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電影考古學與世紀記憶-戈達爾《電影史》文論集 ISBN:9787507853315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著編譯者:孫松榮 叢書名:新迷影叢書 頁數:38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2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選編了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於戈達爾《電影史》的評論文章15篇,除了追溯《電影史》完成前的戈氏電影思想與《電影史》的創作方法、過程外,更多的是有關《電影史》在歷史、美學、哲學、檔案乃至跨界等多領域的剖析,力求用主動的尋找回應來自未來的訴求,向外鉤沉被電影學所忽視的來自哲學、史學、社會學、藝術史、人類學等人文學科的思想資源,向內在電影史的深處開掘新的邊緣文獻。作者簡介 孫松榮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博士,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電影創作學系合聘教授。著有《蔡明亮:從電影到當代/藝術>(2013)與《入鏡 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2014)。編有《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2021)、《未來的光陰:給台灣新電影四十年的備忘錄》(2022)等。目錄 孫松榮 / 文編者導言 唯一戈達爾及其《電影史》 孫松榮 / 文 這座電影出沒的城市(2007) ——戈達爾的「反身性」策略 吉爾·德勒茲 / 文 關於戈達爾的三個問題(1976) 孫松榮 / 整理 《電影史》的創世紀(2007) 邁克爾·維特 / 文 《電影史》的史前史(2013) 尤瑟夫·依沙布爾 / 文 戈達爾,現代生活的電影藝術家(2000) ——史實中的詩意 邁克爾·維特 / 文 「戈達爾,電影曾經是什麼?」(2000) ——對戈達爾《電影史》中的「電影」分析 安托萬·德巴克 / 文 戈達爾與對歷史的時代批判(2013) 讓-呂克·戈達爾 / 文 《電影史》 (1995) ——關於電影與歷史 雅克·朗西埃 / 文 無道德的寓言(2001) ——戈達爾、電影、故事或歷史 喬治·迪迪 - 于貝爾曼 / 文 《電影史》,就是我(2015) ——「雙刃劍」或矛盾的歷史 孫松榮 / 文 像是死亡(2004) ——《電影史》的未竟之業及救贖 邁克爾·維特 / 文 變形者(2004) ——作為多媒體裝置藝術家的戈達爾 特隆德·倫德莫 / 文 標引與抹除(2004) ——戈達爾進入電影史的方法 尤瑟夫·依沙布爾 / 文 電影考古學與世紀記憶(2000) ——戈達爾與依沙布爾的對話 李洋/文 邊界哲學與視聽創造性(2023) ——作為藝術家的戈達爾 大都會文獻翻譯小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