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陷阱-告別消極思維的圖式療法自助書 吉塔.雅各布 978757604041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走出心理陷阱-告別消極思維的圖式療法自助書
ISBN:9787576040418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吉塔.雅各布
頁數:1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16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20年經驗之作,傑弗里·楊圖式療法的全新進展,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告別情緒和思維陷阱,擁抱更好的自己!
通往心理成熟的旅程並不是一條寬闊大路,
而是暗藏陷阱的羊腸小道,
走這樣的路很不容易,
你非常需要一支探路的手杖,
而這正是本書希望成為的角色。
本書將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尤其認清那些通往你內心真正嚮往之路上的心理陷阱———固有情緒模式。為了 「另闢蹊徑」,不再陷入這些陷阱中,首先我們要了解的就是之前慣常走過的「老路」:它們的起源,這一路走來的心理過程以及它們是如何在我們腦中逐漸根深蒂固的。本書的第一部分就是對於這些模式的分析介紹;第二部分將詳細闡述如何改變這些固有情緒模式。

內容簡介
本書所應用的圖式—模式療法是圖式療法的最新發展。圖式療法最早見於美國紐約的心理學家傑弗里·楊(Jeffrey Young)及其同事於2006年和2008年發表的著作中,一經提出便迅速在德語區得到廣泛借鑒和應用。由於圖式—模式療法清晰明了地概括了來自各種治療方向的重要發現和手段,因而受到了許多治療師的推崇。這種療法兼顧患者的所思所想以及患者自身的情緒感受,不僅關注患者當下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也專註于探究其童年經歷中的成因。通常患者都很喜歡這種治療方式,這讓他們感覺正在與觸及自身「核心」問題的根源作戰,而且這種形式和方法極易被理解,也容易實現。在進行圖式—模式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和治療師站在同一高度,共同尋找那些更利於體會患者的感受、改變其固有的應對方式的辦法,即那些更能顧及患者自身需求的「出路」。

作者簡介
主要作者
吉塔·雅各布,德國著名心理學家,2002年博士畢業后一直擔任心理臨床醫師,20餘年來一直致力於認知行為療法和圖式療法、門診研究、臨床心理學和心理療法。她的著作已被翻譯成十余種語言,並在世界範圍內幫助建立和推廣圖式療法。
關於譯者
顧煜斐,德國弗萊堡大學德語言文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語言文化與媒體,布萊希特戲劇等,專業研究之外從事德語口譯及書籍譯介。

