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宏學術文叢.卷三,道學思想史.先秦-六朝卷 孔令宏 97875531172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巴蜀書社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孔令宏學術文叢.卷三,道學思想史.先秦-六朝卷
ISBN:9787553117232
出版社:巴蜀書社
著編譯者:孔令宏
叢書名:中國當代學人文叢
頁數:4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20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道和術的動態雙向關係為核心,扼要敘述了先秦道家、稷下道家、漢代黃老道家和魏晉玄學的思想演變以及它們與道教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關係;詳盡梳理了《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葛洪、上清派、靈寶派、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樓觀派等的思想;為從道家的產生、衍變至道教的產生、成熟的整個過程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線索。

作者簡介

孔令宏,男,1969年生於雲南省彌勒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東西方文化與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國際哲學家聯合會、國際宗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實學會、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周易學會、中華孔子學會老子分會、中國明史學會劉基分會常務理事,香港儒釋道功德同修會永遠會長。已出版專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守承與開拓》《從道家到道教》《道教新探》《朱熹哲學與道家、道教》《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中國道教史話》等,合作著、編《東方道藏·民間道書合集》第一輯(20冊)、《道教概論》《江西道教史》《浙江道教史》《蒼南正一派科儀音樂》《丹經之祖——張伯端傳》等十余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一百八十余篇。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並受邀到二十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做過三十余次學術講座。主要研究道教、中國哲學、養生。

目錄

第一章 導論——道教的道與術
第一節 道家、道教與道學
第二節 道、學、術
第三節 道、術與道學史的分期
第四節 從道、術關係看道教的宗教性特質
第五節 從道、術關係看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章 道教的思想淵源
第一節 巫術、方術與道家的產生
第二節 老子與《老子》
(一)老子其人其書
(二)形而上的玄道
(三)玄道之術的開端
(四)《老子》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節 老子弟子的思想
(一)楊朱學派與庚桑楚學派的思想
(二)《文子》及其思想
(三)范蠡及其思想
(四)《列子》及其思想
第四節 《莊子》及其思想
(一)玄奧精深的道
(二)道向術的貫通
(三)術的鋪設
(四)《莊子》對後世的影響
第五節 戰國晚期的道家思想
(一)稷下道家
(二)《黃老帛書》《鷂冠子》及其思想
(三)《韓非子》及其思想
第三章 秦漢和三國時期的道家與道教
第一節 秦漢道家思想
(一)《呂氏春秋》
(二)黃老道家
(三)《淮南子》
(四)《老子指歸》
(五)《老子河上公章句》
第二節 秦漢社會思潮的演變與道教的產生
第三節 《太平經》以度世為本的道術體系
(一)「元氣行道」的形上學
(二)一分為二與一分為三
(三)「太平」度世的王道之術
(四)承負報應的倫理思想
(五)重生力行
(六)內修方術的理論探索
(七)眾術的薈萃
(八)語言崇拜
(九)《太平經》的歷史地位
第四節 五斗米道的道術思想
(一)《老子想爾注》的思想
(二)五斗米道的術
(三)五斗米道的發展
第五節 《周易參同契》的思想
第六節 漢代至三國時期道教的總體特點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家與道教(上)
第一節 作為新道家的魏晉玄學
(一)儒道交融與玄學的形成
(二)王弼的「貴無」思想
(三)嵇康、阮籍的「自然」觀
(四)郭象的「獨化」論
(五)魏晉玄學與道教的關係
第二節 葛洪的道術體系
(一)「玄道」與「一」
(二)變化觀
(三)道與術
(四)道術儒修
(五)社會價值觀與治國之道
(六)葛洪的道家觀
(七)《抱朴子》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 三皇派與上清派的道術
(一)三皇派的道術
(二)上清派的道術思想
第四節 靈寶派的道術
(一)靈寶經的出現及其基本思想
(二)靈寶派對道家的推尊及對其思想的吸收
(三)靈寶派統合三皇、上清、天師道等系經典的努力
第五節 天師道的「正一」化
第五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家與道教(中)
第一節 寇謙之對天師道的政治改革
第二節 陸修靜對上清、靈寶派道術的糅合
第三節 陶弘景對道術發展的貢獻
第四節 樓觀派的援道人術
(一)《西升經》及其思想
(二)韋節 《西升經注》的思想
(三)《內觀經》和《定觀經》的思想
第五節 《升玄內教經》的思想
第六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家與道教(下)
第一節 道書編纂體例所反映的道教義理思想
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道教對道家的吸收與融合
(一)道家融入道教
(二)《陰符經》對黃老道家與《周易》思想的融合
(三)顧歡促進玄學與道教合流的努力
第三節 南北朝時期道教的義理統合
(一)有無體用
(二)道德體用
(三)三一義理
(四)道性自然
(五)仙者心學
(六)南北朝道教哲學及其與儒、玄、佛的關係
第四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的總體特點
結語:道家與道教的關係新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