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數字發行放映技術 常樂 97875078533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電影數字發行放映技術
ISBN:9787507853360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著編譯者:常樂
頁數:2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96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不僅為讀者搭建了電影數字發行放映的堅實知識基礎,更通過詳盡的章 節 佈局,引領讀者深入探索發行放映流程中的技術奧秘與關鍵環節 。
本書不僅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前沿技術動態,還能激發創新思維,為電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智慧與力量。

內容簡介
《電影數字發行放映技術》結合影視技術的培養目標和數字影院技術課程大綱進行設計,探討了數字放映和數字母版製作的關鍵技術。旨在幫助讀者掌握電影數字發行放映的基礎知識,理解發行放映流程中的關鍵環節 。

作者簡介
常樂,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技術系副研究員、副主任。主要承擔數字影院技術、視覺工程、特種影像製作等課程的講授工作,專注於電影數字母版製作與發行、數字影院影像還原、電影數字修復及存檔、特種影像製作、視覺影像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精彩書評
第2章 數字電影母版
數字電影母版是數字影院系統的重要概念,數字電影的內容製作、壓縮、放映等都要建立在數字電影母版相關規範和指標的基礎上。
2 1 數字電影母版相關概念
在《數字影院系統規範》和 SMPTE 相關標準文件中,需要明確的數字電影母版相關概念主要有以下幾項。
2 1 1 數字源母版
數字源母版(Digital Source Master,DSM)是指在影視數字後期製作階段所產生的一系列圖像、聲音和字幕等數字源文件的集合,能用於轉換成電影發行母版(Digital Cinema Distribution Master,DCDM)。DSM 也可以用來轉換成膠片拷貝、電視或網絡等發行渠道及歸檔備份的母版。DCI 標準中並不會規範或者定義 DSM,DSM 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技術標準。到底需要什麼樣的 DSM 是影片的出品方應該思考的問題。
2 1 2 合成(Composition)
當討論數字影院內容時,除了影片的正片內容,其他與正片相關的內容也應使用相同的數字系統。因此,一個新的術語——”合成”誕生了。合成指代的是用於任一正片、預告片、廣告或商標(logo)在數字系統中還放所需的所有內容實體(essence)和元數據(metadata)的集合。任一完整的具有藝術性或信息性的動態影像作品都可稱為一個合成。對內容實體及元數據的要求在正片、廣告片、預告片中是相同的。在下文中,合成一詞指代的都是且僅是一部正片、一部預告或一個廣告或商標。
2 1 3 數字電影發行母版
DCI 對 DCDM 的定義是用於向編碼系統和數字影院回放系統交換畫面、 聲音和字幕的一種文件。DCDM 應當是數字影院後期製作環節 的最終輸出文件(需要注意,這裡指的不是電影後期製作環節,後者產生的輸出是 DSM)。
一系列符合特定要求的畫面、聲音及字幕內容,被封裝在數據文件格式中,便構成了 DCDM。這些內容文件可被用作影片質量檢查,以確保影片內容的完整及聲、畫、字幕的同步。因此,要求 DCDM 文件能以未加密、無壓縮、無封裝的形式直接回放至放映設備(例如投影和還音系統)。
對於 DCDM 的其他與壓縮、回放,以及電影數字包相關的概念和要求,我們將在後文中進一步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2 1 4 內容實體
內容實體是一個抽象的術語,用於描述那些表示任意單個類型的視覺、聽覺或其他感覺體驗而獨立於編碼方法之外的數據和信號。根據 《數字影院打包—合成播放列表》(SMPTE ST 429-7:2006)的定義,內容實體用於組成一個合成的聲音、畫面和數據資源。但在實際操作中,內容實體需要先封裝在軌道文件中才能組成合成。
2 1 5 本(Reel)
本的概念來自膠片電影,膠片長度的限制使得一部影片需要被分為多個本進行製作和放映。在數字電影中,本的長短可以由內容提供者決定,並可通過電子方式簡單地拼接在一起。
2 1 6 最小可剪輯單位和剪輯幀率(Edit Unit/Edit Rate)
最小可剪輯單位指的是在保持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順利完成剪輯的數字電影內容的最小單位。對於非立體影片而言,畫面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幀,聲音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單幀畫面時長所對應的音頻採樣數量;而對於立體影片而言,畫面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一對左、右眼圖像幀,不可將對應的左、右眼圖像幀剪輯開,對應地,聲音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一對左、右眼圖像幀所展示的畫面時長所對應的音頻採樣數量。
剪輯幀率指的是在持續時間正好為 1 0 秒的時間間隔內,可容納的最小可剪輯單位的數量。最小可剪輯單位並不總是整數,有時需要多位數的精度,因而剪輯幀率可以用一個有理數表示。

