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鑒發展報告.2024 崔延強 97875697269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明互鑒發展報告.2024
ISBN:9787569726978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崔延強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05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文明互鑒何為?概而言之,就是兩個詞”拆解”和”建構”。”拆解”就是在種種”前概念”“前判斷”上撒播存疑的種子,解構文化中心主義的偏見;”建構”就是在不同文化間不斷進行交互活動,譜寫雙向變奏、激勵自我建構。因此,文明交互活動既不是亦步亦趨地照搬和信奉他者,也不是固執於自己的”古亦有之”而傲慢地拒斥他者,更不是以某種在特殊歷史語境下生成的特殊價值作為公分母去量度他者,強以之為”絕對真理”而關閉了真理探究的大門。亞裡士多德說,朋友是自己的另一半。文明互鑒的真義在於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從而成為自己、完善自我!文明的進步從來就不會有自給自足,而是永遠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的路上。文明互鑒是一個鑠古切今、吐故納新、推己及人、自我建構的開放體系!用普遍公認的學術話語講好中國故事,言說人類共同價值,表達世界zhong極關懷,與世界文明的方向相向而行,做文明的使者,是我們新時代人文學者的使命和擔當!

目錄

第一編 研究和項目
古希臘墓葬中金製品的比較研究
——以邁錫尼和韋爾吉納為例
《琉基佩和克裡托豐》中同性與異性愛情的比較研究
基督教視角中的太平天國
——從基督教神學和宗教社會學角度對太平天國政權宗教性質之概述性解讀
第二編 研究歷史回顧
中國的古希臘史研究回顧
中國的伊朗研究回顧
中國的俄羅斯研究回顧
第三編 文明互鑒年鑒
中希文明互鑒
中法文明互鑒

前言/序言
中國和希臘分別是東西方古老文明的代表,為人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兩國建交五十多年來,雙方友好互信、文明互鑒、合作互利、民心互通,向世界展示了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2023年2月,作為雙邊關係發展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標誌性成果,由中希兩國高校聯合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鑒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希臘雅典揭牌。古老文明為何相知相親?兩大文明如何加深理解、傳承發展?一年多來,中心為促進中希文明對話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希文明互鑒中心中方主任崔延強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就此作出解答。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希文明交流互鑒源遠流長,您如何看待兩大古老文明在新時代的相知相親?

崔延強:從源頭上看,古老的文明儘管遠隔千山萬水,形成的歷史條件千差萬別,但所面對的根本問題和生成的思想基因具有趨同性。
偉大的思想是相通的。幾乎同一時代,孔子和柏拉圖幾乎思考同樣的問題、踐行同樣的志業。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以雅典的”牛虻”為使命,不斷”叮咬”激勵城邦沿著正義的大道前行。柏拉圖也試圖喚醒人們學會”用靈魂的眼睛”洞察真理之路,曾不畏艱險三奔西西里,圖畫心目中的理想國度。孔子則以驚醒世人的”木鐸”為己任,懷揣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信念,帶領門生奔波于列國之間,推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人間大道。他們都是偉大的理想主義者,儘管孔子也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慨歎,柏拉圖也曾有被賣身為奴的歷險,但他們最終杏壇論道、倚門而歌,為中希思想和世界文明留下了不朽篇章 。若孔子和柏拉圖相遇,一定會有說不盡的共同話題。
新時代,中希兩大文明同樣有著說不盡的共同話題。歷史上偉大先賢所追求的智慧、勇敢、節 制的美德,所夢想的正義的理想國度,當下依然還在探尋,更需要文明的繼承者從古老的智慧中汲取養分,創造性地提供化解當下世界難題的方案。

中新社記者:建立中希文明互鑒中心為兩國人文交流合作注入了新活力,它如何助力東西方文明對話?

崔延強: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是在中國教育部、外交部共同指導下成立的,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諮政服務、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國家戰略智庫。
中心成立以來,以”文明互鑒”為根本理念,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使命,融千年歷史的厚度和文明互鑒的高度為一體,通過突出重大學術成果推廣的引領性,強化文化戰略人才聯合培養的示範性,彰顯國際人文交流的標誌性,注重數字化賦能平臺建設的前瞻性,力求做到高站位統籌部署,高標準開局起步,高質量深耕細作,為中希兩國的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強有力地推動兩大文明間的對話。

中新社記者:中心成立一年多來,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果?

崔延強:一是聚力開展學術對話交流。中心於2023年2月20日在希臘雅典大學召開首屆中希文明高峰論壇,並建立持續對話交流機制。同時,中心牽頭中國、希臘共8所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與希臘雅典大學、帕特雷大學、亞裡士多德大學和克裡特大學),協同中國國家版本館、希臘德爾菲歐洲文化中心等單位,深入探討文明互鑒與文化強國建設,東西方文明起源、演進和基本概念比較等重大理論和學術問題。
二是持續推進學術研究推廣。中心積極推動中國、希臘和全球學者互訪,推出學術研究工程首批成果。比如,由中心專家、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勇先主持,巴蜀書社和西南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絲綢之路中外醫學交流文獻叢書”於2023年11月首發,並將於2024年秋季推出學術研究工程第二批重大成果,發佈文明互鑒發展報告、年鑒和學術輯刊。
三是積極實施國際聯合人才培養。西南大學牽頭的”中國一希臘文明比較”國際聯合碩士項目首批招收碩士研究生17名、專項博士研究生10名。該項目旨在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培養文明互鑒專項人才,推動中希兩國文明比較。
四是大力推動中外人文交流互鑒。中心在希臘德爾菲歐洲文化中心舉辦國際暑期學校,與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舉辦”中希文明互鑒青年交流會”,組織中國高校學生到希臘雅典、帕特雷和奧林匹亞等地,體驗希臘文化,傳播中華文明。
五是加強完善新型人文機制。中方中心通過協作共建章 程和學術委員會章 程,組建協作共建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牢牢抓住”如何建設好”這個關鍵,定期召開中希文明互鑒中心建設推進研討會,持續完善與希方的聯繫機制、中方四校的溝通機制以及成果評估機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