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語言保持與語言轉用-社會語言學中的重要論題 ISBN:9787521346381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 著編譯者:(澳)安妮·波維爾斯 叢書名:語言資源與語言規劃叢書 頁數:1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6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維護少數民族語言的另一個主要挑戰是2019年年底出現的新冠疫情,出於邊境關閉、休假、宵禁、隔離等原因,人類的流動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事實上,面對面的接觸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互動變得嚴重依賴視聽通信技術。這種人與人之間互動方式的急劇變化無疑也影響了少數民族語言保持與傳承的動態性。此外,疫情對於研究語言少數群體的語言實踐也產生了影響,因為大多數調查都建立在廣泛的實地調查基礎之上,如訪談和對人們互動和說話模式的觀察。這些新情況將影響未來該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方向。當然,雖然這些新的背景和事件可能會改變語言實踐和保持少數民族語言的態度,也可能影響保持這些語言的努力,《語言保持與語言轉用:社會語言學中的重要論題》所討論的方法、理論和原則仍有指導意義,這些仍是理解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這一論題的關鍵。作者簡介 李艷紅,鞍山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政策與規劃、社會語言學、語言習得,出版著作三部,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目錄 致謝引言 第一部分 歷史、概念、背景和方法 第1章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先鋒 1 1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領域的創立 1 2 語言孤島研究——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先導 1 3 海因茨·克洛斯的研究 1 4 埃納·豪根和尤里爾·汶萊奇的研究 1 5 查爾斯·弗格森 1 6 喬舒亞·費什曼 1 7 土著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先鋒 第2章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概念、背景和方法 2 1 語言接觸研究的分支——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 2 2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主要概念 2 2 1 語言轉用 2 2 2 語言保持 2 2 3 語言復活和語言復興 2 3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主要背景 2 3 1 移民 2 3 2 地域少數民族 2 4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雙言和多語現象 2 4 1 多語和雙語 2 4 2 雙言 2 5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調查:數據收集和分析 第3章 語言人口分布:人口普查 3 1 語言人口分布和語言保持研究 3 2 人口普查中的語言數據 3 2 1 人口普查中的語言問題:設計與實施 3 3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中人口普查數據的使用 第4章 語言使用報告和語言態度調查:問卷調查 4 1 多語研究中問卷使用的挑戰 4 1 1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抽樣調查 4 1 2 問卷的語言 4 2 調查語言使用的問題類別 4 2 1 背景信息調查 4 2 2 語言史的構建 4 2 3 語言使用調查 4 3 調查語言態度和信念的問題 4 3 1 語言態度和語言行為的關係 4 3 2 問卷中語言態度問題的類型 4 4 問卷調查數據的處理 4 5 問卷調查需要注意的最後說明 第5章 問卷調查之外的方法:訪談、參与式觀察和實驗 5 1 問卷調查之外的方法 5 2 訪談 5 2 1 訪談者 5 2 2 訪談語言 5 2 3 訪談問題設計 5 2 4 訪談數據分析 5 3 參与式觀察 5 4 配對變語實驗 5 5 傳記和自傳中的敘事 5 5 1 筆記或日記 5 5 2 自傳和語言回憶錄 5 5 3 通信 第三部分 發現和了解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動態發展中的趨勢和模式 第6章 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的趨勢和模式 6 1 誰對誰在何時說何種語言:說話人的特徵 6 1 1 世代 6 1 2 年齡 6 1 3 性別 6 1 4 族內婚和族外婚 6 2 語言使用的背景 6 2 1 語言使用的場域 6 2 2 家族或家庭場域 6 2 3 友誼場域 6 2 4 禮拜、教育和工作場域 6 2 5 小結: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的總趨勢 第7章 了解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的動態性 7 1 關注語言保持與語言轉用的群體差異 7 2 影響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的群體因素分類 7 2 1 克洛斯的明確因素和矛盾因素 7 2 2 檢驗與擴充克洛斯因素列表 7 3 語言的核心價值 7 3 1 核心價值理論 。7 3 2 核心價值理論的不足 7 4 民族語言活力 7 4 1 對民族語言活力理論的一些批評 7 5 其他框架和方法 7 6 建立預測模型的努力 第四部分 語言保持的努力和扭轉語言轉用 第8章 語言保持的努力、行為主體和機構 8 1 家庭場域內的祖傳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的保持 8 1 1 家庭概念的界定 8 1 2 儘早開始 8 1 3 「一親一語」模型 8 1 4 語言選擇的一貫性 8 1 5 對適當語言選擇的積極強化 8 1 6 積極的糾正性反饋 8 1 7 為祖傳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8 1 8 對祖傳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持積極的態度 8 1 9 超越家庭的行動 8 2 社區學校 8 2 1 社區學校的語言教學 8 2 2 社區學校作為保持語言的一種手段 8 3 宗教場域 8 3 1 用於禮拜儀式的祖傳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 8 3 2 用於個人宗教表達的祖傳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 8 3 3 基於祖傳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的宗教集會 8 4 世俗社區組織 8 4 1 俱樂部與社團 8 4 2 祖傳語言或少數民族語言在世俗社團中的使用 8 5 少數民族媒體場域 8 5 1 印刷媒體 8 5 2 視聽媒介:廣播 8 6 超越社區:主流群體對語言保持的支持 8 6 1 教育對祖傳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支持 8 6 2 國家媒體對祖傳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支持 第9章 扭轉語言轉用 9 1 語言轉用能否被扭轉?語言代際斷層等級表 9 1 1 語言代際斷層等級表的階段 9 2 語言轉用應該被扭轉嗎 第五部 分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研究的發展趨勢 第10章 未來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的機遇與挑戰 10 1 全球化與多語研究 10 2 從移民到流動 10 2 1 建立流動研究的新範式 10 2 2 新的流動和多語制 10 3 通信與技術 10 3 1 互聯網和語言保持 10 3 2 互聯網是否正在取代其他語言保持的努力 10 4 未來語言保持和語言轉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