目錄

第1章 電影數字發行放映技術發展簡述
1 1 影院技術發展簡述
1 2 數字電影標準化演進及現狀
第2章 數字電影母版
2 1 數字電影母版相關概念
2 2 數字電影發行母版系統
2 3 DCDM圖像規範
2 4 DCDM音頻規範
2 5 DCDM字幕規範
2 6 DCI框架內的特殊母版規範
第3章 DCI交付標準
3 1 DCI標準概述及技術詳解
3 2 壓縮
3 3 DCP製作
第4章 影院顯示系統
4 1 投影式顯示技術
4 2 直視式顯示技術
第5章 聲音還放系統
5 1 人耳的聽覺效應
5 2 影院聲音發展歷史
5 3 影院聲音還放系統
5 4 影院聲道系統
5 5 影院聲音技術要求
5 6 家庭影院聲音
第6章 數字影院服務器
6 1 影院服務器的發展歷史
6 2 媒體模塊的基本結構
6 3 媒體模塊的功能需求
6 4 媒體模塊接口
6 5 集成媒體模塊
第7章 影院管理系統
7 1 概述
7 2 影片播放列表
7 3 影院系統的功能需求
7 4 影院系統的構架
第8章 放映安全系統
8 1 DCSS和FIPS
8 2 密鑰管理
8 3 鏈路加密
8 4 取證標記
第9章 放映質量控制
9 1 數字電影母版製作色彩管理
9 2 放映系統質量控制
9 3 CTP
第10章 3D放映
10 1 3D電影發展史
10 2 實現原理
10 3 內容
10 4 放映系統技術要求
第11章 特種放映
11 1 巨幕放映
11 2 球幕放映
11 3 環幕放映
11 4 建築投影、水幕投影演出
第12章 新興發行渠道與發行技術
12 1 多樣的發行渠道
12 2 IMF
12 3 其他相關技術
第13章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2章 數字電影母版
數字電影母版是數字影院系統的重要概念,數字電影的內容製作、壓縮、放映等都要建立在數字電影母版相關規範和指標的基礎上。
2 1 數字電影母版相關概念
在《數字影院系統規範》和 SMPTE 相關標準文件中,需要明確的數字電影母版相關概念主要有以下幾項。
2 1 1 數字源母版
數字源母版(Digital Source Master,DSM)是指在影視數字後期製作階段所產生的一系列圖像、聲音和字幕等數字源文件的集合,能用於轉換成電影發行母版(Digital Cinema Distribution Master,DCDM)。DSM 也可以用來轉換成膠片拷貝、電視或網絡等發行渠道及歸檔備份的母版。DCI 標準中並不會規範或者定義 DSM,DSM 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技術標準。到底需要什麼樣的 DSM 是影片的出品方應該思考的問題。
2 1 2 合成(Composition)
當討論數字影院內容時,除了影片的正片內容,其他與正片相關的內容也應使用相同的數字系統。因此,一個新的術語——”合成”誕生了。合成指代的是用於任一正片、預告片、廣告或商標(logo)在數字系統中還放所需的所有內容實體(essence)和元數據(metadata)的集合。任一完整的具有藝術性或信息性的動態影像作品都可稱為一個合成。對內容實體及元數據的要求在正片、廣告片、預告片中是相同的。在下文中,合成一詞指代的都是且僅是一部正片、一部預告或一個廣告或商標。
2 1 3 數字電影發行母版
DCI 對 DCDM 的定義是用於向編碼系統和數字影院回放系統交換畫面、 聲音和字幕的一種文件。DCDM 應當是數字影院後期製作環節 的最終輸出文件(需要注意,這裡指的不是電影後期製作環節,後者產生的輸出是 DSM)。
一系列符合特定要求的畫面、聲音及字幕內容,被封裝在數據文件格式中,便構成了 DCDM。這些內容文件可被用作影片質量檢查,以確保影片內容的完整及聲、畫、字幕的同步。因此,要求 DCDM 文件能以未加密、無壓縮、無封裝的形式直接回放至放映設備(例如投影和還音系統)。
對於 DCDM 的其他與壓縮、回放,以及電影數字包相關的概念和要求,我們將在後文中進一步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2 1 4 內容實體
內容實體是一個抽象的術語,用於描述那些表示任意單個類型的視覺、聽覺或其他感覺體驗而獨立於編碼方法之外的數據和信號。根據 《數字影院打包—合成播放列表》(SMPTE ST 429-7:2006)的定義,內容實體用於組成一個合成的聲音、畫面和數據資源。但在實際操作中,內容實體需要先封裝在軌道文件中才能組成合成。
2 1 5 本(Reel)
本的概念來自膠片電影,膠片長度的限制使得一部影片需要被分為多個本進行製作和放映。在數字電影中,本的長短可以由內容提供者決定,並可通過電子方式簡單地拼接在一起。
2 1 6 最小可剪輯單位和剪輯幀率(Edit Unit/Edit Rate)
最小可剪輯單位指的是在保持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順利完成剪輯的數字電影內容的最小單位。對於非立體影片而言,畫面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幀,聲音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單幀畫面時長所對應的音頻採樣數量;而對於立體影片而言,畫面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一對左、右眼圖像幀,不可將對應的左、右眼圖像幀剪輯開,對應地,聲音的最小可剪輯單位是一對左、右眼圖像幀所展示的畫面時長所對應的音頻採樣數量。
剪輯幀率指的是在持續時間正好為 1 0 秒的時間間隔內,可容納的最小可剪輯單位的數量。最小可剪輯單位並不總是整數,有時需要多位數的精度,因而剪輯幀率可以用一個有理數表示。

