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塑造教育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978757202543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教育
NT$44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趨勢塑造教育
ISBN:9787572025433
出版社:上海教育
著編譯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54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概述了關鍵的經濟、社會、人口和技術趨勢,並提出了其對教育影響的相關問題。本書可以滿足教育領域決策者和從業者對與他們有關的大趨勢的認識需求。

內容簡介
你是否想過未來十年,氣候變化會對教育機構產生什麼影響?社會正變得更加個人化,更加多樣化,這對學校意味著什麼?全球趨勢對教育的影響如何?
OECD對此進行了思考,本書正是其思考的總結。本書從經濟增長、生活與工作、知識與權力、身份與歸屬、不斷變化的自然五個方面探討了影響教育未來的多個趨勢。每章 首先概括新冠疫情對全球趨勢的影響,啟發讀者思考未來教育與當前預期可能存在的差別,然後討論趨勢及其對教育的影響以及教育面臨的挑戰,最後在教育展望部分使用OECD關於未來學校教育的四種圖景,讓讀者在思考未來教育時有一個可行框架。

目錄

綱要 1
本書包含什麼內容? 2
未雨綢繆 4
全球趨勢與教育的未來 5
什麼是”趨勢塑造教育”? 5
趨勢與未來思維 6
第一章 經濟增長 13
本章 概述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14
日益繁榮 16
新的增長點 18
人口壓力 21
增長的變革 24
超越無限 27
經濟增長和教育的未來會如何? 29
瞭解更多 32
第二章 生活與工作 37
本章 概述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38
為生活而工作,還是為工作而生活? 40
新時代新的就業形式 43
生活的量化 46
的家庭 48
生活質量 51
生活、工作和教育的未來會如何? 54
瞭解更多 57
第三章 知識與權力 61
本章 概述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62
知識社會 64
人工智能:數據庫體量足夠大是否就不會出錯? 67
拓寬科學的疆域 70
知識治理 72
對權力說真話 75
知識、權力和教育的未來會如何? 78
瞭解更多 81
第四章 身份與歸屬 85
本章 概述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86
走自己的路 88
這個世界並不大 91
說出你的想法 94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97
關於我們的眾多資料 100
身份、歸屬和教育的未來會如何? 102
瞭解更多 105
第五章 不斷變化的自然 109
本章 概述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110
再無第二個地球 112
自然世界 115
發人深思的食品 118
我們的身體 121
沒有人生活在網絡空間 124
不斷變化的自然和教育的未來會如何? 127
瞭解更多 130
譯後記 135

作者簡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是各國政府合作商討應對經濟、社會和環境全球化挑戰的特別組織。目前包括38個成員國。其出版物廣泛傳播該組織收集的統計數據,內容涉及教育、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的研究結果,以及其成員國達成一致的協議、指導方針和標準。其教育方面的出版物主題廣泛,內容前沿,視角獨特。

前言/序言
中 文 版 序 言
未來教育是什麼樣子的?以前,對於這樣的宏大問題,恐怕只有政府關心,民眾並不在意,因為大家認為未來還很遙遠,未來教育與自己的當下生活甚至可見未來的決策並沒有多大關係,人們對可見未來的判斷和決策主要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但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的橫空出世,顛覆了世界,也顛覆了人們的認知,現在,每個家庭和個人、每所學校都不得不關心未來教育的樣態了。社會變化太快了,以至於一個人在接受十二年基礎教育的過程中,教育的形式、內容、方式甚至走向都必然會發生變化,更不要說四年的高等教育了;不要說”一朝受教,終身受用”靠不住,就是進校門時學習的東西,出校門時很多就已經過時或更新了。在快速變化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形勢面前,我們不免常常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歎。
全球趨勢對教育系統的未來意味著什麼?我們能做些什麼?這是本書討論和試圖回答的問題。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長期致力於對未來的預測和規劃研究,本書是其”趨勢塑造教育”系列的第六版。該系列旨在促進對教育的長期戰略思考。本書概述了關鍵的經濟、社會、人口和技術趨勢,並提出了其對教育影響的相關問題。本書包含25個趨勢領域,這些趨勢領域構成以下五章 :經濟增長;生活與工作;知識與權力;身份與歸屬;不斷變化的自然。每章 都以聚焦新冠疫情帶來的混亂開篇,繼之以趨勢及其對教育的潛在影響,並以10—15年後的中期未來設想結尾。
第一章 “經濟增長”展現了經濟增長在使全球數百萬人擺脫貧困的同時,社會經濟的不平等卻在不斷擴大,自然資源的不可持續利用給環境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
第二章 “生活與工作”分析了現在人們的工作時間穩步減少,彈性工作日益興起,兼職和遠程辦公日益普遍,數字技術為人際交往、個人生活管理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家庭結構持續演變,性別平等的步伐繼續向前。然而,社區安全卻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平價住房更難獲得。
第三章 探討知識與權力。這是本版最新增加的內容,所關心的是在鋪天蓋地的信息面前,如何識別真假;在人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面前,如何不踩坑;以前學習靠自己,現在信息環境大大豐富,人與人之間如何互動,為學習賦能。
第四章 “身份與歸屬”也是本版新增的內容。在信息社會,每個人的身份更加多樣,也更加頻繁地變化,在芸芸眾生、萬千世界,在虛擬世界崛起的情況下,如何守護個人的價值和尊嚴?
第五章 為”不斷變化的自然”。發展無止境,開發無止境,可是地球的承載能力有限,人類如何在創新和進步、技術的可能性以及我們的社會和全球需求之間找到平衡?如何保持地球的生態?如何讓身體、認知和情感得到持續發展,提升人的生命質量?
這些內容必然會激發人們去思考。在全球化趨勢的背景下審視教育的未來,可以幫助我們增強以下幾方面的自覺性,提高理論思維水平。
首先,教育有必要為經濟、社會和技術領域正在發生的變革做更好的準備。教育必須不斷發展,擔負其促進個人成為人、公民和專業人士的使命。
其次,趨勢塑造教育,教育也塑造趨勢。教育可以提供現代社會運行所需的能力,從而有可能影響不同群體特別是最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教育有助於對抗社會日益嚴重的分裂,幫助人們理解所處社群的變化。
再次,個人亦是如此。雖然我們難以預測趨勢,但可以影響趨勢。例如,父母和同齡人的一小步努力,就會影響學校的網絡欺淩率;包括政府和家委會在內的多方參與者如果採取更廣泛的協同行動,就可以改變網絡欺淩的政策和監管框架。
最後,在走向未來的趨勢中,我們每個個體既是被動的,也是主動的。認清大趨勢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個人選擇,未雨綢繆,更重要的是,對我們建立變化的思維意識、培養批判性思維習慣等大有助益。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
袁振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