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05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語言-人類最後的家園 ISBN:978710004236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錢冠連 著 頁數:4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96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無論是把語言主看作思想本身,還是把語言理解為存在的最後家園,這些都是對語言性質的全新認識,與傳統哲學以及傳統思維方式對語言的理解有了很大不同。如果僅僅從經驗的層面以觀察,語言的工具性質似乎佔據了主導地位,然而,只要我們稍微進一步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我們所觀察到的語言活動不僅僅是在表達或傳遞某種其他的東西,它們本身其實就是人類的一種活動,是一種經過社會化改造的本能的活動。 在西方哲學中,錢先生受海德格爾的影響最深的一部著作,就是從「語言是存在的家園」一語開始。不過,錢先生並不自限於詮釋海德格爾的思想,更不是昭搬海德格爾的文句,而是有自己的心得和推進。緒論中的一段話扼要體現了這一點:「在海德格爾心中,棲居在語言所築的家中的看家人是思考者與詩人。而本書命題卻指出:以語言為最後的家園者,是每一個普通人,是行為中的人,是語言行為中的人,是程式性語言行為中的人。」作者簡介 錢冠連,1939年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沙湖鎮,1962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外語系本科。1989年春調入廣州外國語學院(現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0年起受聘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並被授予該校西方語言哲學與語用學兩個方向的博士生導師資格。2011年獲評二級教授。曾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外語應用分會委員、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會長。現任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會刊《語言哲學研究》主編。曾受中國70餘所大學之邀講學,並應邀在30多次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作主題報告。 作者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話是:「活得乾淨遠比活得輝煌更具有意義。」目錄 序1序2 序3 終於回家——作者自序 第一章 緒論 1 1 「語言是存在之居所」與「語言是人類最後的家園」 1 2 行為——語言行為——程式性語言行為 1 3 「三活」:人的基本生存狀態 1 4 語用學的中國轉世投胎的兩個標誌 第二章 哲學、語用學如何介入 2 1 哲學介入 2 1 1 「語言是存在之居所」 2 1 1 1 海德格爾這一命題的本意 2 1 1 2 對海氏這一命題的討論 2 1 1 3 das Sein(「存在」)這個詞 2 1 1 4 語言分析:解決千年哲學老題 2 1 2 哲學介入之一:存在把人從外到內地牽引到語言中 2 1 3 中國哲學精神的介入 2 2 語用學介入 2 2 1 語言使用與人類其他社會行為 2 2 2 活動類型的語用分析框架 2 2 3 一個鄉村司法調解個案 2 2 4 以三種類型的語用學來分析日常語言 2 3 小結:「哲學的」與「語用學的」 第三章 語言:人類最後的家園 導言:語言缺失處,無人出場 3 1 人活在語言中 3 1 1 行為大多寄生在言說上 3 1 2 人活在話語場里 3 1 2 1 傾聽與言說:人生在世的主要方式 3 1 2 2 話語場的預先設定性 3 1 2 3 一兩個句子控制我們一輩子 3 1 2 4 話語場的傳承也就是歷史在傳承 3 1 2 5 小結 3 2 人不得不活在語言中 3 2 1 語言本身就是生命活動 3 2 2 語言是民族的最後的指紋與遺產 3 2 2 1 民族認同中的宗教與語言 3 2 2 2 語言共同體的指紋意義 3 2 2 3 民族的最後的遺產 3 2 2 4 鄉音認同:心理上的家園 3 2 3 語言:一個文明的潰散或者持守 3 2 3 1 最有效的征服和同化 3 2 3 2 母語-母文化:一個文明最溫暖的襁褓 3 2 3 3 語言中的不可共量性使一個文明穩定 3 2 3 4 語言與文字的穩定性守住一個文明 3 2 3 5 語言之間的「隔」守住了一個文明 3 2 3 6 語言之間的交流加強一個文明的活力 3 2 4 語言規定思想論及其機制 3 2 4 1 薩——沃假設 3 2 4 2 對薩——沃假設的討論 3 2 4 3 語言規定思想的機制 3 2 4 4 語言是人認知世界的先驗結構 3 3 人活在程式性語言行為中 3 3 1 程式性語言行為的界定與特徵 3 3 1 1 定義:三個「基本固定」或者三種程式性共生 3 3 1 2 程式性與變異 3 3 1 3 程式性傾向 3 3 2 何以有程式性行為與程式性話語的穩定的配合 3 3 2 1 協作活動的結果 3 3 2 2 預先期望的促進 3 3 2 3 文化穩定性的推動 3 3 2 4 生命效度的驅動 3 3 2 4 1 程式與活動目的最相關 3 3 2 4 2 程式兌現活動目的最經濟 3 3 2 4 3 程式利於協作效益最大化 3 3 2 4 4 三種程式性共生的其他有效性 3 3 3 程式性語言行為如何推動人類交際 3 3 3 1 遵循程式的正效應 3 3 3 2 不遵循程式的負效應 3 3 3 3 程式變異的二重性 3 3 4 程式性語言行為的語用機制 3 3 4 1 話語場的牽制 3 3 4 2 話語引導行為 3 3 4 3 語用博弈論 3 3 4 4 目的意圖的牽制 3 4 本章結論 3 4 1 哲學介入之二:人以言說使自己出場或現身 3 4 2 「家園論」的主要思想概括 3 4 3 中國哲學精神的涵攝 第四章 語言背叛人:「家園論」的悖論 4 1 施害假信息 4 2 語言扭曲世界 4 3 我們不得不活在謊言、妄言或者謬言之中 4 4 「當語言休假時,哲學問題就出現了」 第五章 選擇不說 後記:摘取我夠得著的葡萄 附錄一: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二:錢冠連學術著述 目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