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方法 開拍前看見你的電影 第4版 9787115616821 (美)尼古拉斯.T. 普羅費雷斯(Nicholas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郵電
NT$63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電影導演方法 開拍前看見你的電影 第4版
ISBN:9787115616821
出版社:人民郵電
著編譯者:(美)尼古拉斯.T. 普羅費雷斯(Nicholas T. P
叢書名:寫給未來的電影人
頁數:31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948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電影導演方法 開拍前看見你的電影 第4版 787115616821 (美)尼古拉斯.T. 普羅費雷斯(Nicholas T. P

編輯推薦
1 源自哥倫比亞大學工作25年的導演系教授的導演課,北京電影學院侯克明教授審稿並推薦;
2 一系列將影片「預視覺化」的工具包,幫助導演在開拍前「看見」影片;
3 圖文並茂,大量的劇本拆解、場景圖、分鏡頭設計圖,眾多名片案例,細緻剖析;
4 《飛躍瘋人院》《莫扎特傳》《性書大亨》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冰雪暴》《?虎藏龍》編劇詹姆斯·沙斯等眾多導演和編劇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新手導演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技術,包括把劇本轉化為電影、在銀幕上充分發揮劇本戲劇潛力的系統方法學。本書以劇本為藍本,引導讀者通過特定的技術來分析劇本中的元素,並將其轉化成視覺故事。
作者以電影語言和導演方法開始,系統介紹了鏡頭設計、演員調度、機位設置等基本概念,並以希區柯克的《美人計》為例,展示了它們在表現劇本的戲劇性元素時的應用;隨後從人物、情境、節拍、支點等角度分析劇本,並展示了如何對劇本進行視覺化設計,拍攝成影片;其後通過具體的劇本案例,分別講解了如何導演動作場景、敘事場景;最後對《楚門的世界》《八部半》《花樣年華》等十多部影片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影視編導等專業師生的導演入門教材,也適合初入影視傳媒行業的策劃、編劇、導演、製片人等系統學習導演方法,幫助電影製作人將他們的故事搬上銀幕。此外,長短視頻創作者、影視愛好者等大眾讀者也可以通過本書學習如何將自己的創意視覺化。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T 普羅費雷斯
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紀錄片《終於自由》(Free at Last,1968年,獲1969 年威尼斯電影節*佳紀錄片獎 )的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旺達》( Wanda,1970年,獲1970年威尼斯電影節*佳外語片獎)的攝影指導和剪輯師,《訪客》( TheVisitors,1972年)的聯合製片人、攝影指導和剪輯師,《英俊的哈里》(Handsome Harry,2009年)的編劇。

精彩書評
電影學習者都應該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供的便利,迅速拿起身邊的設備,拍攝自己的電影。有問題想請教時,這本書就是你身邊的老師。
——侯克明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導,導演,曾任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青年電影製片廠廠長
你需要一些靈感,一些機遇,剩下的讓這本書來告訴你。
——米洛斯·福爾曼(Milos Forman)
電影導演,作品:《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傳》《拉格泰舞曲》等
我驚異於普羅費雷斯說明複雜思想時表現出來的簡潔性。本書不但對電影導演來說很有價值,對演員及任何對戲劇藝術創作感興趣的人也都很有價值。
——安德雷·塞班(Andrei Serban)
國際劇院導演,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專業教授
本書不是告訴你如何導演——這會像告訴你該導演什麼一樣傻。他做了更有價值的事情:闡釋了導演工作中的思維方法。
——詹姆斯·沙姆斯(James Schamus)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電影專業教授,製片人、編劇,作品:《冰風暴》《?虎藏龍》
導演方面的書籍很多,但在我看來沒有一本書像普羅費雷斯的作品那樣同時具備深度和可懂度。這座知識與靈感的寶庫是一位大師之作,深人淺出地闡明了創建富有戲劇衝擊力的電影敘事所需的方法技巧。
——亞歷克斯·扎姆(Alex Zamm)
導演、編劇,曾獲40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本書有大量關於理智而又感性的導演過程的感悟,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布魯斯·謝里丹(Bruce Sheridan)
哥倫比亞大學影視系主任

