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語言學研究 第2輯 978710005490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編輯部 編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9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09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語言學研究 第2輯
ISBN:978710005490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編輯部 編
頁數:272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97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編輯部編寫的《歷史語言學研究》

內容簡介

:歷史語言學和類型學是密切相關的兩個領域,至少在語法方面是如此。上世紀80年代始,歷時句法學研究在西方的復興主要依靠類型學的進展,尤其是緊隨60年代末期Greenberg的著作。而在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類型學正是歷史語法研究的問題。雖然如此,這兩個領域的聯繫,現在說是很近,實際是間接的 語法演變的三個機制——重新分析(包括語法化和功能更新)、類推(包括詞彙化和/或去語法化)和外借——與嚴格意義的類型學沒有多大關係。語法演變的動因——語義-語用演變、結構要求等等,同樣與類型學沒有多大關係。那麼這兩個領域是通過什?關聯起來的?很簡單,是因為歷史語言學常常可為漢語各方言的共性和區別提供設想,甚至是解釋。我們將用下列實例說明上述觀點:被動或使役;動詞後和動詞前的副詞;雙賓語結構;言說動詞。

內容簡介

目錄

漢語歷史語法與類型學
論漢語韻律的形態功能與句法演變的歷史分期
從重言到重迭:漢語AA式形容詞的歷時演變
先秦漢語人稱代詞系統的演變
先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發展——基於分段描寫的歷時研究
從《戰國縱橫家書》看西漢初期複數概念的表達
周秦漢語「被動語態」之檢討
元白話特殊語言現象再研究
試論元代的「漢兒言語」
「正爾」與「今爾」——兼論時間與空間的關聯
中古漢譯佛經被動式與佛經翻譯
不同的完成體構式與早期的「了」
「了2」的來源及其語法化過程
「得」字句
漢語中問原因的疑問詞句法位置的歷時變化
「是此非彼」選擇構式的歷時研究
「同時」的虛化歷程
語法化專題講座(下)
《歷史語言學研究》稿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