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實務 于玲燕 97873003254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24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信用管理實務
ISBN:9787300325422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于玲燕
叢書名: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金融類
頁數:215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90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信用管理實務(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精品教材·金融類)》立足企業信用管理崗位,通過分析崗位任務和以任務鏈接知識點,實現信用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在體系和內容設計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di一,該書以信用管理的微觀層面為主線搭建課程體系,涉及企業信用管理的理論基礎、客戶信用信息管理、客戶信用評價、客戶授信、應收賬款管理、企業信用風險轉移。
第二,在內容編排上,該書既強調基本知識與技能,又強化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該書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輔以知識科普、社會熱點追蹤作為延展閱讀內容,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
第三,在形式上,該書突破傳統教材章節的體例樣式,以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業務流程為內容的邏輯主線,對學習任務進行有序排列,滿足學生在工作現場學習的需要,提供簡明易懂的知識內容。
第四,編者按照教育部2020年5月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精神,結合信用管理學科特點,精心提煉各項目的思政要點,從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個方面著手,將「立德樹人」切實融入教材的具體內容中。
第五,立體化、數字化全方位呈現。藉助不同的展現手段,該書由傳統平面紙質教材轉型為立體化新形態教材,二維碼將教材的空間和形式進一步延伸。
第六,新增關鍵術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內外信用動態,該書將重要的信用概念及術語以中英文雙語形式呈現。

作者簡介
于玲燕,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信用管理專業副主任,管理學碩士,一級信用管理師,經濟師,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優秀教師。 研究方向:信用管理教育。

目錄
模塊一 企業信用管理概論
項目一 建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
任務一 企業信用管理的發展狀況與基礎知識
任務二 企業信用管理的理論基礎
任務三 企業信用管理體系
項目二 設置企業信用管理機構
模塊二 企業信用管理政策
項目一 選擇企業信用管理政策
任務一 企業信用管理政策的類型
任務二 確定企業信用管理政策的內容及制定原則
項目二 評價企業信用管理政策
任務一 企業信用管理政策的評價原則
任務二 企業信用管理政策的評價方法
模塊三 客戶信用信息管理
項目一 識別客戶信用信息
項目二 採集客戶信用信息
任務一 從公開渠道採集客戶信用信息
任務二 從非公開渠道採集客戶信用信息
項目三 建立客戶信用檔案
任務一 建立客戶信用檔案概述
任務二 管理及更新客戶信用檔案
模塊四 客戶信用評價
項目一 信用評價概述
項目二 分析客戶財務信息
任務一 運用結構分析法分析客戶財務信息
任務二 運用比率分析法分析客戶財務信息
項目三 分析客戶非財務信息
任務一 行業分析
任務二 企業定性分析
模塊五 客戶授信
項目一 客戶信用風險分析模型
項目二 確定客戶信用額度
項目三 客戶信用額度的動態監控與調整
項目四 客戶授信的流程及內容
模塊六 應收賬款管理
項目一 應收賬款管理概述
項目二 期內應收賬款管理
任務一 客戶收貨和發票確認
任務二 貨物質量的確認和質量爭議的處理
任務三 應收賬款整體狀況分析
任務四 應收賬款的跟蹤管理
項目三 逾期應收賬款管理
任務一 分析逾期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
任務二 逾期應收賬款的特徵分析
任務三 逾期應收賬款的追討方式
模塊七 企業信用風險轉移
項目一 企業信用風險轉移概述
項目二 保理
項目三 信用保險
項目四 擔保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通過了解企業信用管理人才需求,能明確學習目標、催生學習動力,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用現實問題辯證分析企業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結合《誠信——中國行動》紀錄片,正確認識中國企業信用管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培養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
能通過信用中國等網站、源點Credit等微信公眾號和《徵信》等期刊,關注我國企業信用管理領域的現實問題和前沿問題,樹立家國情懷與四個自信。

前言/序言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共享,推動建立自然人、法人統一代碼,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建立黑名單制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不同年份政府工作報告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部署採用了不同的措辭,措辭的變化既反映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重心的變化,也體現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特徵。為適應新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信用管理學科體系、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的編排都需要不斷更新完善、不斷創新。「企業信用管理」作為信用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其首要任務是為學生搭建一個社會信用體系的整體框架;同時,以培養企業信用管理相關崗位能力為目標,著力培養學生信用管理能力以及職業素質。
本書立足企業信用管理崗位,通過分析崗位任務和以任務鏈接知識點,實現信用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在體系和內容設計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第一,本書以信用管理的微觀層面為主線搭建課程體系,涉及企業信用管理的理論基礎、客戶信用信息管理、客戶信用評價、客戶授信、應收賬款管理、企業信用風險轉移。
第二,在內容編排上,本書既強調基本知識與技能,又強化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本書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輔以知識科普、社會熱點追蹤作為延展閱讀內容,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
第三,在形式上,本書突破傳統教材章節的體例樣式,以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業務流程為內容的邏輯主線,對學習任務進行有序排列,滿足學生在工作現場學習的需要,提供簡明易懂的知識內容。
第四,編者按照教育部2020年5月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精神,結合信用管理學科特點,精心提煉各項目的思政要點,從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個方面著手,將「立德樹人」切實融入教材的具體內容中。
第五,立體化、數字化全方位呈現。藉助不同的展現手段,本書由傳統平面紙質教材轉型為立體化新形態教材,二維碼將教材的空間和形式進一步延伸。
第六,新增關鍵術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內外信用動態,本書將重要的信用概念及術語以中英文雙語形式呈現。
本書由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于玲燕擔任主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張惠君、浙江省信用協會謝曉波擔任副主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牟昀汀參与了案例編寫工作。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正在不斷完善,有關理論和實踐不斷迭代,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不斷修訂和完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