目錄
目 錄
第 一部分 電影語言和導演方法
第 1章 電影語言和語法入門 2
1 1 電影世界 2
1 2 電影語言 2
1 3 鏡頭 3
1 4 電影語法 3
1 5 180°規則 4
1 6 30°規則 7
1 7 銀幕方向 8
1 8 電影時間 9
1 9 壓縮 9
1 10 擴展 10
1 11 重複畫面 11
第 2章 劇本中的戲劇性元素 13
2 1 骨架 13
2 2 主角 15
2 3 人物 15
2 4 情境 16
2 5 動態人物關係 17
2 6 需求 17
2 7 期望 18
2 8 行動 18
2 9 行為 18
2 10 表演節拍 19
2 11 戲劇單元 19
2 12 敘事節拍 19
2 13 支點 20
第3章 在戲劇性場景中組織行動 21
3 1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美人計》中露台場景的戲劇性元素 21
3 2 《美人計》中帶註解的露台場景 22
第4章 演員調度 27
4 1 戲劇動作的模式 29
4 2 一個場景內演員調度的變化 30
4 3 作為電影設計一部分的演員調度 30
4 4 利用場景圖 31
4 5 影片《美人計》中露台場景的場景圖 31
第5章 攝影機 36
5 1 作為敘事者的攝影機 36
5 2 揭示 36
5 3 入場 37
5 4 客觀攝影 37
5 5 主觀攝影 37
5 6 機位在哪裡 38
5 7 視覺設計 41
5 8 風格 42
5 9 多機拍攝 43
5 10 攝影機高度 43
5 11 (攝影機)鏡頭 44
5 12 構圖 45
5 13 從哪裡開始 46
5 14 向著視覺化努力 46
5 15 尋找規則 46
5 16 戲劇單元和攝影機 47
5 17 鏡頭清單、故事板、調度 47
5 18 文字故事板 47
第6章 《美人計》露台場景的攝影 51
6 1 第 一戲劇單元 51
6 2 第二戲劇單元 55
6 3 第三戲劇單元 59
6 4 第四戲劇單元及支點 61
6 5 第五戲劇單元 65
第二部分 影片攝製
第7章 劇本分析 70
7 1 劇本閱讀 70
7 2 《一片蘋果派》劇本 71
7 3 這是關於誰的電影 74
7 4 人物 74
7 5 情境 75
7 6 《一片蘋果派》的骨架 76
7 7 動態人物關係 76
7 8 需求 77
7 9 行動 77
7 10 表演節拍 77
7 11 行為 78
7 12 《一片蘋果派》的基調 78
7 13 分解《一片蘋果派》的動作 78
7 14 設計場景 79
7 15 視覺化 79
7 16 確定支點和戲劇單元 79
7 17 《一片蘋果派》的敘事節拍 80
7 18 導演筆記 86
第8章 《一片蘋果派》的演員和攝影機調度 87
8 1 演員調度 87
8 2 攝影機調度 89
8 3 小結 115
第9章 在分鏡頭劇本上做攝影機調度標記 116
第 10章 與演員合作 121
10 1 挑選演員 122
10 2 試鏡 123
10 3 對台詞 125
10 4 排演中的導演 125
10 5 在現場指導演員 128
第 11章 導演的管理職責 131
11 1 分工負責 131
11 2 製片人 131
11 3 副導演 132
11 4 切實可行的拍攝計劃表 133
11 5 指導劇組工作 133
11 6 與攝影指導合作 134
第 12章 後期製作 135
12 1 剪輯 135
12 2 音樂和聲音 137
12 3 定剪畫面 138
12 4 觀眾和大銀幕 138
第三部分 導演動作場景
第 13章 《小菜一碟》動作場景的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 142
13 1 劇本展開 144
13 2 導演指導動作場景的準備工作 144
13 3 從哪裡開始 145
13 4 《小菜一碟》動作場景的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角度 146
第四部分 導演敘事場景
第 14章 《旺達》敘事場景的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 182
14 1 這個場景的任務是什麼 182
14 2 選景 183
14 3 演員調度 184
14 4 《旺達》中的攝影風格 184
第五部分 通過影片分析學習導演技巧
第 15章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美人計》 214
15 1 風格和設計概述 214
15 2 第 一幕 215
15 3 第二幕 218
15 4 第三幕 229
15 5 小結 230
第 16章 彼得·威爾的《楚門的世界》 231
16 1 風格和設計概述 231
16 2 第 一幕 233
16 3 第二幕 237
16 4 第三幕 247
16 5 小結 251
第 17章 費德里科·費里尼的《八部半》 252
17 1 一部偉大的作品 252
17 2 作者導演 253
17 3 戲劇結構 253
17 4 風格和設計概述 253
17 5 案頭工作 255
17 6 第 一幕 256
17 7 第二幕 266
17 8 第三幕 278
17 9 小結 281
第 18章 風格和戲劇結構 282
18 1 風格 282
18 2 敘事、戲劇及詩意的影像風格 283
18 3 戲劇結構的種類 283
18 4 《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日本,1953年) 284
18 5 《熱情如火》(比利·懷爾德,1959年) 285
18 6 《阿爾及爾之戰》(傑羅·龐泰科沃,法國,1965年) 287
18 7 《紅》(基耶斯洛夫斯基,波蘭、法國、瑞士,1994年) 288
18 8 《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芬·索德伯格,1989年) 290
18 9 《談談情,跳跳舞》(周防正行,日本,1996年) 292
18 10 《慶典》(托馬斯·溫特伯格,丹麥,1998年) 294
18 11 《局內人》(邁克爾·曼,1999年) 295
18 12 《細細的紅線》(泰倫斯·馬利克,1998年) 297
18 13 《花樣年華》(王家衛 中國,2001年) 299
18 14 《身為人母》(托德·菲爾德,2006年) 301
第 19章 下面該怎麼辦 303
19 1 鍛煉導演能力 303
19 2 為導演寫劇本 304
19 3 開始構思你的故事 304
19 4 編造劇本 305
19 5 和演員一起「寫」戲 306
19 6 在劇本寫完之前開拍 306
19 7 劇本終稿 307
19 8 無劇本拍攝 307
19 9 導演應該考慮的劇本問題 307
19 10 總結 308
譯者後記 309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