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文化的新時代 ISBN:9787010249469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沈壯海 叢書名:新時代我們這十年系列 頁數:3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40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新時代中國文化發展的科學引領、價值中軸、戰略支點、學術支撐、傳統資源、認同構建、嶄新氣象等開展了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對文化強國建設的中國邏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和培育、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能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塑造良好國家文化形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等相關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學術探索。全書主題鮮明、視野開闊、文風清新、說理細膩,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論述的學習、研究、宣傳,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理論參考價值。作者簡介 沈壯海,1971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曾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首批領軍人才等。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獨著、合著十余部,其中《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釋講》榮獲中宣部第十三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論文化自信》榮獲第五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創新教材。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文化強國的關鍵要素及其建設研究」等多項課題,擔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8年版)、《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首席專家。在《求是》《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目錄 序言 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第一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科學引領 一、人民的理論 二、文化強國建設的中國邏輯 三、習近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戰略思想研究 四、讓世界了解文化中的中國 五、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鮮明特徵 第二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價值中軸 一、把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著力點 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 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四、準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方略 五、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第三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戰略支點 一、有力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二、涵養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三、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四、深化新時代的中國文化形象建設 五、推進文化精神、能力、心態、形象的同生共強 第四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學術支撐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 二、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三、開啟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的新征程 四、新時代呼喚哲學社會科學新作為 五、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新增量 第五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傳統資源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的治國理政 二、充分發揮中華文化創造力源泉的作用 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樹人的實踐 四、我們的精神譜系 五、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第六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認同構建 一、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文化認同 三、在弘揚偉大民族精神中砥礪前行 四、為偉大民族精神注入不竭青春能量 五、增強青年一代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第七章 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嶄新氣象 一、為什麼我們「最有理由自信」 二、新中國70年與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建 三、抗疫大考下的中西之比 四、讓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標識始終鮮亮 五、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宣言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