前言/序言
電影是光影的藝術,創作者們通過影像表達情感、傳遞思想,而電影發行放映正是電影工業生產的最後一道環節 。如何正確實現端到端的影像再現、聲音還放是這一環節 要面臨的關鍵問題。理解何種母版格式符合影片發行放映的需求、掌握影像在發行過程中的色彩管理流程和原理、明確什麼是優秀的放映質量,對於實現上述目標是非常必要的。
本書根據多年的行業實踐和教學經驗撰寫,其中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和標準。主要內容包含電影發行放映的各個環節,以應用實踐為基礎,關注應用背後的實現原理。旨在為影視製作工作者、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系統、專業的知識和參考。
全書共分13章 。第1章 主要介紹電影數字發行放映技術的發展;第2章 主要講述數字電影母版;第3章 介紹數字電影倡導組織(DCI)所制定的數字電影交付標準;第4章 和第5章 主要闡述影院如何準確有效地還放影片畫面與聲音;第6章 和第7章 主要討論影院的放映服務器及影院管理系統;第8章 解析了影片數字發行放映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第9章 介紹了如何從客觀角度判斷和分析放映質量,如何在可控範圍內對放映系統進行調試和校準;第10章 和第11章 介紹了常規放映之外的3D放映和特種放映技術;第12章 介紹丁除了院線發行的其他新興發行渠道與發行技術;第13章 主要是對未來影像還原技術的展望。
衷心感謝我的三位弟子尤子元、王子涵、徐兆政為本書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優秀系友黃曉宇對本書部分篇章 提出的富有價值的建議。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尚有錯誤和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