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漂」與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圈研究 劉冰峰 978750969291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經濟管理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景漂」與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圈研究
ISBN:9787509692912
出版社:經濟管理
著編譯者:劉冰峰
叢書名: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經濟與管理學科叢書
頁數:2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21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景漂」與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圈研究》研究了「景漂」現象,分析了「景漂」創業的心理調節過程及其動機演化,探討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健康發展的模式、組織形式、影響機制和基本路徑,提出了加快「景漂」人才集聚與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該書的創新點在於:圍繞一個主題——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研究兩者關係——「景漂」現象之人才聚集與陶瓷創意文化產業集聚的相互關係,採取三種方法——案例研究、實證研究和理論研究,聚焦四個研究——「景漂」現象之群體性研究、人才聚集與產業聚集的相關關係研究、陶瓷文化產業生態構建研究以及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
劉冰峰,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部分SCI期刊、CSSCI期刊特邀審稿人;湖北省科技廳、湖南省科技廳、廣東省科技廳特邀項目評審專家。主要從事文化產業研究、文化創新研究。獲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教育科學規劃成果三等獎1項;主持及參与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6項,主持及參与各類重大產業規劃、重大政策諮詢項目23項,出版個人專著3部,發表核心及以上期刊本專業論文37篇,其中被SCI、CSSCI檢索16篇。

目錄
第1章 「景漂」人才研究
1 1 「景漂」人才的基本概況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參与者
1 1 3 創業共同體活動
1 2 數據收集
1 2 1 深度訪談
1 2 2 參与式觀察
1 2 3 概念導圖
1 2 4 故事線
1 2 5 案例素材
1 3 數據整理與分析
1 3 1 數據整理
1 3 2 數據分析
1 4 研究質量的控制
第2章 「景漂」創業的心理調節過程及其動機演化
2 1 「景漂」創業的心理調節過程
2 1 1 計劃階段的代入策略和群體效能策略
2 1 2 控制階段的挪用策略和協同策略
2 1 3 評估階段的參照性評價策略和適應性反應策略
2 2 「景漂」三維對話
2 2 1 三維對話機制
2 2 2 平衡的三維對話
2 2 3 不平衡的三維對話
2 3 「景漂」創業者創業動機的類別及其變化
2 3 1 創業動機類別分析
2 3 2 創業動機的持續性變化
2 3 3 創業心態的改善
2 3 4 創業知識與能力的增長
2 3 5 創業實踐的推進
2 4 「景漂」創業者身份認同的發展
2 4 1 自我觀念的轉變
2 4 2 創業觀念的轉變
2 4 3 身份認同發展的不同軌跡
第3章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
3 1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概述
3 1 1 陶瓷產業定義
3 1 2 我國陶瓷產業概況
3 1 3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現狀
3 1 4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
3 2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組織的產生及其演變
3 2 1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組織的發生機理
3 2 2 文化市場結構與市場形態
第4章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影響機制
第5章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健康發展的基本路徑
第6章 加快「景漂」人才集聚的對策研究
第7章 推動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生態健康發展的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說到「漂」一族,大家腦海里都會浮現這麼一群人:從小地方到大城市,自經濟欠發達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滿懷激情,漂在異鄉,用自己的堅忍和執著來實現心中的理想。
然而,在景德鎮,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來自四面八方,甚至有的來自遙遠的異國他鄉,他們為了心中所愛,在這座小城堅定地「漂」著。
景德鎮原名昌南鎮,有著1700多年的制瓷歷史。唐朝時期,昌南生產的精美瓷器遠銷世界各地,在歐洲,人們以能擁有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把「昌南」的諧音「China」作為瓷器和瓷器的家鄉「中國」的代稱。公元1004年,酷愛瓷器的宋真宗把年號「景德」賜給昌南,景德鎮由此得名。
由於地處黃山余脈、懷玉山余脈向鄱陽湖的過渡帶,獨特的地理環境讓景德鎮在歷史上兩次接納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藝人,一次是北宋末年的北方戰亂,另一次則在元代初期。躲避戰亂的手藝人逃到這裏安身度日,他們的手藝也在這裏生根、開花。南北方制瓷的各道工序在這裏一直不停地發展、融合,直到今天,景德鎮還保留著手工制瓷最完整的工序、最精湛的技藝。
國際上眾多陶藝家,正因中國是世界陶瓷的中心,景德鎮又是中國陶瓷的中心,才想來到這裏「朝聖」。一份來自景德鎮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據初步測算,目前「景漂」一族已達每年2萬人次的規模,其中外籍人士1200人左右。
在景德鎮,不少陶瓷藝人都是自幼習藝,甚至是職業世代相傳。而如今,除了家傳、「學院派」之外,「景漂」儼然成為千年瓷都的生力軍。
李見深是一名典型的「景漂」。1978年,九江人李見深第一次「漂」到了景德鎮,和很多隻懂得陶瓷的景德鎮「陶瓷大師」相比,李見深算是個雜家
湖南人張建,從中央美術學院瓷器藝術系畢業后紮根景德鎮,創造大朴燒柴燒品牌,潛心研究柴燒技藝
澳大利亞藝術家China De La Vegas在景德鎮有自己做傳統陶瓷的倉庫。他的名字來源於遠在阿根廷的父親,China在阿根廷是牛仔的意思。他在北京和悉尼開過工作室,經人介紹到景德鎮后,白天在工作室,晚上住青年旅舍,和眾多藝術家一起成為了「景漂」
「瓷」與「磁」同音,瓷都景德鎮就像一個大磁場,吸引著血液里流淌著瓷因子的藝術工作者。對他們來說,也只有到了景德鎮,才能真正感受到窯火的心跳,觸摸到瓷藝的脈搏。
也正是因為這種大氣、包容的傳統,在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城市,這麼多外來藝術家不僅感覺不到陌生和隔閡,而且能夠帶著各自的思想、新鮮的信息與當地藝術逐漸融合,一起發展。
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像景德鎮這樣,一千年以來以一種技藝支撐著整座城市。如今的景德鎮既有世界的眼光,又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傳統與創新在這裏交融生輝,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景漂」藝術家和創業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座城市為數萬名「景漂」提供了舞台,讓他們從瓷都千年的文化積淀中汲取營養,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而「漂」在景德鎮的他們也成為了參与這座城市轉型的重要力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