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如山國劇論叢 (精) 齊如山 著 97871001513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7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齊如山國劇論叢 (精)
ISBN:978710015139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齊如山 著
叢書名: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頁數:53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4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齊如山國劇論叢》所依據為底本的《國劇藝術匯考》是齊如山先生畢生研究京劇的結晶,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張群言此書「凡國劇有關各方面,包舉無遺,既廣羅眾說,復斷以己意,宜乎繼往開來,足成一家之言也」,其內容豐富,考據周詳,更修訂了作者早期戲曲研究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將有關京劇藝術的種種問題,擘肌分理,予以客觀精審的考證,為京劇研究提供了一部充實完備的重要參考。在《國劇藝術匯考》之外,仍有不少散逸作品值得搜索整理出版,有鑒於此,本書納入其散見於《國劇畫報》、《戲劇叢刊》、《大公報》、《南金》、《新思潮》等報刊的單篇文章。

作者簡介

齊如山(1877-1962),名宗康,在戲曲創作與戲曲理論研究等領域建樹頗豐。1912年在北京經常為梅蘭芳的表演及劇本提出修改意見。1916年以後的二十多年來,與李世戡等人協助梅蘭芳創編新劇。梅蘭芳幾次出國演出,齊都協助策劃,並隨同出訪日本與美國。1931年與梅蘭芳、余叔岩等人組成北平國劇學會,並建立國劇傳習所,從事戲曲教育,收集、展覽、研究戲曲文物。編輯出版了《戲劇叢刊》《國劇畫報》,搜集了許多珍貴戲曲史料。

目錄

編一
說戲
觀劇建言
編劇淺說
論戲劇來源於古之歌舞
國劇的特點
續講國劇的特點
中國劇本涵意之分析
中國舊戲中的要素
中國舊劇中的各種問題
中國地方劇提要
中國戲劇源自西北
昔日秦腔之盛況
談皮人影戲
談皮黃與皮人影的關係
談河南梆子
《國劇藝術匯考》前言
編二
《戲劇腳色名詞考》總論
國劇出場進場的分析
《上下場》總論
准地方
大軸子
論國劇動作處處用曲線
論國劇中之笑
臉譜之研究
臉譜
戲中之建築物
戲詞中之方言
論戲劇之中州韻有統一語言之能力,宜竭力保存之
《戲文警句》序
論戲詞不怕典在事後
戲詞中的排偶句
戲中恆言
論皮黃用中州韻
舊劇的詞句改良問題
編三
風雅存小戲台志
倦勤齋小戲台志
宋朝戲台圖志
四川萬縣桓侯廟之戲台
關於山西萬泉縣四望村後土廟之戲台
琉璃渠村之戲台
談黃鶴樓
南府戲台志
四川鄉鎮戲台之一種
純一齋劇台志
如山先生復長白老人、我人二先生書
昇平署腰牌記
談昇平署外學腳色
南天門之曹福
探親畫像識語
聽某腳
旦腳應行戲之一種
官禁一角搭兩班
嘉慶生母為歌者之傳說
武猖神考
歌場趣談
戲界小掌故
由新年說到聽蹭戲
從新舊寫真說到柳迎春
現在演戲沒精彩之原因
編四
與梅君蘭芳書
我所認識的梅蘭芳
梅蘭芳藝術一斑(節選)
崇雅社小識
易俗社合影題記
《雅歌集》說
《崑曲簡要》序
齊如山先生學術年表
齊如山和他的國劇研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