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鬆綁 陳俊欽 978721211752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安徽人民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與自我鬆綁
ISBN:9787212117528
出版社:安徽人民
著編譯者:陳俊欽
頁數:2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03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本面向完美主義者的療愈指南,針對現代人「過低的自我評價」與「過高的自我期待」的「完美主義」的焦慮,旨在為深受「完美主義」困擾的人找到針對性的調試方法,以減輕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作者基於20多年的臨床經驗及案例故事,不僅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完美主義的心理成因、具體表現與應對策略,還針對學校、職場、婚戀、親子、退休等各個人生階段進行了詳細的情景分析,全面揭示「完美主義」的真實面貌,從而幫助完美主義者認識自我、破除執念、改善習慣,拉近自我期待與自我評價之間的距離,最終實現自我成長。

內容簡介

「過低的自我評價」與「過高的自我期待」是現代人主要的焦慮來源,也是完美主義的本質。 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是緊密相連的。倘若我們覺察到自己在從事一件不擅長的事,就會把期待降低一點;假使發現自己做起來得心應手,就會把期待拉高一些。將兩者緊緊地綁在一起的,就是所謂的「現實感」。但如果基於某種原因,兩者中任何一方出了問題,那便會引發焦慮。兩者脫鉤的程度越大,差距越遠,焦慮也就越強烈,一個人就會用各種方式控制焦慮,呈現出形形色色的完美主義行為——僵化思考、過度努力、無法放鬆、不斷逃避問題、討好別人、猶豫不決、急切轉換跑道、批評他人做法 過高的自我期待背後往往隱藏著某些恐懼,比如失敗、害怕被人追趕上、懷疑眼前的成就只是在自我欺騙等等。這通常是個體在成長階段,經歷過「有條件的愛」,即接受者必須達成給予者設下的一些條件,給予者才願意「愛」接受者。隨著年齡成長,人們會逐漸把這些有條件的愛內化為自身信奉的教條,帶到他的新生活或家庭里。 過低的自我評價讓人看不見自己的任何努力,奮鬥再久,成就再高,也無法激勵自己、產生信心或是增強動機。成長環境、自卑感、創傷經驗、長期被否定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自我評價不足。 本書將深入討論早期經驗是如何影響我們,並歸納出A、B、C三種人格的完美主義類型——「追求安全型」「渴望認同性」和「自求我道型」,具體到學校生活、職場、伴侶關係、親子教育與退休生涯5大情境,依照不同完美主義類型的特質提供調節方法,讓我們拉近自我期待與自我評價之間的差距,實現與完美主義共存,找回內心的踏實感。也希望能提供一個契機,去解救那些被完美主義者「逼瘋」的靈魂。

作者簡介

陳俊欽,台灣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現為杏語心靈診所所長。對「黑羊效應」有20多年的研究心得。著有《我憂鬱,但是我沒病》《焦慮也是病嗎》等作品。

目錄

序 故事的開始
第一章 什麼是完美主義?
早期經驗對於「自我期待」影響深遠
完美主義的定義
檢視你的完美主義行為
三大人格分類下的完美主義者
第二章 完美主義是怎麼產生的?
過高的期待,來自被內化的「有條件的愛」
自卑感將造成——今天的你必須更加努力
現代多維度模型
沒有比較好或比較壞的完美主義
第三章 如何與你的完美主義和平共存?
完美主義不是一種缺陷
C型人格(追求安全型)——善用團隊與權威的聯結
B型人格(渴望認同型)——從認識自己到收斂心神與防控
熟悉駕馭完美主義的方法——從改善焦慮開始
處理過高的自我期待
提升過低的自我評價
讓完美主義成為你的助力
第四章 與自己的完美主義對話
跟分數賽跑的試煉——考場
複雜的競爭與階層——職場
在看過你脆弱的人面前——伴侶關係與婚姻
孩子得不到滿分的難題——親子教育
卸下世俗成功的光環以後——退休生涯
第五章 協助親友走過完美主義
八句千萬不能講的話
成為完美主義者的後盾
跟對方的完美主義對話
後記 跟不夠完美的自己站在一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