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反駁 克契門 978721428052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人民
NT$31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如何科學地反駁
ISBN:9787214280527
出版社:江蘇人民
著編譯者:克契門
頁數:2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29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辯論的實踐與理論,第一編以逐層漸進的講述方式帶領讀者了解辯論的定義、要點、步驟、舉證方式與辯詞準備,第二編則以四大論證類型為主線,把實際應用中必經的難關逐處指點,提供了破局的實用之法。相比初版,本版的行文更符合現代情景,並適當添加腳註,方便讀者理解,是更適合大眾的讀本。

作者簡介
美國語言學家,邏輯學家,研究語言語義演變等方面有獨到造詣。

目錄
第一編 辯論術的實踐
第1章 辯論術的定義及其重要性
辯論術的定義 / 002
辯論術所牽涉的學科 / 007
辯論術的重要性 / 009
辯論術與道德 / 017
第2章 題 目
題目的內容 / 019
題目的語法 / 024
第3章 題目的分析
分析的重要性 / 032
分析的步驟 / 034
題目的要領 / 050
第4章 證 據
證據材料的來源 / 054
證據材料的記錄法 / 058
選擇證據 / 065
證據的分量 / 076
第5章 編要略
要略的目的 / 080
編要略的方法 / 081
編要略的規則 / 084
第6章 編辯詞
注意(引論引起注意) / 107
興趣(證明維持興趣) / 114
情願(結論動其情願) / 136
第7章 復 辯
復辯的預備 / 144
復辯的演述 / 159
第8 章 演述辯詞
演述辯詞的方法 / 168
有形的準備 / 173
無形的準備 / 184
第二編 辯論術的理論
第1章 歸納論證
邏輯學的推理法如何應用於論證 / 192
歸納推理法 / 193
歸納推理法如何應用於論證 / 197
歸納論證的必要條件 / 200
第2章 演繹論證
演繹推理法 / 209
不完全論式(或缺論式) / 217
第3章 因果論證
由果推因的論證 / 222
由因推果的論證 / 228
由果推果的論證 / 233
第4章 類比論證
相比的東西,其所比之點,必須處處相似 / 238
類比所根據的事實,必須真確 / 239
所下的結論,宜用真確的證據證實 / 240
第5章 謬 誤
歸納論證的謬誤 / 243
演繹論證的謬誤 / 246
因果論證的謬誤 / 262
類比論證的謬誤 / 266
第6章 駁 論
指出謬誤 / 269
反證法 / 270
二層逼論法 / 271
殘餘法 / 272
矛盾法 / 274
用對手的證據 / 275

