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拯救行為上癮 張霞 97875229073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紡織有限公司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用心理學拯救行為上癮
ISBN:9787522907369
出版社:中國紡織有限公司
著編譯者:張霞
頁數:2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58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誰要想著用意志力去對抗行為上癮,最先失敗的就是他! 擺脫行為上癮的雙路徑,讓你不再欲罷不能。用心理學和腦科學戒癮,成為自律的人。 本書帶你更新認知,認識上癮背後生理、心理與環境的強大效用,重塑習慣,覺知當下,成為自律的人和明智的消費者。

內容簡介

數字時代,我們比身處人類歷史上的其他任何時代都更容易上癮。上癮不只與毒品、酒精、藥物等物質有關,更加隱蔽、不易被覺察的是行為上癮——做了之後感覺不錯,情不自禁還想做,哪怕這些行為長期來看會給自己帶來嚴重傷害,如暴食、過度消費、沉迷手機等。行為上癮給人帶來的傷害,絲毫不亞於物質上癮,它讓人飽受愉悅與厭惡並存的撕扯之痛。 本書從神經生物學和腦科學入手,解釋了上癮的生理原因,剖析了「欲罷不能」背後的心理機制,讓讀者對行為上癮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提高對誘惑因素的覺察力和免疫力,同時反向利用上癮機制,用全新的「無害行為」來替代之前有害的成癮行為,重獲對生活和自我的掌控權。

目錄

輯01 重建認知 撕掉上癮的道德標籤
你以為的愛好,也許是上癮
令人上癮的不只毒品和酒精
終止「成癮即失德」的污名
操縱大腦成癮的幕後黑手
輯02 警惕觸發 上癮行為是怎樣開始的
上癮陷阱:大拇指上的廉價娛樂
B=MAP:行為發生的通用模型
外部觸發:誰在充當行為的召喚者
內部觸發:情緒的威力不可小覷
輯03 獎賞誘惑 瞬時反饋是一劑癮葯
大腦的獎賞機制與上癮行為
及時強化的美妙就像「嗑瓜子」
所有癮品都有即時滿足的功效
為何吸煙比注射毒品更易成癮
大腦天生偏愛不確定的反饋
令你痴迷的是哪一種獎勵
輯04 心理牽制 欲罷不能背後的玄機
是什麼讓你「頻頻回顧」
差一點就贏了?快醒醒吧
投入得越多,越難以割捨
心流是一種令人上癮的體驗
未完成的懸念是一劑癮葯
輯05 自我關懷 看見未被關注過的痛苦
上癮的背後是未療愈的創傷
為理想化自我買單的「購物狂」
接納真實的、不夠好的自己
痛苦不會因為吃一頓而消失
沒有哪種情緒該被粗暴地對待
學會與真實的情緒建立連接
把成癮行為和「我」區分開
體會自己的難處,對自己慈悲
輯06 掌控環境 跳出意志力的陷阱
為什麼靠意志力戒癮總是失敗
跳出意志力陷阱,重視環境的效用
不利的環境是成癮複發的導火索
遠離那些阻礙你前進的「老朋友」
移除誘惑源,優化所處的環境
提前預演應對消極誘因的方案
深入的人際關係是戒癮的鑰匙
輯07 覺知當下 用正念戰勝慾望的誘惑
多巴胺其實是一個慾望分子
痴迷於沒有的,無法享受已擁有的
習慣性分心是對上癮系統的犒賞
製造儀式感,對分心保持警覺
培養正念專註力,改變上癮腦迴路
利用正念抵禦網路癮品的誘惑
正念飲食:食物成癮者的自我救贖
輯08 重塑習慣 把好習慣變成無意識行為
習慣=暗示+慣常行為+獎賞
壞習慣無法消除,但可以被替代
改變上癮行為的「黃金法則」
從微行動入手,養成新的慣常行為
塑造新習慣,固定流程必不可少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