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符號與傳媒.27 ISBN:9787569063189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趙毅衡 頁數:27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2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關於美與意義諸問題的討論,讀者意猶未盡,學者在繼續追尋更多符號、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本輯繼續推出「符號美學」研究,段煉將藝術史料、史論與讀者的批評結合,從元藝術史的角度討論其中的三重敘事構建;Michael Renta討論了視覺藝術中圖像性的認知問題,並就此展開藝術本質主義的討論;陸正蘭從「設計與器物意義合一」的觀點出發解釋了當代設計對抽象藝術的偏愛。 語言、思維與理性是符號學關注的重要議題。本輯「哲學符號學」中,周靖討論了作為第三種理性的符號理性及其對我們思維的影響;曹忠討論了唯識學中意義歧義的產生與消除;劉源佳對中性符號的內涵與表徵進行了闡發;陳亞玲梳理比較了海德格爾的道言觀。 在「傳播符號學」研究中,馮月季探索了數字時代新聞專業主義的範式轉換,蔣詩萍就中國品牌傳播的故事社群進行討論,任洪增對電影「看鏡頭」的符號敘述問題展開探討,申一方則從皮爾斯符號學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慧的藝術生成。此外,本輯還收錄了多位學者對文化記憶、風格、園林盆景等現象的討論,相信這些研究可以為諸位讀者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發。目錄 符號美學構建敘事學藝術史 The Aesthetic Relevance of lconicity in the Visual Arts 抽象藝術與當代設計符號美學 書法藝術意義的符形、符義、符用三科配置 從「呈符中停」到「庸常回歸」:商品設計藝術化的意義機制 哲學符號學 論第三種理性:符號理性 疑與勝解:唯識學中歧義的產生與消除 論中性符號的內涵及其表徵 符號學意義論視野下海德格爾的道言觀及其局限 傳播符號學 公共敘事:數字時代新聞專業主義的擴容 意義共同體:中國品牌國際傳播中的「故事介入」與社群建構 深淵的回望:「看鏡頭」的符號敘述學分析 從亞像似符理論看人工智慧藝術生成趨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