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表演視域下的口頭文學研究-以蘇州評彈為例 ISBN:978710021470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段靜 叢書名:評彈與江南社會研究叢書 頁數:3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519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被讚譽為「江南曲藝之花」的蘇州評彈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承載著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蘊。然而,如其他口頭文學一樣,蘇州評彈正在日漸衰落,致使包含于其中的傳統文化不斷流失。加強評彈表演理論的研究,是保存和發展評彈藝術的重要舉措之一。 本書將蘇州評彈還原為存在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之內的動態的文學形式,以及內嵌于社會歷史背景下的表演事件來加以考察,旨在闡明評彈與書面文學、戲曲的本質區別,將評彈藝術中包含的文學、表演、音樂等因素結合起來研究分析,從而發掘出評彈最本質的藝術規律與核心價值。作者簡介 段靜,湖南省南縣人,2002年畢業於中南大學英語系,2005年獲廣西大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上海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中非語言文化比較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口頭文學與非洲文學研究,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在《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中國比較文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目錄 分序自序 第一章 蘇州評彈史論研究和表演理論研究概況 第一節 評彈研究簡史 一、關於評彈 二、清代以前的口頭文學和說唱藝術研究 三、民國時期的口頭文學和評彈藝術研究 四、1949年至2018年的評彈研究 第二節 民俗學表演理論探析 一、民俗學表演理論的形成 二、民俗學表演理論的核心概念 三、民俗學表演理論對於評彈研究的啟示 第二章 蘇州評彈表演概述 第一節 評彈表演的本質 第二節 評彈表演的屬性 一、民間性 二、通俗性 三、口頭性 四、新生性 第三章 評彈表演藝術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 演員 一、演員概述 二、演員的擔當 第二節 聽眾 一、聽眾概述 二、聽眾的擔當 第三節 書場 一、書場概述 二、書場的擔當 第四節 評彈表演的文本特徵 一、敷衍:敘事的延展性 二、勒:敘事的細膩性 三、關子書和弄堂書:評彈表演的節奏和韻律 第五節 演員、聽眾、書場和文本的互動 一、商業層面 二、文化層面 第四章 表演的實現:蘇州評彈的敘事行為 第一節 說:語言的對話與交流 一、書情的變化和語言形式的轉換 二、敘事中「六白」的綜合運用 第二節 噱乃書中之寶 一、噱的內涵和類型 二、噱的功能 第三節 彈和唱 一、彈和唱是評彈的音樂部分 二、評彈音樂的程式化與新生性 三、彈詞音樂的敘事特徵 四、唱與說的關係 第四節 演 一、「演」的重點在於「起腳色」 二、「起腳色」在演出中的運用 三、「演」的理論與實踐 第五節 評彈表演策略的運用 一、書情以外的感情交流 二、書情中的感情交流 三、交流框架的組合 四、表演行為與非表演行為 結語 附錄 一、1952年至1966年在上海演出過的中篇評彈 二、1949年前錄製的評彈唱片 三、全國電台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