精彩書摘
第4章?證?據
分析雖然已經把題目的要領找出,但是這些要領,無論屬於正面還是屬於反面,都還要有事實上的證據來證明才行。所謂證據,就是用來證明一個題目真偽的材料。「證據」的意義與「證明」的意義不同。「證明」是「證據」所生的結果,「證據」是「證明」所用的材料。無論證明什麼事,都要有充分的證據才行。這種區別,凡學辯論的都應記在心裏。還要知道,要證明一句話,不是只用一個事實便能證明的。如果一個事實就能把它證明,除非只憑這一個事實便足以使這句話的真理成立。不然,一個事實便只能算是可以證實這句話的各個證據里的一個證據。換一句話說,就是「一個證明,多半是許多證據合成的」。不可不將其認個清楚。切不可得了一個證據,便以為是一個完全的證明了。
分析題目之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設法引出證據,證明要領,使自己的主張成立。但是,證據應該到什麼地方去找呢?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不把以下所列的幾步工作一步一步地做到。
證據材料的來源
一、自己的知識
搜求證據,在未向外求以前,須先問一問自己的知識如何,自己對於辯題,所知的究竟有多少。自己所知的,哪些可算是確切的知識,哪些只能算是個人的推測。自己問自己的時候,務必把確切的知識和個人的推測分得清楚。自己能拿出證據來證明的知識,才算確切的知識。如果只是「想當然」,便是一種推測。證據裏面,只有確切的知識可用,「想當然」的推測是不可用的。
二、訪談
親身去問人,叫做訪談。鄉土問題,以訪談法為最方便。不單是容易實行,並且很有價值。所訪的人,必須與所辯的問題有關係;或者他所處的地位對於所辯的問題應有確切的知識;或者他對於所辯的題目,自己正在研究、正在討論。訪問這一類人,不單有希望得到答覆,並且可以得到有價值的事實、理由、意見;不單可以得到有價值的事實、理由、意見,並且可以知道別的還有些什麼地方可以找出材料。例如辯論廢止考試問題,若去訪問教師,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
關於商務賦稅、政治、經濟、教育等類的問題,應該去訪問名人專家等。他們的意見是很有研究價值的。他們的話可不可引來作為論證的根據,自然要看所談的東西是不是他們的專長;但是無論如何,雖不一定可作為論證的根據,也總是有很大的用處。至於以事實為根據的推理,其能否成立,乃是在於推理方法如何,不管是誰說的話。所以就是不著名的人,只要他知識廣博,只要他所說的話是根據事實,便有用。訪問這一類人,還可以增加許多新見解,可以使看題的眼光放寬。眼光放寬了,對於以後的調查,大有益處。
訪談法易操作,很經濟,收效很大。練習辯論的人,切不可輕視。總要先把可以訪問的地方都去訪問完了,然後做下一步。
三、聯絡
辯論人如果知道哪些名人對於辯題的事項有特別的研究,便可寫信、發郵件、打電話去問他們。這種溝通,必須簡潔明了。要問什麼,就寫什麼,不可拖泥帶水。問題的字句,要簡單明了。此番聯絡的用意,也要聲明。聯絡的辦法,哪怕用於素無往來的地方,也不必覺得不自
然,不要害怕沒有迴音。就是政府的機關,也可以去請教。此外還有各種企事業單位、會社、學校、團體,多都樂於答覆。
四、報紙雜誌
時人所關心的題目,大概都可以在報紙雜誌里找出有價值的材料。現在把搜尋材料的手續略說一二。搜尋材料時,先把報紙雜誌的目錄看過一遍,看哪幾篇文章似乎與辯題有關係,便把那些文章的題目和所在的地方細細抄下來。然後再選最有價值的看。哪些是最有價值的呢?就是直接討論辯題要領的和著名專家所著的,再加上有事實的證據和確實的調查的。
五、專著
可靠的百科全書、參考書、教科書,以及名人專家討論特別問題的著作,都叫做專著。專著里的材料,有價值的很多,尤其以風行社會的為好。在這種書里去尋材料,須先看書名,后看書里的目錄,選擇與辯題有關的地方去看。作者著名不著名,也是要留意的。
六、特別文件
(一)各種會社所出的報告及論說
向各種會社索取報告書等類的文件,多半用聯絡法。如需對方寄送紙質資料或書刊文件,聯絡時需支付往來郵寄費或購買費,並宜把辯論的會名、校名或辯論隊的隊名印在信
箋上。所要的文件,拿來作何用,也應聲明。
(二)政府的公文報告
政府的公文報告在證據里可算是最有價值的材料。不但精確可靠,並且很有說服力,不容易駁倒。例如「教育法令」「政府工作報告」「人口普查公報」等等,都可以作為最
有用的參考。辯論的人,平時應留心這一類公文報告的出處,以便臨時得用。
搜羅材料這步,初學時多半覺得很不容易。有時不知門徑,費了許多工夫,還不能得到一點兒材料。雖然如此,切不可以為是費力不討好。因為這一次雖然費了這許多無用的工夫,但是所翻的書多了,所見的東西也更豐富了,將來要找什麼材料,便知道應該在什麼地方找了。並且書籍浩如煙海,搜羅材料,必須具備一種「涉獵」的能力。多練習搜羅材料的本領,可以大大增加「瀏覽」的速度,對於自己將來是很有用的。
【概要】證據材料的來源
1 自己的知識
2 訪談
3 聯絡
4 報紙雜誌
5 專著
6 特別文件
(1)各種會社所出的報告及論說
(2)政府的公文報告