目錄
再版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分 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第二章 兒童模式
第一節 脆弱型兒童模式
第二節 憤怒型/衝動型兒童模式
第三節 幸福型兒童模式
第三章 機能不全家長模式
第一節 苛求型家長模式
第二節 情感索求型家長模式
第三節 懲罰型家長模式
第四章 應激模式
第一節 屈從
第二節 迴避
第三節 過度補償
第五章 健康成人模式
第二部分 改變自我,從「心」出發
第六章 脆弱型兒童模式的自我治愈
第一節 與脆弱的自己對話
第二節 多加關心脆弱的自己
第七章 憤怒型/衝動型兒童模式的自我控制
第一節 深入了解憤怒型/衝動型兒童模式
第二節 約束及控制自己的惱怒和衝動
第八章 幸福型兒童模式的自我強化
第一節 與幸福型兒童模式建立聯繫
第二節 強化幸福型兒童模式的練習方法
第九章 機能不全家長模式的自我約束
第一節 與機能不全家長模式建立聯繫
第二節 少當自己的「教育家」
第十章 弱化消極的應激模式
第一節 正確認識應激模式
第二節 要如何弱化應激模式呢?
第十一章 健康成人模式的自我強化
第三部分 附錄
附錄1 模式一覽表
附錄2 術語表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推薦序——誠實地面對自己
李 凌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副教授
拿到這本書稿,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足見其簡明扼要又引人入勝。無論是作者的闡釋還是譯者的表達,都在降低讀者認知負荷的同時又觸發情緒體驗。三言兩語間,你會感覺被深深地看見、理解並共情到,而且,還有出路的指點。
本書應用圖式療法的最新發展「圖式-模式療法」,類化出四種我們內心的典型模式,並條分縷析地描繪了各個模式的概貌圖譜和來龍去脈,基本能涵蓋我們日常關係中的大部分心理體驗和行為模式,相信讀來會時不時心有戚戚,套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說:「你在我家裝了攝像頭嗎?!」而且,想到如是感受和境遇,並非獨我一人,是不是也會得到些許安慰呢?當然,也可能更絕望——人/人生怎麼會這樣!好在作者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出路:我們可以覺察、了解、理解、重新選擇
說來有趣,就在這篇序言誕生的過程中,我自己內心就發生了一系列同頻反應,我實實在在地感受了一把從模式覺察,到模式分析,再到模式調整這一圖式-模式療法的心路歷程和神奇效用,分享給大家,算是現身說法。收到藝捷編輯的邀約,我第一反應是有點受寵若驚。感謝信任的同時,我對她說:一篇好的序言,需要吃透書的內容,還需要去了解書和作者的相關背景,才不會成為想當然的妄言,也不會誤導讀者。顯然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但如此想來,它就變成一個龐大而沉重的工程,足以讓人退縮、拖延甚至想放棄——可不就是下意識地想婉拒——我慣用的「迴避」的應對模式!這時候就啟動了一個「苛求型的家長模式」;希望盡善盡美,而且把書對讀者的可能影響都攬責到自己身上。這的確是嚴謹和負責的體現,應該也算美德,是贏得別人尊重和信任的保障(不簡單地以一種否定替代另一種否定,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要真誠地欣賞,這也是真正理解的開始)。但,過度了就可能變成限制甚至壓迫,讓人束手束腳。認真的同時還可以更輕鬆些啊,就像這本書,它再好,也只是一家之言,我的推薦序同樣也只是一家之言,讀者自然是帶著自己的頭腦、身體、感受和經驗來的,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當然可能有曲解可能會偏差,但這不是必然的嗎?犯錯是人類的天性,試錯是成功之道。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承認和包容可能的不足,然後再慢慢在實踐中去糾偏、完善。所以,此刻,我只是也只能分享我初讀下來的體會(事物是發展變化的,我的體悟也會常讀常新呢),也許和有些讀者有共鳴,那就是它的價值;也許另外一些讀者會讀出很不一樣的感觸,那不更加多元豐富了嗎?如此想來,我就可以更
愉快地迎接這個挑戰、享受這個過程,而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當然,讓我完全舉重若輕也絕非易事,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冰融化豈能指望一蹴而就(小步漸進地改變也是作者的提示)。但當我帶入覺察,我的既有模式就可能會鬆動一點,
我習慣性的反應就可能暫停一下,我就可以騰出點心力稍微回望一下自己,安撫一下因不確定而生出的忐忑;我就可以往外多看一點,就會升騰起更多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氣;
我的感受就會開闊和平和一點,我也可以更加篤定和相信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我可以有自己的貢獻——我就往「健康成人模式」邁進了一步!而且,我也相信,當我放鬆了,我也可以把這份輕鬆傳遞出去,「幸福型兒童」的模式就活躍起來,那是比較吸引人也更易打動人的狀態。當然也要謝謝藝捷對我的信任並給了我猶豫和盤整的時間與空間,她說不急讓我先看看,這是一種抱持和支持的力量,這種力量對於我們走出消極模式至關重要!此外,我想,除了對我,藝捷的堅定,大概也源自於她對這本精心挑選的小書的信心,也是她喜歡這本小書的原因。謝謝她推薦給我,我也真誠地想推薦給你。
這本書你也可以倒著讀,先挑故事看,去翻一下書中最後一個莫娜的案例,那般有序且從容,是不是真的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呢?現在看來,她、你、我,都可以有。而往前翻,我們會知道莫娜曾經的不易與混亂,一如我曾體驗到的慌張,可誰又能一直做順風順水的幸運兒呢?更重要的是,書中具體呈現了理解和安頓的過程,我也身體力行,果然,莫娜可以,我們也可以。
來,開始你的實驗,我也繼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