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歷史-從表意文字到多媒體 (精) 9787100167352 (法)安娜-瑪麗.克里斯坦 王東亮 龔兆華 譯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1,4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9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字的歷史-從表意文字到多媒體 (精)
ISBN:978710016735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法)安娜-瑪麗.克里斯坦 王東亮 龔兆華 譯
叢書名:文字與文明譯叢
頁數:584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03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文字的歷史-從表意文字到多媒體 (精) 787100167352 (法)安娜-瑪麗.克里斯坦 王東亮 龔兆華 譯

編輯推薦

本書考察和重新詮釋這樣一個重要的原則——書寫不會重現講話,但可使其可見——通過深入全球範圍內的文字歷史,從古代文明到現代文明。 通過文檔所提供的詳細來源,全書材料的廣度和覆蓋範圍,使《文字的歷史》在當今學界對這個引人入勝的主題做出了重要的和令人興奮的新貢獻。

內容簡介

保羅·克利說過:「藝術並不再現可見物,而是讓事物變得可見。」《文字的歷史》的寫作亦是基於同樣的原則:文字並不再現話語,而是讓話語變得可見。圖像的載體變成了文字的載體,並奠定了後者的運作原理。兩河流域和中國表意文字的發明與星象解讀和占卜活動的密切關係,也為我們證實了這一點。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對「先於文字的刻畫符號」的思考為開端,討論早期的文字系統,以及某些文明將這些文字根據自身的語言文化進行調整而再創出的文字系統。第二部分涉及字母文字,集中討論字母文字的歷史與其傳播。第三部分向我們展示一直以來西方字母文字如何在其手稿或印刷品載體中將圖像重新納入自身的系統。作為結論,我們對文字與電子屏幕的新關係進行了追問。

作者簡介

龔兆華,南京大學文學學士,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與文學批評,現任教於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目錄

引言:從圖像到文字
一、文字的起源與再創
先於文字的刻畫符號
文字的先驅:多瑙河文化中的陶符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釋讀史
兩河流域的書吏
古埃及文字
象形文字與紀念性建築的契合
文字在中國
中國書法實踐
從骨卜到文字
印度大陸的文字
日本文字
圖畫中的文字
文字畫
東南亞佛教文字
朝鮮字母文字
越南文字與社會
遠東地區書籍印刷與複製技術
日本報刊
公元2至10世紀的瑪雅文字與社會
納瓦特爾文字
一份米斯特克手稿
古秘魯人的奇普
復活節島文字:朗格朗格
二、字母文字與派生文字
公元前二千紀的愛琴文字
字母的起源與西閃米特文字
卡巴拉神秘學中的字母「A1eph」
阿拉伯文字
阿拉伯手稿邊緣的文字
希臘字母
希臘陶罐上的文字
古義大利文字
古希臘錢幣上的銘文
高加索基督徒文字
西里爾字母
如尼字母
歐甘字母
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字
三、西方文字中的圖像
中世紀文字
《凱爾經》
一部中世紀的劇本手稿
義大利文字的歷史與形式
法語正字法:載體與風格
簽名
18世紀城市中的文字
16-18世紀的書信
19世紀的書信
18-19世紀英法兩國的識字課本
西方社會的識字化
現代文學手稿及其載體
福樓拜的寫作
雷蒙·格諾:一部手稿的形式與意義
西方印刷術
歐洲印刷字體發展史
兒童書籍的印刷
海報上的文字
圖畫詩與畫家書
文字的數字化形式
文字與信息化媒體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圖片許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