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單中謙著 978722013739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人民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ISBN:9787220137396
出版社:四川人民
著編譯者:單中謙著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92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投資者面對量化交易的衝擊所產生的困惑,系統地闡述了人為金融交易系統的建立原理和方法,內容包括交易者個性如何與股性相應,如何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適合的市場、產品和交易頻率,如何建立人為的分析、判斷、決斷系統,交易者在金融交易全過程中的九種心態及糾偏與升華路徑等。本書重在幫助交易者打造自己專屬的交易系統,可稱為一本金融初學者建立交易系統的實用工具書。

作者簡介
單中謙,在外匯、期貨、股票等領域從業20餘年,有豐富的職業操盤經驗。曾為人民網財經頻道特約撰稿人、北京大學國際投資管理協會榮譽顧問,現為陽光私募基金投資人,研發了一套有效的金融交易人才培訓方案。

目錄
第一章?交易者的十二層境界
一、交易者的十二層境界概述 001
(一)十二層境界總論 002
(二)交易者應明確自身在十二層境界中的位置 005
二、交易者的十二層境界詳解 010
(一)「至誠區」(「做人」位,從「入門」到「完人」) 010
(二)「至美區」(技術完美位,從「賢人」到「神人」) 028
(三)
哲學區(「神遇」位、「入聖」位,從「宗師」到
「聖人」) 043
三、交易者的十二層境界對於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的意義 057
(一)
交易者的十二層境界包含了交易者可能經歷的所有
境界 057
(二)交易者十二層境界是人性的升華和超越 059
第二章?初始交易系統建立
一、交易者從初入門到最高境界的心路歷程 063
(一)金融交易的表象 063
(二)金融人生的意義 068
二、交易系統簡介 077
(一)建立交易系統的作用 077
(二)交易系統分類標準常識 079
三、建立交易系統前的準備工作 080
(一)通過建前問答了解交易者自己 080
(二)建立交易系統前的心理準備 082
四、初始交易系統模板(以中謙交易系統框架模板為例) 086
(一)交易理念 086
(二)黃金七條 087
(三)二十一條交易原則 089
(四)交易性格分析與改變計劃 090
(五)交易學習計劃 091
(六)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以及混沌與理智的使用 093
(七)技術分析(技術分析系統雛形) 094
(八)焦慮期總結 094
(九)各種波幅統計 095
(十)交易流程和交易計劃單 095
(十一)「災難日」總結 095
(十二)交易諺語與提示 095
五、初始交易系統模板解讀 097
(一)概述 097
(二)交易理念是交易系統中的「憲法」 098
(三)黃金七條是交易系統中的「刑法」 103
(四)二十一條交易原則是實戰經驗總結 104
(五)制訂交易性格分析與改變計劃 106
(六)制訂交易學習計劃 108
(七)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以及混沌與理智的使用 109
(八)技術分析(技術分析系統雛形) 112
(九)焦慮期的總結 113
(十)各種波幅統計 115
(十一)交易流程和交易計劃單 115
(十二)「災難日」總結 118
(十三)交易諺語與提示 120
第三章?《給客戶的一封信》是交易系統建立第一章
一、《給客戶的一封信》的意義與作用 125
(一)《給客戶的一封信》的作用 125
(二)交易者對自己和客戶的承諾 128
(三)讓交易者說服自己和客戶 133
(四)讓客戶與自己有絕對的知足與信心 140
二、《給客戶的一封信》中的四種模式 142
(一)模式1:個人自我介紹信 144
(二)模式2:團隊招股書 161
(三)模式3:個人年終總結 164
(四)模式4:團隊年終總結 169
三、《給客戶的一封信》個人初期通用模板 192
第四章?通過寫《給客戶的一封信》完善初始交易系統
一、交易系統可公開展示的一面就是《給客戶的一封信》 193
(一)
了解自己的性格缺點,再去建立交易系統,寫作《給
客戶的一封信》 193
(二)模擬客戶關心的問題,從自己的交易理念出發回答 196
(三)建立交易系統的重要基本數據 198
(四)
介紹交易理念,分析客戶,碰撞出絕對值得信任的
特點 198
(五)
