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論《不可思議之意象》 ISBN:9787122441232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英)卡塔利娜.布朗斯坦(Catalina Bronstei 頁數:19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470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論《不可思議之意象》 787122441232 (英)卡塔利娜.布朗斯坦(Catalina Bronstei 內容簡介 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論文《不可思議之意象》(1919)中,他就對他臨床發現的「不可思議或神秘現象」做了最具有勇氣的探索。他認為要想理解這些不可思議之處,「必須將自身代入這種感受狀態之中,並在開始之前喚起自身能夠體驗到它的可能性」。他對不可思議之意象的詞源學研究和大量的臨床研究,使他認為背後是心理創傷作祟。 弗洛伊德發現這種不可思議之意象還有個特點就是不自覺的重複,無意識中存在的某種「強迫性重複」起著主導作用。他的這個發現為隨後精神分析的諸多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的發現也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在這本書里,作者們不只對不可思議之意象的臨床動力學進行了探討,更是在涉及廣泛人性的層面,諸如文學、美術、歷史等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極大地啟發了我們的洞察力。目錄 導論論弗洛伊德的《不可思議之意象》 克里斯蒂安·修林(Christian Seulin) 某種宿命性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 卡塔利娜·布朗斯坦(Catalina Bronstein) 第一部分 《不可思議之意象》(191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第二部分 對《不可思議之意象》的討論 當分析環境變得不可思議時 羅斯福·M S 卡索拉(Roosevelt M S Cassorla) 不可思議之意象中的雙重自我 瓦萊麗·布耶(Valerie Bouville) 《百年孤獨》和臨床中的不可思議之體驗及時間的開始 羅辛·約瑟夫·佩雷貝格(Rosine Jozef Perelberg) 弗洛伊德的《不可思議之意象》和《萊昂納多·達·芬奇和化的一個記憶》:重新評估本能驅力 喬治·L 阿烏馬達(Jorge L Ahumada) 美學、不可思議之意象和精神分析框架 格雷戈里奧·柯(Gregorio Kohon) 尋找不可思議之意象 霍華德·B 萊文(Howard B Levine) 以弗洛伊德與費倫奇之間的歷史性分歧為核心探討不可思議之意象 蒂里·博卡諾夫斯基(Thierry Bokanowski) 「不可思議之意象」是一種長有羽毛的東西(關於原初場景、死亡場景和「命運之鳥」) 伊格尼斯·索德雷(Ignes Sodre) 專業名詞英中文對照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