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京劇批評研究 任婷婷 97875077674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學苑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國京劇批評研究
ISBN:9787507767445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任婷婷
叢書名:中國戲曲學院國戲文庫
頁數:3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90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民國京劇批評研究》以民國時期京劇批評為研究對象,研究梳理了京劇批評發展的歷史脈絡,大致勾勒出自清末「花譜」以來京劇批評的流變,在甄別大量史料基礎上,總結提煉出現代觀念下的京劇批評的範式特徵。既有對民國京劇批評形態的整體論述,也有對徐凌霄、張厚載等人的重點解析。尤為可貴的是,作者以京劇批評歷史為研究對象又不拘泥於歷史研究,在試圖闡述京劇批評傳統的形成、確立與建構過程中,也注重對當代京劇批評的啟示和建設意義。本書既有學術史的意義,對當下京劇批評亦不無借鑒,是近年來京劇批評的力作。

作者簡介

任婷婷,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講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北京戲劇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戲曲史論、京劇理論與批評。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民國京劇批評研究」等課題,在《人民日報》《戲曲藝術》《戲曲研究》《中華戲曲》《中國文藝評論》《國際漢學》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曾獲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第三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獎,第三十五屆田漢戲劇獎評論類一等獎等。

目錄

導 言 尋找傳統:京劇批評研究的歷史意識
第一章 京劇批評:從晚清到民國
第一節 梨園花譜中的京劇批評
男旦風靡:女性身體想象
區別豪客:文人自我想象
商業屬性:花譜作為廣告
第二節 京劇批評中的「批評」精神
戲曲進入文學
文學批評中的「批評」精神
與花譜決裂
第三節 文學之外的研究路徑
從案頭到場上
場上研究範式的確立
第二章 反思傳統:評劇範式研究
第一節 徐凌霄的「皮黃文學」
拒絕「角兒」藝術
確立京劇的文學性
第二節 劇本本位的批評觀念
京劇批評中的文學意識
「為人生」的戲劇訴求
第三節 關注場上的「立體文學」
第三章 聚焦本體:評伶範式研究
第一節 張厚載的批評實踐
從「舞台下的演員」到「舞台上的演員」
以表演為中心的批評方法
參与建構表演流派的批評意識
第二節 「指示于伶而改進于劇」
在評劇中評伶
行當意識和角色意識
本體意識和理性思維
第三節 演員本位的批評觀
以舞台程式為尺度
以塑造角色為標準
寫意的戲劇觀
第四章 劇學統攝:批評觀念反思
第一節 「伶工專記」中的名伶肖像
伶人傳記
史家願望與主觀表達
第二節 整體性批評範式的確立
整體性批評觀念
整體性觀念下的批評實踐
第三節 京劇批評中的批評倫理
批評道德
獨立批評
第五章 回到起點:花譜作為一種批評傳統
第一節 由色而藝
面部表情
面部形態
第二節 扮相作為批評維度
扮相之色相
扮相之心相
扮相之舞台造型
結 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