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 嚴介龍 97875672458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蘇州大學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洞庭山碧螺春
ISBN:9787567245815
出版社:蘇州大學
著編譯者:嚴介龍
頁數:1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93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洞庭山碧螺春》圍繞洞庭山碧螺春的生產製作和文化傳承,溯源洞庭山碧螺春的歷史,系統介紹洞庭山碧螺春的種質資源、栽培技術、生態環境及原產地保護,詳細記述洞庭山碧螺春的製作技藝、非遺傳承、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及產業化發展,深入挖掘碧螺春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其價值意義。
《洞庭山碧螺春》全書共七章,由嚴介龍任主編、袁雪洪任副主編。主編嚴介龍系中國制茶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碧螺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從事碧螺春茶的生產製作長達40多年,傾力於洞庭山碧螺春傳統炒制技藝的挖掘修復與整合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參與起草《蘇式傳統文化洞庭(山)碧螺春茶製作技藝傳承指南》等。

作者簡介
嚴介龍,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人,1964年出生,1980年開始做學徒,師承嚴金根,首批中國制茶大師,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碧螺春工作組委員。曾任國營吳縣市荼廠廠長,國企改制後創辦蘇州市東山禦封茶廠。多年來致力洞庭山碧螺春炒制技藝的修復、挖掘和創新,有40多年炒茶經驗,系嚴介龍古法碧螺春炒制茶技創始人。曾獲得”都勻毛尖杯”全國手工制茶大賽特等獎,先後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碧螺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名人”“東吳傑出匠師”等榮譽稱號。2022年,作為主要起草人之一參與起草和制定蘇州市地方標準《蘇式傳統文化洞庭(山)碧螺春茶製作技藝傳承指南》。

目錄

第一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基本概況
一、洞庭山碧螺春的產地
二、洞庭山碧螺春的歷史
第二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生產栽培
一、自然適宜的生長環境
二、茶果相間的栽培模式
三、品質優越的種質資源
四、成熟獨特的種植技術
五、持續發展的茶園建設
第三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採制工藝
一、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的採摘
二、洞庭山碧螺春的炒制
三、洞庭山碧螺春的貯存
第四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沖泡與品鑒
一、洞庭山碧螺春的茶性
二、洞庭山碧螺春的沖泡
三、洞庭山碧螺春的品鑒
第五章 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及其傳播
一、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的內涵
二、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的傳播
三、洞庭山碧螺春的國際影響
第六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非遺傳承
一、洞庭山碧螺春的傳承價值
二、碧螺春製作技藝的非遺申報
三、洞庭山碧螺春的傳承譜系
四、洞庭山碧螺春的傳承舉措
五、碧螺春現代傳承方式的探索
第七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發展前景
一、洞庭山碧螺春的品牌化建設
二、洞庭山碧螺春的產業化發展
三、洞庭山碧螺春的轉型與未來
附錄 洞庭山碧螺春的相關標準

後記

前言/序言
洞庭山碧螺春可謂上蒼的恩賜和大自然的饋贈,它不僅是千百年來洞庭東山和西山人民安身立命之所在,更是洞庭東山和西山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它凝結著歷代茶農的辛勤勞作與創造。
洞庭山碧螺春自唐宋時期被列為貢品以來,素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聞名於世,而今已成為蘇州的城市名片。江蘇吳中碧螺春茶果複合系統堪稱中國農耕文明的典範,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碧螺春製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洞庭山碧螺春獨一無二的沖泡技藝,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茶文化內涵,是對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的又一貢獻。
洞庭山碧螺春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值得珍視,更值得弘揚和傳承。蘇州市政府連續多年在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做優做強”洞庭山碧螺春”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並出臺《蘇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護條例(草案)》,旨在完善洞庭山碧螺春茶園和茶樹種質資源長期保護制度,強化碧螺春茶產業的扶持與發展政策舉措,突出碧螺春茶文化的保護傳承。作為碧螺春原產地的蘇州市吳中區在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於2023年年初又出臺了《蘇州市吳中區洞庭山碧螺春茶產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提出要從”基地提升、品質提優、市場拓展、品牌強化、文化弘揚”的戰略高度,加快要素整合創新,致力把洞庭山碧螺春打造成”生態綠茶第一品牌”。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呼喚一部較為系統完善且具有現代意識與參考價值的碧螺春茶著作。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編寫了《洞庭山碧螺春》一書。本書圍繞洞庭山碧螺春的生產製作和文化傳承,溯源洞庭山碧螺春的歷史,系統介紹洞庭山碧螺春的種質資源、栽培技術、生態環境及原產地保護,詳細記述洞庭山碧螺春的製作技藝、非遺傳承、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及產業化發展,深入挖掘碧螺春茶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其價值意義。
《洞庭山碧螺春》全書共七章,由嚴介龍任主編、袁雪洪任副主編。主編嚴介龍系中國制茶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碧螺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從事碧螺春茶的生產製作長達40多年,傾力於洞庭山碧螺春傳統炒制技藝的挖掘修復與整合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參與起草《蘇式傳統文化洞庭(山)碧螺春茶製作技藝傳承指南》等。本書的編寫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基本概況”,由袁雪洪編寫;第二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生產栽培”,由韓鷹編寫;第三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採制工藝”,由嚴介龍、嚴斌編寫;第四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沖泡與品鑒”,由陳君君編寫:第五章 。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及其傳播”,由袁雪洪編寫;第六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非遺傳承”,由袁雪洪編寫;第七章 “洞庭山碧螺春的發展前景”,由袁衛明編寫。袁雪洪負責統稿。嚴斌、王從安負責資料的收集和編撰協調工作。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較多的文獻資料,並得到了蘇州市吳中區農村農業局、蘇州市吳中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蘇州市吳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蘇州歷史文化研究會和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