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度學習-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新範式 徐梅芳 朱英 978720818669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走向深度學習-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新範式
ISBN:9787208186699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徐梅芳 朱英
頁數:3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7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基於教學實踐的項目化學習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探究活動,案例豐富、可讀性強,較好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科學性與可讀性、校本性和推廣性的有機結合。

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教育領域對於傳統的”教師發起—學生回應—教師評價”的教學話語體系和以知識傳承為主要任務的教學目標的系統反思,思維的培養逐漸成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思維有不同的類型,其中高階思維具有更高層次、更加整體、更具創造的特徵,因而成為當下課程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
項目化學習通常被理解為在一段時間內,學生對與學科或跨學科有關的驅動性問題進行深入持續的探究,調動所有知識、能力、品質等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形成公開成果,對核心知識和學習歷程產生深刻理解,並能夠在新情境中進行遷移。這是一種適應新課標理念,能夠有效打破傳統學科導向的教學弊端,有利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教學模式。
基於上述背景,本書著重以上海市中山北路第一小學和馬陸小學的教學實踐,開展以項目化學習為載體的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較好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科學性與可讀性、校本性和推廣性的有機結合。

作者簡介
徐梅芳,上海市特級校長、正高級教師、教育管理碩士,現任普陀區中山北路第一小學校長。兼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生導師,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閔行區教育家培養工程導師、名校長工作室導師,普陀區管理團隊卓越系列領銜人,普陀區小學語文學科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審核委員會組長,普陀區創新團隊、信息團隊領銜人。曾榮獲全國”立德樹人實踐先進個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優秀校園長、上海市園丁獎等20多項全國、市、區級榮譽稱號。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市級、區級課題10余項,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主編書籍共5部。
朱英,嘉定區馬陸小學書記、校長,高級教師。上海市嘉定區教育督學,上海市嘉定區第六屆教育學會理事,上海市嘉定教育管理研習班導師。曾榮獲”上海市園丁獎”“嘉定區教育系統第五屆‘十佳’校園長提名獎”“嘉定區教育系統五屆數學骨幹教師”“嘉定區第六屆、第九屆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曾主持的課題研究《洞見不同孩子學習真實的發生——MBTI差異教學》獲上海市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出版專著《數學思想方法》。

