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美育 陳雲濤 97873082465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NT$3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職美育
ISBN:9787308246545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陳雲濤
頁數:2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30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根據高職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以及對美尤其是藝術美的關注熱點,結合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方案,《高職美育》在一般釋理的基礎上,突出了以下幾個原則。
一,突出實用性。該書內容緊密結合實際,涵蓋了美術、音樂、舞蹈、建築等多個領域,相關章節配有拓展資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提升學習貼合度。
二,注重創新性。該書內容引入了許多新穎的美育理念和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勇於創新。
三,強調綜合性。該書不僅關注學生藝術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還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跨學科的融合,讓學生在審美實踐中提升自我修養和綜合素質。
四,體現時代性。該書內容緊跟時代步伐,關注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和新興藝術形式,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新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成果。

目錄
第一章 關於美的一般認知
第一節 何謂「美」
一、美的字源含義
二、美在現代語境中的含義
三、美的特點
第二節 美的本質
一、中國對美的本質的探索
二、西方對美的本質的探索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美的本質的探索
第三節 美的形態
一、優美
二、崇高
三、悲劇
第二章 新時代高職美育再發展
第一節 美的「無利害」與審美「有用」的思考
一、審美本質的「無利害性」愉悅
二、審美教育的「無用而用」功效
第二節 藝術教育與審美教育的關係
一、審美教育大於藝術教育
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是藝術教育
三、藝術教育有助於審美人生的培養
四、通識藝術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的異同
第三節 家庭美育、學校美育與社會美育
一、家庭美育——貫通審美人生
二、學校美育——培育審美能力
三、社會美育——營造審美環境
四、終身美育生態的構建
第四節 問題導向的快捷育人與雲淡風輕的浸潤育人
一、高職美育需要調「節奏」
二、「技能教育」和「審美教育」融通
第三章 審美活動
第一節 審美感受
一、什麼是美感
二、美感產生的根源
三、美感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審美心理要素
一、感知
二、想象
三、情感
四、領悟
第三節 審美判斷
一、審美判斷的過程
二、審美判斷力的培養
第四章 自然美
第一節 探尋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定義及其範圍
二、自然美的形態
三、自然美的美育作用
第二節 感受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特點
二、感受自然美的獨特魅力
第三節 欣賞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欣賞
二、景觀美的欣賞
三、景觀美的實例
第五章 藝術美
第一節 繪畫美
一、繪畫的概述
二、繪畫的審美元素
三、繪畫賞析
第二節 建築美
一、建築美的原則
二、中國建築的美
三、外國建築的美
四、課外考察導學
第六章 生活美
第七章 職業美
第八章 科技美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所謂美育,即審美教育,亦即對什麼是美,如何感知美、欣賞美、貼近美,進而通過美的路徑更豐富地體悟人生和認識世界的教育。審美教育是一種基礎的人生觀教育。這裏的人生觀,簡而言之就是人對自身生命、周遭生活的看法和判斷,既有樸素的成分,又需要正確的教化養成。當代大學生雖然大多已屆成年,但生活經歷簡單,對真實與虛妄、善與惡、美與丑往往缺乏完整切實的認知,而美育恰恰可以通過耳濡目染的方式幫助青年學子陶冶性情,夯實人生基石。
黨和國家歷來重視美育工作,近些年以來做出過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近些年相繼出台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積極推動美育實施,不僅把美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更視其為全民終身教育的重要精神載體。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要從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教育等四個維度理解美育的價值功能,職業教育尤其要強化美育課程建設,加強美育的滲透與融合。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對標國家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主線的教育,其求實用、講實效的特質不言而喻。如何在這種工具理性的邏輯下、在有限的學校教育時段內,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既是現代教育體系的內在要求,也是職教界應當積極面對的問題。
本書的編撰正是基於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當下高職學生對美的訴求而展開的。根據高職學生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以及對美尤其是藝術美的關注熱點,結合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方案,本書在一般釋理的基礎上,突出了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突出實用性。本書內容緊密結合實際,涵蓋了美術、音樂、舞蹈、建築等多個領域,相關章節配有拓展資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提升學習貼合度。
第二,注重創新性。本書內容引入了許多新穎的美育理念和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勇於創新。
第三,強調綜合性。本書不僅關注學生藝術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還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跨學科的融合,讓學生在審美實踐中提升自我修養和綜合素質。
第四,體現時代性。本書內容緊跟時代步伐,關注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和新興藝術形式,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成果。
本書涵蓋了自然美、藝術美、生活美、職業美、科技美等內容,來自九所高職院校的美育工作者參与編撰。全書由陳雲濤教授擔任主編,施技文負責第一章「關於美的一般認知」的編寫,陳雲濤、王舵負責第二章「新時代高職美育再發展」的編寫,王舵負責第三章「審美活動」的編寫,吳慧鳳負責第四章「自然美」的編寫,張瑜、施技文、鄭燕、莫非、胡穎共同負責第五章「藝術美」的編寫,吳軍飛負責第六章「生活美」的編寫,鄭燕負責第七章「職業美」的編寫,章夢婷負責第八章「科技美」的編寫,熊廷芳負責拓展部分「軍事美」的編寫(拓展部分掃描封底書籍二維碼獲取)。由於高職美育工作在各高職院校開展的程度不一,體現「強化藝術實踐,培養具有審美修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要求的方式各異,本書又結合了一些學校正在授課的講義素材。本書在內容編排和具體敘述等方面難免缺乏足夠的嚴謹性,懇請美育同行、學者以及使用本書的學生不吝指正。
浙江大學出版社對本書的編寫、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我們對編輯專業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謹致謝意!同時,本書引用了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圖文視頻案例,在編寫過程中已儘可能標明出處,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