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人口述史撰寫工作指導手冊 馬知遙 97875077681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學苑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傳承人口述史撰寫工作指導手冊
ISBN:9787507768183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馬知遙
叢書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北斗叢書
頁數:1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2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傳承人口述史」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靈丹妙藥」。本書通過系統、深入地開展傳承人口述史的理論建設與田野作業,寫作時應注意的事項等內容,為遺產保護提供指導和學術支持,更好地推進民間文化的活態傳承與發展。

作者簡介

馬知遙,70后詩人、評論家。文學博士,建築學博士后。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民俗學、文化遺產保護前沿理論、當代藝術批評。業餘從事詩歌、散文、小說創作。作品見於《人民文學》《青年文學》《散文海外版》《人大複印資料·當代文萃》《雜文選刊》等各大報刊雜誌約400萬字。

目錄

一、調查準備篇
一 調查傳承人提前需要做什麼準備?
二 在調查中需要關注哪些主要問題?
三 調查時的禁忌是什麼?
四 如何很快地和傳承人搭建田野關係?
五 傳承人口述史調查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六 口述史訪談的內容整理有哪些技巧?
七 訪談中為什麼一定要收集一手資料?
八 如何掌握口述史寫作的方法和基本技巧?
九 如何看待傳承人口述史寫作的文體問題?
十 傳承人口述史寫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二、個人生活篇
一 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傳承人的成長經歷?
二 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傳承人父母的情況?
三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傳承人青少年成長地的歷史和發展?
四 為什麼我們必須知曉當地的民俗文化?
五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街坊鄰居們對傳承人的評價?
六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地的生態?
七 為什麼我們需要現場看到傳承人的作品和創作?
八 為什麼我們必須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場?
九 為什麼我們需要問到傳承人傳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
十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地的影響?
十一 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性特色?
十二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傳承人一生中最痛苦的事?
十三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傳承人最快樂的時光?
十四 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傳承人家庭成員的情況?
十五 為什麼我們需要和傳承人交成知心的朋友?
三、個人求藝篇
一 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傳承的經過7
二 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傳承人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甘苦?
三 為什麼要讓他們講述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印象中最深刻的往事?
四 為什麼要讓他們談談師父?
五 為什麼要讓傳承人清楚地談論歷史?
六 為什麼需要傳承人提供傳承譜系?
七 為什麼需要傳承人提供有年代感的作品或製作工具抑或實物圖片?
八 為什麼需要傳承人留藏精品?
九 為什麼鼓勵傳承人做好個人檔案?
十 為什麼需要提供傳承學藝的一些支撐材料?
十一 為什麼要問一些學藝的口訣?
十二 為什麼要注意民間藝術和廟堂藝術的區別和聯繫?
十三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的共性和個性是什麼?
十四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會出現什麼問題?
十五 如何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關係7
四、具體操作篇
一 怎樣用影視記錄傳承人的製作(表演)現場?
二 如何記錄傳統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流程?
三 記錄過程中如何做到圖文並茂?
四 錄像圖片在傳承人口述史寫作中的作用是什麼?
五 留意製作(表演)的細節部分
六 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時,留意不同口述版本的出入有什麼好處?
七 如實記錄,還需要加入傳承人的個人精神狀態嗎?
八 口述表達,精準記錄,還需要加入旁觀者的疑問嗎?
九 為什麼要清楚地記錄非遺傳承中的每一個流程?
十 為什麼還要記錄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具體工具(道具)?
十一 面對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十二 傳承人學藝中遇到的具體困難有哪些?
十三 是否可以加入具體的操作體驗?
十四 具體操作中的絕技有哪些?
十五 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製作或者表演和過去相比有了哪些變化?
五、未來發展篇
一 口述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作用有哪些?
二 傳承人有幾類,他們對未來有什麼看法7
三 傳承人的作品或者產品如何售賣?
四 銷售為什麼關係到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
五 為什麼需要培養職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介人隊伍?
六 怎樣才能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繼乏人的問題?
七 非物質文化遺產怎樣保持存續力?關鍵是什麼7
八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否能走向市場?是否需要對市場保持活力?
九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和創意產業結合嗎?
十 怎樣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以及利用的問題?
十一 傳承人口述史對全面了解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是什麼?
十二 為什麼說傳承人怎麼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重要?
十三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應該依靠哪些力量?
十四 傳承人進課堂是否有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
十五 如何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傳承人的關係?
六、傳承問題篇
一 傳承人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二 在傳承人眼中什麼樣的傳承才是真正好的傳承?
三 傳承人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環境?
四 拜師儀式到底有什麼作用7
五 如何看待行業神?
六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有多重要?
七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人文環境的關係有多重要?
八 一位合格傳承人的標準是什麼?
附錄
以布老虎傳承人口述史調查提綱為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