前言/序言


費君培傑將新譯《辯論術之實習與學理》 送給我看,並請我作一篇序文,我大略看一遍后,發生兩種感想。一種是關於辯論術在中國現代學術思想界應占的地位。學術思想之最後目的在求真理,而辯論術即是研求真理的種種方法之一。我們生於思想解放、制度改造的時代,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學者既不愁不能傳染新思想,亦不愁不能打破舊制度,所愁的是不能將問題體認真切,是非辨別清楚,利害權衡得當。但要做此種體認辨別及權衡上的工夫,非有一種工具不可。依我看,辯論術確是現代青年應有的一種幫助理解、掃除盲從的工具。讀者看完此書,定有同一感想。我的第二種感想是關於語體文的可能性。自語體文盛行以來,極端主張一派以為語體文是無所不能的,即白話詩亦能顯出語體文之可能性。但憑我的物質眼光觀察,詩之為物,本是思想上一種奢侈品,語體文是傳達思想有用的利器。以有用的利器充無謂的應酬已是不值,況所用詩料仍不外風花雪月,雖說不去挹杜拍韓,卻去做了東西詩家的翻譯,實在是語體文的大不幸。我以為此後語體文的可能性應從切于實用的方面發展。如形上形下各種科學,都可以用極簡明的語體文達出,當然于流通思想、介紹新知有很大的功效。費君此譯,足以證明語體文的切實應用,是我所深信不疑的。
金邦正記于清華學校 序

歷史上人類之大事業,十九皆緣論辯之結果而濬發也。其在印度,諸大學者有所發明主張,恆鳴椎號眾,訂期結壇,廣集諸異己者為累月之論爭,往往以生命賭勝負。上自國王耆宿,下至士庶,咸輻輳觀聽以為樂;若蠻族樂觀勇士之斗獸也。此其事載於馬鳴、天親、提婆諸傳者,不可勝紀也。乃至吾國之元奘,學成而後,亦以戒日王之請,行此種儀式者一月。夫彼土宗教思想哲學理論之發達,何以能?然獨絕千古,蓋非樹義甚堅應辯無方者,不足以成大師;凡一學派之建設,必有其盛水不漏者存,而民眾以此機緣,得所聽受,以鼓其興味而增其辨別力,則于學之普及,為宏多矣。歐洲亦然,希臘羅馬之民,即以觀聽雄辯為公眾娛樂之一。學者及政治家欲有所表現,不能不以此為利器。故該撒、昔西羅之辭令,至今猶誦之。彼土之政治學藝,所以波瀾壯闊而一歸於民眾化,皆此之由也。耗矣哀哉!吾國之文化,他事或不後人,而獨於此何寂寂也?孔門雖有言語一科,其學與術皆不傳於后;以當時學風測之,度亦不過應對酬酢之用耳。戰國有所謂縱橫家者流,其操術雖頗經簡練揣摩,然乃以對一人,非以對大眾,故諛詞詖說易行焉,不復為世所重。自漢以還,論學論事,皆恃筆簡,而口舌之用殆廢。其言語論爭惟一之公案,僅有漢武帝時諸「賢良」「文學」與「丞相史」「御史大夫」面爭鹽鐵之一事,其語具見於桓寬之《鹽鐵論》。而兩造之爭,無公認之方式,卒以忿詬終。以視印歐辯者,堂堂焉建大將起鼓者,何不侔也。乃若魏晉清譚,專弄虛機,宋明講學,更無敵難。(宋明諸大師雖有筆札爭論,絕無集眾對辯之事)其為政者,則惟有所謂密勿啟沃;端拱成化;其于輿人之誦,漠不關心,更無論矣。嗚呼!我國之民眾的政術、學術、藝術,所以閱千年不一見,而長滯于晻昧膚薄之域者,豈不以是耶?豈不以是耶?然則費君此書,其足以葯吾族之痼疾者,必有在矣。書雖宗美人吉森原著,然屬辭比事,咸順茲方,能發讀者勝趣,知君於此術所造不淺也。
新會梁啟超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