3 3 2 真黑素生成途徑與褐黑素生成途徑間的平衡關係 3 3 3 黑素生成調控機制:黑素生成階段Ⅰ 3 3 4 酪氨酸?激活 3 3 5 酪氨酸?失活 參考文獻 第4章 黑素的生物合成 4 1 引言 4 2 Raper-Mason途徑 4 2 1 黑素合成階段Ⅰ:Raper-Mason途徑前段反應—從L-酪氨酸到L-多巴色素 4 2 2 黑素合成後段反應:從L-多巴色素到真黑素 4 2 3 褐黑素的生物合成 4 3 黑素合成?的結構及功能 4 3 1 酪氨酸?及其相關蛋白的結構 4 3 2 酪氨酸?的催化循環 4 3 2 1 甲酚?(酪氨酸羥化?)的循環反應 4 3 2 2 兒茶酚?(多巴氧化?)的反應循環 4 3 3 Dct/Tyrp2 4 3 4 Tyrp1 4 3 5 其他黑素小體蛋白 4 4 黑素合成途徑的調控 4 4 1 真黑素與褐黑素合成過程:黑素類型的調控 4 4 2 色素數量的調控 4 4 2 1 酪氨酸?水平的調控 4 4 2 2 酪氨酸?比活度的調控 4 5 小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黑素生成抑製劑和促進劑 5 1 引言 5 1 1 黑素的生物化學 5 1 1 1 黑素的生物合成 5 1 1 2 酪氨酸?的成熟和降解 5 1 1 3 催化位點 5 1 2 旁分泌信號和表皮黑素生成的調節 5 1 3 研究方法 5 2 脫色劑 5 2 1 作用於黑素合成之前的物質 5 2 1 1 黑素生成?的轉錄抑制 5 2 1 2 黑素生成?的譯后修飾 5 2 1 3 酪氨酸?的泛素化增加 5 2 2 作用於黑素合成過程中的藥物 5 2 2 1 對酪氨酸?的干擾 5 2 2 2 TRP-2調控 5 2 2 3 干擾副產物的產生(抗氧化劑和還原劑) 5 2 2 4 干擾黑素生成通路 5 2 2 5 過氧化物?抑製劑 5 2 3 作用於黑素合成后的藥物 5 2 3 1 黑素小體轉移抑製劑 5 2 3 2 加速表皮更新 5 3 黑素生成促進劑 5 3 1 受體激活機制 5 3 1 1 促黑素? 5 3 1 2 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 5 3 2 非受體介導的激活 5 3 2 1 毛喉素和cAMP 5 3 2 2 寡聚核?酸與p53的激活 5 3 2 3 胡椒鹼?啶 5 3 2 4 脂質類(鞘脂和前列腺素) 5 3 2 5 磷脂?A2 5 3 2 6 PPAR激活劑 5 3 2 7 補骨脂素和光敏劑 參考文獻 第6章 黑素的結構 6 1 引言 6 2 黑素的分類和一般性質 6 3 生物合成研究 6 3 1 黑素生成的早期階段 6 3 2 真黑素生成的後期階段 6 3 3 褐黑素生成的後期階段 6 3 4 混合黑素生成的概念 6 4 降解研究 6 4 1 真黑素 6 4 2 褐黑素 6 5 針對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分析 6 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7章 眼部黑素和黑素小體的性質與功能 7 1 引言 7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