闡述自己技術分析的原則,找到交易的「簡單的事情
重複做」 200
(六)展現自己交易系統的優勢,每年更新 200
(七)提出盈利分紅方案 202
(八)「高貴」起來 202
二、
交易系統的特點全面影響著《給客戶的一封信》的核心
內容 204
三、《給客戶的一封信》與交易者的成長 214
(一)十二年是交易者在操盤界的門檻 214
(二)《給客戶的一封信》的日後維護 215
(三)《給客戶的一封信》的截止 216
四、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217
(一)交易系統建立的過程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217
(二)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標準 229
後記 236

精彩書摘
初始交易系統建立
一、交易者從初入門到最高境界的心路歷程
(一)金融交易的表象
當一個普通人剛開始做金融交易時,實際上99 9%的都是「賭徒」。因為交易行業給大家一個很「低端」的感覺——很簡單,500元開個賬戶,開好了就可以買賣股票了。剛開始交易時,還是「小賭怡情」,買了後過兩天漲了賣出。哪怕只掙了50塊錢,這個錢確實拿到了,確實可以到街上消費——一般人就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金融交易的錢好賺。
這幾乎是操盤界最可悲的一件事情。這個錯覺實質上就是我們所認為的金融交易的「原罪性」。
在操盤圈裡做了這麼長時間,發現這個錯覺簡直能害死99 9%的交易初學者。幾乎所有交易者初做金融時的第一大感覺就是交易太簡單了、門檻太低了。好像買入賣出是很簡單的動作,很簡單地就進場出場了。
當交易者做了一段時間的交易之後,會發現有很多的金融書籍,介紹各種各樣的金融交易方式。但把這些書籍全部學完了以後,一件可怕的事情出現了——好像不賺錢。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的金融書籍了。但在數十年前要買一本前沿的金融書籍,要從國外寄英文版過來,再將英文翻譯為中文。國內書店很難買到權威的介紹金融的書籍,只能買到《道氏理論》或者《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那幾本書。
初學者學習各種各樣金融書籍的目的是什麼?——想戰勝市場。
什麼叫作戰勝市場?交易者會簡單地認為K線的變化很好掌握,覺得在圖形的高點賣出,在圖形的低點買進而已。實質上這個動作就是想戰勝市場。但事實是:即使把很多的技術書籍全買下來學習,絕大多數交易者仍然戰勝不了市場。
世界上也有戰勝市場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能做到提前預判。這種人在做交易的人中屬於千萬分之一。他們有獨特的提前預判方式,在普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他們早已把一切都算計明白:在什麼時間市場會做什麼,什麼時候會做什麼,已經把市場掌握到這個程度了。當能做到這樣時,他們也可以認為:我學習這種方式就是為了戰勝市場,我已經把市場戰勝了。至於其餘的事情,他已認為無所謂了。
如江恩就屬於這種人,他能提前預判且預判得非常好。但是,江恩到後期卻沒有真正賺到錢
交易者這時會發現,原來金融這件事情不是戰勝市場,只要研究好頭頂部就行了:就是研究這個頭部是怎麼出來的,這個底部是怎麼建立的,比如三重底可以進場,上下三角形可以出場。現在有一些量化交易系統,自我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頭底部分析。
但是當交易者再花一年到兩年的時間,把所有頭底部的技術書籍全部看完以後,又突然發現不對:金融不是研究頭底部。因為有這種可能性——底部圖形已經形成了,分析認為很快要上漲了,結果市場卻跌破底部,一猛子紮下來了
如果交易者在10年內一直做金融,一直帶有偏執性、神經質般地研究K線,有一種不把K線研究明白就不罷休的態度,那麼對這個說法的體悟和感受將是非常深的。
但玩著做金融的人是體悟不了的。
這個時候交易者就會覺得,原來西方交易理論說的才是對的:市場一旦形成,它就要跑一段時間,從此開始研究趨勢。此時交易者已不追求底部進場了,而是只做有趨勢這一段;察覺到市場在做頭部了,就提前出場,美其名曰叫「做趨勢」。西方的所有技術指標幾乎都是這麼做的。
交易者此時又會改變思維方式:只做看得懂的市場,不再用技術分析和量化交易系統去預測市場,而是集中精力去研究如何順從
K線。
這時候不是去戰勝K線,也不是去控制K線,而是市場怎麼變化就人怎麼變化。交易者集中精力去研究順勢而為的市場,以及時空運轉與一切順勢而為的道理,然後他會發現時間、空間都是順勢而為的借口。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控制住市場。
