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精神分析介紹性辭典 迪倫.埃文斯 978755204558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拉康精神分析介紹性辭典
ISBN:9787552045581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迪倫.埃文斯
頁數:4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821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吳瓊教授、拉康派精神分析師潘恒博士作序推薦
? 出版近三十年來,深具經典性和實用性的拉康精神分析辭典
理論研究者和精神分析家案頭必備工具書
? 厘清拉康複雜、晦澀術語,推開拉康精神分析理論大門的入門級讀物
超200個術語的詳細定義,既展示拉康的用法及其演變,也追溯其在弗洛伊德、索緒爾、黑格爾等人著作中的起源
? 提供一份詳盡的拉康生平與著作年表

內容簡介
雅克 拉康可以說是自弗洛伊德以來深具獨創性與影響力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他的思想不僅徹底變革了精神分析的臨床實踐,而且還在電影研究、文學批評、女性主義理論與哲學等不同領域中繼續發揮著主要的影響。拉康的作品以其複雜性與特異性的風格而聞名,對於受其影響的各個學科而言,本書的閱讀價值都是無可估量的。
本書針對超過200個拉康的術語提供了詳細的定義,既關注拉康如何使用那些常見的精神分析術語,又聚焦他自己的術語學如何經由其教學的不同階段而發展起來。本書還詳盡論述了拉康思想在歷史上與制度上的背景,每一個主要概念皆被追溯至其在弗洛伊德、索緒爾、黑格爾等人著作中的起源。
本書強調了拉康思想的臨床基礎,對於那些處於訓練和實踐中的精神分析家而言,本書是一本深具實用性的工具書;對於其他學科的讀者而言,本書亦是一本理想的閱讀指南,是理解拉康思想的上佳起點。

作者簡介
迪倫 埃文斯(Dylan Evans)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倫敦與巴黎受訓成為一名拉康派精神分析家。他寫作本書時,正在布法羅市的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

譯者簡介
李新雨,精神分析的愛好者與實踐者,拉康派執業分析家,精神分析行知學派(EPS)創始成員,微信公眾號”跨拉康圈”主理人,致力於推動精神分析思想的傳播與發展。譯有《嫉羨和感恩:梅蘭妮 克萊因後期著作選》《康德同薩德:純粹欲望批判》《導讀拉康》《導讀弗洛伊德》《拉康:不顧一切》等。

目錄

分析家的欲望
發展
辯證法
拒認
話語
衝動
二元關係
E
自我
自我理想
自我心理學
分析的結束
能述
倫理學
存在/實存
外心性/外密性
F
c因素
幻想
父親
戀物癖
排除/除權
構形/培養
基底言語
碎裂的身體
回到弗洛伊德
挫折
G
缺口
目光
生殖
格式塔
欲望圖解
H
幻覺
無助
?症
I
它/它我
認同
想像界
意象
指示符
本能
國際精神分析協會
解釋
主體間性
內攝
顛倒
J
享樂
K
克萊因派精神分析
認識/知識
L
缺失
語言
法則
字符
力比多
語言學

