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日子 李啟彰 97875225322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茶日子
ISBN:9787522532219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李啟彰
頁數:3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62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透過茶,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一片茶葉里濃縮了茶樹生長的一年間,所收受的天氣、地利、工藝等信息,如果飲茶者能完全感同身受,則是天人合一的完美實踐。 以人體生理學的分析角度,將科學依據引入品茶觀念。口、韻、身、心,是作者歸納整理出來的四個品茶的進階,它們恰恰印證了古人與現代人飲茶境界的異同。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以口品茶」「以韻品茶」「以身品茶」「以心品茶」等部分構成。作者從人體生理學、物理學、植物學等角度切入分析,以簡明易懂的文字道出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不管是入門級還是高階的愛茶人,都可循序漸進體驗微妙的品茶世界。

作者簡介

李啟彰,中國茶文化傳播者,茶具連鎖店「岩陶」總經理。上海復旦大學EMBA,美國聖母大學MBA,淡江大學物理系畢業。 理科背景出身,因緣際會踏入茶道世界,自2009年在中國大陸推廣茶文化以來,已舉辦超過百余場的茶會與講座。近來更以「無毒飲茶」為職志,從科學角度解密品茶,以實際行動宣傳及追求有機生活的方式。

目錄

引言 開門見茶
知茶境——從身而起
識茶趣——言茶七談
第一談 以口品茶
味覺分析——舌頭的生理構造
苦、甜、酸味
生津
膠質
澀味
如何以口品茶
口品第一式 讓茶湯在口腔內打轉
口品第二式 吞咽是否滑順
以口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口品茶
第二談 以韻品茶
嗅覺分析——韻的感知層次
嗅覺的氣味接收
嗅覺空間
呼吸與韻的關係
記憶的訓練
嗅覺記憶區
辨識高山韻與樹齡
韻的現代定義
香氣與岩韻的平衡
拼配茶
如何以韻品茶
韻品第一式 聞香與湯香
韻品第二式 呼吸與層次感
韻品第三式 回甘與餘韻
以韻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韻品茶
第三談 以身品茶
氣與品茶的關係
「共振」是什麼
王唯工:「氣的共振」理論
為何感受不到茶氣
茶氣的等級
農藥施用與品茶之間
農藥的檢測
人體的神經系統
農藥中毒
農藥殘留癥狀分析
農藥餘毒與殘留去除
水溶性與脂溶性農藥
隔夜茶能不能喝
農藥與化肥的差異
植物生長狀態與品茶的關係
植物地上與地下部分的競合
植物的呼吸
乾旱對植物的影響
酸雨與霧霾對植物的影響
焙火下的走水提香
如何以身品茶
身品第一式 喉:鎖喉
身品第二式 胸:農殘對心肺的抑制
身品第三式 胃:腸胃的抗議
身品第四式 腦:醉茶的現代式
身品第五式 濕倉茶VS脾濕
以身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身品茶
第四談 以心品茶
人心與茶對坐
透過茶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十字路口的抉擇
因利誘導大自然反撲
無國界的工業污染
商人的良心
內觀呼吸法與品茶的關係
從內觀中找出問題根本
內觀前的禪定練習
覺知力與平等心
內觀在品茶的應用
如何以心品茶
心品第一式 看,不是看到
心品第二式 孩子
心品第三式 破除完美
心品第四式 隨心所欲不逾矩
心品第五式 活在當下
心品第六式 未知
心品第七式 茶如其人
心品第八式 化學添加與茶氣正邪
心品第九式 老茶範例分享
心品第十式 以心入茶
以心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心品茶
第五談 侘寂
日本茶道精髓
枝末細微處發現美
靜謐低調中體驗美
日本茶道的濫觴
日本茶聖千利休的改革
利休七則
一期一會一感動
精闢嚴苛的日本茶道
以侘寂為名的三項追求
自然
殘缺美
養身先養心
第六談 品味茶中的天、地、人
以自然為度的品茶法
「天」的凝滯
「地」的凝滯
「人」的凝滯
第七談 與樹溝通
「植物會說話」的科學研究
如何與樹溝通
首次體驗「與樹溝通」者的反饋
黃旦與白雞冠茶園的比對
茶境 一杯茶的大同世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