確實有人能把順勢而為做好,或者專門研究頭底部,也都能夠盈利。但是長期來看,只有大約8%—10%人會盈利,剩下90%的人會莫名其妙地進場,莫名其妙地出場,莫名其妙地虧損。即使交易者看明白這個趨勢了,還是管不住自己。
於是交易者又發現金融好像不是研究K線,好像是研究怎麼管住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任何一個虧錢的動作背後,其實很簡單,就是管不住自己。
當一名交易者花費10年的時間(部分人或許只需3—5年)去研究K線,發現不怎麼起作用,還是很難穩定盈利——此時賺錢的人只有10%。而後,交易者又發覺情況不對,原來錢不是這麼賺的。如果資金一次性進場,又一次性出場,總有一天會在金融市場上死掉。這時候就發現應做資金管理:100萬元資金,先一次性進場20萬元,手中還有80萬元。即使做錯了,就在某個位置再進80萬元,這樣反彈一點就盈利了。通過把資金分好幾份的方式來管理,以防止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缺點。這就是投資圈裡的另一個流行名詞——資金管理。
從初學到這個階段,交易者發現自己的心路歷程一直在轉變。
但走到資金管理這一步,仍然有一個致命問題——還是不賺錢。
金融市場的參与者中,有很多人手握頂級交易系統,然而繼續賺不到錢。書上說的都對,輪到自己做就是無法盈利。也做資金管理,也畫各種圖了,也孝敬父母了,也鍛煉身體了還是沒賺到錢。這種人在金融交易者人群中約佔85%,只有剩下約5%—10%的交易者能在研究資金管理后盈利。其實巴菲特使用的就是一個資金管理模式。這是西方技術分析的最高境界。
如果這個時候交易者還沒有被現實所打敗,還能堅持學習,那麼就會俯下身,集中精力了解一切資金管理方式,包括陣法、戰法、止損、配合,也就是再一次放下身段去研究資金管理、研究止損。這期間交易者會經歷多次的重倉、爆倉,無數夜不能寐的煎熬,尤其會常常懊悔:為什麼就這樣進場了?
交易者此時會發現,全倉之後心態不行了。進場資金20萬元時無所謂,但是當進場資金到100萬元時全身會緊張到打哆嗦,因為交易者已經養成了每次只能進20萬元的習慣。當他突然間進全倉時,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大腦立刻空白了。
交易者會發現即使頭髮都研究白了,由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眾多的選項面前,還是會因恐懼、焦慮而虧損。交易中耐不住寂寞,真正的問題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時候發現原來金融是一個賣想法的行業,心情才是交易者的。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管不住心情,即使把K線、資金、資金管理弄明白了,仍然賺不了錢,因為控制不住自己。
我們把普通人做交易的過程從頭到尾梳理一下,大家就知道目前自己處於哪個狀態了。作者通常把這個過程中對金融交易行業的認知,叫作金融交易的表象。

前言/序言
前 言
為什麼要建立交易系統
金融交易者為什麼要建立交易系統呢?
原因很簡單:金融交易的唯一目的是盈利!
建立交易系統的目的也是為了盈利。這和資金大小、交易目標沒關係,而跟性格有關係——交易者必須要有那種盈利的慾望!還有那種交易做對了的快樂,就是「我不能輸」。
但絕大多數交易者處理自己不能輸的方式都是錯誤的交易者必須徹底理解不能輸的方式是什麼?是學習。謙卑且永不停止地學習
因此,初學者首先必須得理解透金融交易是個什麼行業,交易系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需要建立,它建立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很多交易者並沒有完全理解交易系統的本質。因交易系統最終表現為僅是一個交易文案。
不論交易者的境界多高或多低,一個交易過程都是由三大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是交易者產生一個交易計劃單或交易文案。第二部分是根據已知的交易計劃文案進場出場。大道至簡,交易無非買進賣出,就是這麼兩個簡單的動作。第三部分就是交易結束之後的復盤和總結。這樣交易者就完成了一個交易過程。
從分析市場到最接近實戰的最後階段,即準備進出場,這是交易系統的前半部分。因此,交易者建立交易系統的初始目標,無非就是建立一個交易文案,初期也叫交易計劃單。它是最接近實戰的文書和策略。這是最關鍵的東西。
而交易者要想產生一個適合自己的合格的交易文案,就必須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在金融交易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