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菲利普.津巴多 97871080784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ISBN:9787108078414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菲利普.津巴多
頁數:6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04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新知文庫精裝版,重裝上陣。新知識、新樂趣,讓你擁有全新閱讀體驗。 社會心理學家津巴多最為著名的研究。 全球最具傳奇的真人實景實驗,了解人性最需要掌握的經典著作。 2010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部書。 電影《死亡試驗》(Das Experiment,2001)、《叛獄風雲》(The Experiment,2010)、《斯坦福監獄實驗》(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2015)的原型。

內容簡介

善惡的界限在哪裡,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引發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於人性的天真看法。實驗測試挑選了徵募來的受試者,這些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然後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中。一開始,受試者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整個情景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合從該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

作者簡介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他生於1933年,並於1959年獲得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心理學協會(APA)主席,科學協會主席委員會(CSSP)主席。他在斯坦福大學任教50餘年,目前是斯坦福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 津巴多不僅進行了廣受關注的斯坦福監獄實驗,還致力於利用心理學幫助所有人,其研究涉及害羞、時間、生活英雄、男性問題等領域。他出版了《心理學與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學》等廣受歡迎的相關教材,並參與制作了《探索心理學》系列節目,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形象和聲音」。 由於他數十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美國心理學協會為他頒發了西爾格德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獎。此外,他還因其研究榮獲瓦茨拉夫·哈維爾基金獎。

目錄

前言
第1章 邪噁心理學:情境中的性格轉換
第2章 星期日:突襲逮捕行動
第3章 墮落儀式正式開始
第4章 星期一:犯人叛亂
第5章 雙重麻煩的星期二:訪客和鬧事者
第6章 星期三:逐漸失控
第7章 假釋的權力
第8章 星期四:對峙時刻
第9章 星期五:淡出黑暗
第10章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Ⅰ:性格轉換的鍊金術
第11章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Ⅱ:倫理學及拓展研究
第12章 社會動力學調查Ⅰ:權威、奉守與順從
第13章 社會動力學調查Ⅱ: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惡
第14章 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
第15章 讓系統接受審判:領導層的共謀
第16章 抗拒情境影響力,讚頌英雄人物
註釋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