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場化改革 彭森 97875150292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NT$50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要素市場化改革
ISBN:9787515029207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著編譯者:彭森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91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參考讀物。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最新研究成果。
著眼于中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宏闊視角,落腳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路徑。

內容簡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 「十四五」時期,要解決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必須在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書以一個總論和五個分論的形式,對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進行了系統梳理和深入研究,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深度闡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彭森,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在政府部門從事政策研究、宏觀經濟體制改革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規劃工作。多次參加中央重要改革文件和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著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重大事件》(上、下冊)、《十八大以來經濟體制改革進展報告》、《守望改革 守望法治》等著作。

目錄
總論篇
一、要素市場化改革研究背景及重大意義 002
二、要素市場化改革進展 013
三、要素市場化改革面臨的問題 028
四、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政策目標 044
五、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點及方向 052
土地篇
一、土地要素市場化的基本前提與體制框架 067
二、農村「三塊地」的市場化:還權賦能 074
三、農用地轉用的市場化:以土地發展權為突破口 083
四、城市土地的市場化:存量結構優化與效率提升 099
五、進一步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化的改革與建議 102
勞動力篇
一、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進程 110
二、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進展成效 121
三、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面臨的新形勢 128
四、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存在的問題 130
五、推進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 138
六、推進我國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對策建議 141
資本篇
一、資本要素市場化的重要意義 151
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與現狀 154
三、中國資本市場配置要素資源的功能有待進一步發揮 164
四、中國資本市場總體評價及改革步驟 171
五、資本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對策建議 173
技術篇
一、技術要素市場化的一般規律 181
二、技術要素市場化改革歷程、現狀與問題 189
三、技術要素市場化改革原則、思路與重點舉措 206
數據篇
一、數據要素的內涵及外延 223
二、數據要素的權益屬性與權屬分配 227
三、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現狀及制度障礙 233
四、數據要素市場構建的系統框架與路徑 245
五、構建數據要素市場的規劃與展望 253
附件A 中國市場化改革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 265
附件B 要素市場化改革相關重要文件 277
附表A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土地制度改革主要進展 279
附表B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改革
主要進展 283
附表C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資本市場制度改革主要
進展 287
附表D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科技體制改革主要進展 295
附表E 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構建的若干舉措 299
后 記 313

前言/序言
改革開放46年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基礎性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為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我們距離建成一個成熟、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差距,重點領域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要解決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主體活力不強等問題,必須在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了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及重點改革任務,並就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等作出了總體部署。2021年1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出台《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明確了積極穩妥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再次強調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中央一系列政策舉措充分體現了要素市場化改革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1月末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特徵是創新,其重要標誌不僅體現在技術革命性突破、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上,體現在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創新性的優化組合和躍升上。
要素市場化改革實質是突破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解放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開闢道路,實現要素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優化和創新。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既要堅持依法治國,把改革創新納入法治的軌道,為市場經濟運行提供法律供給和保障,又要通過特許授權等方式,賦予試點地區在要素市場化改革相關領域和關鍵環節上更多自主權,為改革創新留出空間。當前,要素市場化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和複雜,進一步釋放經濟體制改革紅利,需要在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領域系統推進,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作為改革領域的國家級智庫,堅持「政治立會、改革建會、放辦會、創新強會、人才興會」發展宗旨,長期以來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家大政方針,不忘改革初心、牢記改革使命,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探索、建立及完善作出了諸多歷史性的貢獻。我會高度重視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重大項目「研究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一年多來積極組織會內外有關單位的資深專家展開深入研究,形成了目前的成果。當前,中央正在謀划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中,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為重點;在市場化改革中,堅持重點聚焦在培育有活力、創造力、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方面,聚焦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聚焦在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方面。希望本書的出版對新一輪改革的謀划和推進有所裨益。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彭森
2024 年3 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