目錄

序一 培養高階思維的又一探索 湯林春1
序二 在真實教育問題的研究中涵養”教育家”情懷劉莉莉1
引言 以校本化探索勇擔新時代課程教學改革使命 1
上編:認知與思考
第一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研究背景 3
一、全球範圍對核心素養和思維培育的追求 3
二、課程教學領域項目化學習的興起 6
三、義務教育”雙新”改革理念的落實 7
第二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理論闡釋 10
一、高階思維的概念與研究回溯11
二、項目化學習的概念與研究回溯 17
三、項目化學習與高階思維的邏輯契合 20
四、本項目研究的基礎分析 24
五、本項目研究的價值闡釋 26
第三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設計實施 29
一、研究目標 30
二、研究內容 30
三、研究方法 31
四、研究過程 33
中編:實踐與探索
第四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學科內項目化學習探索 45
一、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學科內項目化學習整體思考 45
二、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學科內項目化學習路徑設計 48
三、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學科內項目化學習案例呈現 51
第五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探索 176
一、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整體思考 176
二、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路徑設計 180
三、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案例呈現 183
第六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主題式項目化學習探索 255
一、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主題式項目化學習整體思考 255
二、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主題式項目化學習路徑設計 257
三、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主題式項目化學習案例呈現 259
下編:反思與展望
第七章 基於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反思展望 297
一、研究形成的主要成果 298
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 312
三、研究的整體總結展望 314
參考文獻 318
後記 323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序一 培養高階思維的又一探索(湯林春)
系統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扎實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是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使命。教育強國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基點在基礎教育。就基礎教育而言,當前主要有兩項任務:一是要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促進城鄉間、區域間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二是要提升育人質量,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地成長。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學校”,這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舉措。上海是”新優質學校”的發源地,黨和國家的重視,對我們既是鼓勵也是鞭策。自2011年以來,儘管我們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經過了艱辛探索,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層出不窮,我們仍然要處理好理論與實踐、傳承與創新、國內與國際、當下與未來等多方面的關係,努力使新優質學校辦成新時代的價值標杆。但不管新要求怎樣繁複,我們仍然要堅守新優質學校的價值追求:堅持回歸教育本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素養培育及精神品格成長;堅持提升學生學習生活質量,辦學生喜歡的學校,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經歷,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強調學校主動發展,堅持在常態條件下,學校主動探索,走內涵發展之路;強調為人民辦學,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這些價值追求是新優質學校對學校價值選擇與探索的結果,是歷史的必然,是實踐智慧的結晶。當然,每所具體的新優質學校在創建過程中,要倡導基於自身實際,圍繞學生成長需要所進行的個性化思考與探索。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學校開展扎實的行動研究始終是新優質學校創建的重要思路。
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第一小學(以下簡稱”中北一小”)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和較高辦學知名度的優質學校,學校在”中正平和、一樹百獲”的辦學理念引領下,打造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的優秀教師團隊,讓優質師資惠及每一個學生;從學生需要和實際出發,建構了多元豐富、規範系統的課程體系,讓優質教學惠及每一個學生;信息化(Electronics )校園、英語(English )學科優勢、特色娛樂項目(Entertainment )等品牌,成就了中北一小的”E 校園”特色,讓優質品牌惠及每一個學生。近年來,學校精細的管理風格、嚴謹的育人文化、特色
的辦學項目,優秀的畢業學生得到社會和民眾的認可。
2021 年,普陀區中山北路第一小學聯合了嘉定區馬陸小學開始了基於項目化學習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實踐探究。更為重要的是中北一小的徐梅芳校長與馬陸小學的朱英校長始終秉持新優質學校的辦學理念,銳意創新,持續改革,不斷尋求自我突破,致力於通過持續不斷的思考和行動破解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凝聚和生成兼具學校特質和輻射價值的教育教學成果,不斷推進學校整體辦學質量提升。這本《走向深度學習: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新範式》著作,就是徐梅芳校長和朱
英校長及其團隊基於現實需要,積極探索凝練的成果。
閱讀書稿,有三個體會:
其一,在內容上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良好的思維品質是人之為人的根本,也是學生實現主動學習、主動發展並涵養適應未來社會綜合素養的重要前提。人類社會進入21 世紀以來,新科技的發展大大減輕了人類學習低階知識與技能的負荷。高階思維作為完成複雜任務、解決劣構問題的高級綜合能力,更能準確地反映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競爭對創新人才素養的要求,因而日漸成為各國推進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改革關注的重要問題。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核心素養、深度學習等教育改革話題的興起和義務教育”雙新”改革的推進,高階思維的培養再度引發廣泛關注。本研究關注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基於實踐,建構項目化學習和高階思維能力培養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這一研究命題直指當前課程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關鍵,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
其二,在思考方式上具有鮮明的系統性。儘管對於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和學生項目化學習的實踐研究都不是教育研究與實踐中的”新問題”,但是整體上看,當前對於這一問題的研究依然呈現零散的,點狀的特徵。本書的寫作,整體上劃分為三部分,整體體現了學校對於指向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項目化學習之理性思考、實踐探索和反思展望,這種理論與實際、現實與未來的有機結合,呈現了學校對於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和項目化學習改革的系統性思考,也使得研究的結論更加完善和豐滿。
其三,在結論呈現上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本書對小學階段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和項目化學習的設計、實施、評價的研究,主要是基於學校數年的實踐經驗和總結,貫穿文中的固然有理性的思考,但是更多的是教師在一線教學和管理中總結的實踐體會,大量案例的呈現增加了文本的可讀性,實踐經驗的提煉增強了研究結論的可操作和可輻射性,是一本真正體現一線學校教育科研性質的優質作品。
上海市正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等部門的要求,著力落實擴優提質計劃,加快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優質學校如何進一步跟上時代步伐,在守正創新中,不斷超越,是每一位教育同仁和每一所新優質學校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這一歷史關口,上海市出臺了”上海新優質學校高質量發展引領計劃”,以如何促進家門口普通公辦學校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一步發揮新優質學校思想引領、辦學示範的作用,堅持回歸教育本原,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以育人方式變革、治理方式變革為重,以教師隊伍建設和信息技術賦能為支撐,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既使新優質學校質量更優,也發揮新優質學校的輻射帶動效應。這既是一次挑戰,更是一個機會,期待著中北一小在新優質學校新一輪發展機遇中能脫穎而出,辦學質量再上臺階,辦學成果更加豐碩。
是為序。
序二 在真實教育問題的研究中涵養”教育家”情懷(劉莉莉)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基礎教育,面臨新的發展契機、發展戰略和發展任務,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是時代賦予中國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是基礎性工作,大量具有本土特質的”教育家”則是引領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要素。
2023年9月9日,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信與會教師代表,向他們和全國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致以節 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中指出,”教師群體中湧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作為一名學者,我時常在思考問自己教育家到底什麼樣?有人悲觀地說,就像今天出不了大師一樣,不可能有教育家了,對蔡元培、陶行知、張伯苓等教育家的緬懷成為他們的一種寄託。我以為教育家也沒那麼遙遠,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是他們創造了今天中國基礎教育的輝煌,支撐起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然而,作為從事校長培訓工作20 多年的培訓者,我又在問自己如何培養教育家?事實上,我以為教育家不是我們能夠培訓出來的,他們是在解決真實教育實踐問題過程中自我煉就而成。如果說,學校是教育家型校長得以成長不可或缺的場域,培訓過程只是一種催化劑,師生的陪伴才是激發校長成長為教育家最大的動力。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第一小學校長徐梅芳女士就是這樣一位草根教育家。十多年前,因為她就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班,我作為授課教師,結識這位資深的年輕校長,讓我感動的是,她不僅沒有居功自傲,反而,總是閃動著大大的眼睛如饑似渴地學習。她留學歸國以後,每次見到她的時候,大多是在各種論壇上,讓我有機會傾聽她的教育故事和課題成果。正是她這種孜孜以求的努力,讓她成為上海基礎教育領域一位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很強影響力的校長,也是上海的特級校長和正高級校長。雖然她常常謙虛地說自己不是教育家,我只是做了一點分內的事情而已。我以為教育家就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她和她的團隊十多年來始終關注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徐梅芳校長攜手嘉定區馬陸小學的朱英校長,開啟了對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和探索。這本《走向深度學習: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新範式》專著,既是徐梅芳校長和朱英校長及其團隊新近關於學校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改革系統探索思考的又一力作,也是面對信息時代點燃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驅力的智慧選擇。這本書的出版為”雙新”背景下核心素養的落地提供了有意義的探索。正如徐校長常說,”小學是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的關鍵期,學科知識只是高階思維培養的一種載體,打破學科邊界,豐富知識內容,變革學習方式才能真正讓學習真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