引誘
M
瘋癲
主人
唯物主義
數學
數元/數學型
誤認
記憶
元語言
隱喻
換喻
鏡子階段
莫比烏斯帶
母親
N
父親的名義
自戀
自然
需要
否定
神經症
O
對象關係理論
對象小a
強迫型神經症
俄狄浦斯情結
光學模型
秩序
小他者/大他者
P
偏執狂
部分對象
通過
行動宣洩
父性隱喻
性倒錯
陽具
哲學
恐怖症
快樂原則
結扣點
前俄狄浦斯期
剝奪
進展
投射
精神分析
心理學
精神病
標點
Q
四元組
R
實在界
現實原則
回憶
退行
宗教
重複
壓抑
阻抗
S
施虐狂/受虐狂
場景
L圖式
學派
科學
假相
研討班
性別差異
性別關係
轉換詞
符號
意指
所指
能指
能指鏈條
聖狀
滑動
鏡像
言語
分裂
結構
主體
假設知道的主體
昇華
暗示
超我
象徵界
症狀
T
原物/大寫之物
時間
拓撲學
圓環面
訓練
轉移
互易感覺
治療
真理
U
無意識
W
女人
附錄:拉康《著作集》頁碼索引
參考文獻
術語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拉康可以辭典化嗎?
吳 瓊
不論你是閱讀拉康還是研究拉康,打開他的書,幾乎每一頁你都能看到許許多多的”概念”:有的是精神分析專業領域的,有的是他自創的,有的看似是日常用語,但也被拉康概念化了。所以需要一本有關拉康概念的辭典來幫助我們進入他的世界。迪倫 埃文斯在1995年為拉康精神分析學寫的”入門性”辭典就是這樣一本工具書,在他之後,英語世界還出現了其他若干本拉康詞匯的介紹,但迄今為止,埃文斯的辭典仍是最全面的,且在拉康的讀者和研究者那裡被廣泛使用。
似乎從一開始人們就已經意識到,對一般公眾而言,閱讀或理解拉康需要”入門”來引導,所以在拉康研究中,”入門”寫作已經成了一個產業。其實拉康自己就是這種方法的首創者。1966年《文集》出版的時候,拉康就委託未來的女婿雅克-阿蘭 米勒為體量龐大的文集寫了一個”術語索引”。米勒可謂用心良苦,將索引寫成了拉康理論綱要,這可以算是最早的”拉康入門”。1973年,德裡達的信徒讓-呂克 南希和菲利普 拉庫-拉巴特出版了一本書,細讀拉康的論文《文字的代理作用》,拉康即刻在研討班上告訴”信徒”,他很”受用”這種研究方式,但對兩位作者的批評也毫不吝嗇,十分刻薄地稱兩位不過是(德裡達的)”小馬仔”。拉康去世後,”入門”寫作在拉康研究中一直很興盛,並形成了特定的”文類”:導論式的、文本細讀的、應用入門的,以及辭典。它們從不同的方面推進了拉康的普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拉康理論扁平化了。
例如辭典,就像埃文斯自己在” 前言”中所說:一方面,辭典是一個共時性的系統,具有”封閉的、自我指涉的結構”;另一方面,其意義又不呈現在任何地方,而總是在連續的換喻中被延宕。埃文斯的這個先行意識是準確的,但問題在於:作為一本辭典,該如何來確切呈現那個換喻的過程呢? 或者說,面對拉康的連續換喻和無限延宕,他的術語可以被辭典化嗎?
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導致辭典化對理解拉康的理論是極其危險的。
首先,拉康是一個精神分析家。他談論”主體”及其”欲望”的時候,指涉的都是分裂意義上的”主體”,這種主體的欲望邏輯是我們日常的”非分裂語言”難以把握的。換言之,當我們用辭典這種”非分裂語言”的邏輯來轉譯分裂主體的邏輯之時,被抹平的分裂性就變成了一個需要重新”辭典化”的”剩餘”。這種無盡的延宕將摧毀一切辭典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其次,拉康是一個辭說家,而不是一個作家。他沒有”寫過”書,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演講,尤其是研討班的演講。拉康在那裡設置的是一個”分析場景”,也許聽眾的亢奮、瞌睡、咳嗽、耳語等都是他的”材料”,反正那不是圍繞單一主題的層層推進,而是主題的不斷轉換,是對”分析場景”本身的不斷重置;同一個術語就在這些不同的主題和場景中往返穿行,留下的只是在演講大廳飄蕩的相同的語音/聲音碎片,只是一個一個的”音素”,其意義則需要在場景化和差異化的運作中來確立。
再次,拉康是一個理論旅行家。拉康最有名的口號就是”回到弗洛伊德”。其實,自1964年研討班移到巴黎高師後,拉康就進入了另一個”返回”:”回到拉康”。不斷地回到拉康的”曾經”或”已經”,不斷地用新的技術手段來重新闡釋他的”曾經”,最終使一切的”曾經”都變成了”未來”,使一切的”未來”都變成了曾經的”已然”,這就是拉康的”先行到來”。這種不斷的自我返回就是拉康的無意識重複,它實際上是拉康對自身理論想像性的”回溯式”重構,這使得我們對他所有概念的理論化努力都變得異常艱難。在這個意義上說,一部理想的拉康辭典,其重點應當不是去厘定他的術語的確切含義,而是為術語出現的不同語境提供完備的索引。
埃文斯的辭典出版於20世紀末,那時候拉康研討班的文本還只有很少的部分被整理出版。這無疑極大地限制了埃文斯的梳理,雖然他利用了一些現場速記文本。此外,埃文斯在辭典中收錄了200來個術語,在我看來,還遺漏了很多重要的術語,比如”擬態”“裝扮”“僭越”“斑點”等。
給一本書寫序是件榮耀的事,如此”吐槽”有點兒不厚道,但拉康的事業本來就充滿各種傳奇式的” 槽點”,而拉康研究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在製造”槽點”,更何況” 槽點”正是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素材。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得感謝這本書的作者和譯者,他們的辛苦勞作值得尊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