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要素市場-新舊要素大融合 楊成長 龔芳 方思元 97872081870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76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盤活要素市場-新舊要素大融合
ISBN:9787208187054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楊成長 龔芳 方思元
叢書名:發展地方經濟決策叢書
頁數:4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406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要素市場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本書聚焦地方政府的要素市場化改革問題,從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出發,形成五個篇章。在每篇中,首先對該要素的市場化進程和現狀進行整體梳理,其次基於該要素市場化改革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重點問題,形成二到四篇專題研究,並且在其中加入當前地方為了引導要素流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已形成的優秀經驗案例,為地方政府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提供決策參考。

作者簡介
楊成長,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經濟委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上海協商議政諮詢智庫特聘專家,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龔芳,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員,常年為上海、深圳、煙台等地方政府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袁宇澤,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資深高級研究員,具有多年資本市場、證券行業研究經驗,常年為金融決策部門和監管部門提供研究支持。
方思元,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專註宏觀政策、要素市場等領域研究,為政府及監管部門提供決策研究支持。

目錄
序? 言 — 1
前?言 — 1
總篇? 新邏輯、新內涵和新重點
一、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正當時 — 3
二、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新內涵 — 6
三、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新突破 — 9
土地要素篇
第一章 土地要素配置的原則、難點與突破口 — 25
一、土地要素配置的三大原則 — 25
二、土地要素配置的三階段改革歷程 — 27
三、城鄉「二元體系」下的土地供給方式 — 31
四、土地要素配置的難點與困境 — 38
五、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四大突破 — 46
第二章 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進展、難點與地方實踐 — 49
一、集體建設用地利用大有可為 — 49
二、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兩大途徑 — 51
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進展 — 55
四、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地方實踐 — 66
五、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四大實踐難點 — 75
第三章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的改革探索與實踐 — 79
一、土地要素打破城鄉空間約束的重要制度創新 — 79
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的演進歷程 — 83
三、土地要素空間轉移的三種模式 — 87
四、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的四大難點 — 103
勞動力要素篇
第四章 勞動力要素的結構、特徵和配置效率 — 111
一、勞動力要素的存量結構特徵 — 111
二、勞動力要素的流動結構特徵 — 115
三、勞動力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 124
四、提升勞動力要素配置效率的舉措 — 132
第五章 「泛勞動力」市場的新業態和新變革 — 138
一、勞動力要素市場正面臨三大變革 — 138
二、「泛勞動力」打破傳統勞動力六大界限 — 141
三、發展「泛勞動力」市場:道阻且長 — 146
四、地方政府抓住「泛勞動力」市場先機 — 151
第六章 解決「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 — 155
一、就業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 155
二、勞動力市場供求結構性失衡的原因 — 157
三、四大舉措應對結構性就業難題 — 161
第七章 數字經濟下就業市場的新業態和新挑戰 — 169
一、數字經濟就業的三大形式 — 169
二、數字經濟帶來的就業市場新轉變 — 172
三、應對數字經濟就業新形勢的舉措 — 177
第八章 加快建設企業家要素市場 — 182
一、企業家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 182
二、企業家群體間緣何漸行漸遠 — 185
三、企業家群體發展痛點各有不同 — 189
四、激發企業家要素潛力,推動創新發展 — 193
資本要素篇
第九章 資本要素的特徵、配置方式及改革難點 — 203
一、當前資本要素髮展呈現三大特徵 — 203
二、資本要素的表現形態和配置效率 — 210
三、資本要素髮展要重點解決好三大問題 — 215
第十章 兼顧資本的經濟收益與社會收益 — 222
一、正視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222
二、當前資本無序擴張的五大表現 — 225
三、引導資本有序發展,兼顧資本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 — 231
第十一章 建構現代新型資本監管體系 — 234
一、發揮資本制度的引領作用和資本監管的保障作用 — 234
二、資本制度的四大構成 — 236
三、資本監管面臨四大挑戰 — 240
四、從三方面著手構建現代新型資本監管體系 — 242
第十二章 適應資本邏輯新變化,做好資本風險防範 — 247
一、當前金融風險呈現五大新變化 — 247
二、平衡資本創新與風險防範,確保金融安全 — 252
第十三章 利用資本市場加速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改革 — 258
一、推動資本要素與其他要素協調發展 — 258
二、藉助資本市場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存量結構優化 — 259
三、藉助資本市場提升勞動力要素配置效率 — 261
四、藉助資本市場推動技術要素髮展 — 262
五、藉助資本市場推動數據要素髮展 — 264
技術要素篇
第十四章 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特徵和難點 — 271
一、技術要素的概念和改革歷程 — 271
二、五維度看我國技術要素市場 — 277
三、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突破口 — 287
第十五章 舉國創新體制的特徵、載體與運行機制 — 292
一、總體戰略:創新驅動發展 — 292
二、管理機制:「一委一部三支柱」— 294
三、科技計劃:五大科技項目規劃 — 298
四、科研主體:整合強化國家科研實力 — 306
五、項目管理:以「揭榜挂帥」為核心 — 310
六、完善舉國創新體制的重點舉措 — 312
第十六章 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堵點及突破口 — 319
一、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日漸完善 — 319
二、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和特徵 — 322
三、科技成果轉化的「腸梗阻」— 324
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的四大抓手 — 335
第十七章 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 — 345
一、科技創新主體蓬勃發展 — 345
二、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 349
三、企業主體科技創新面臨四大難題 — 353
四、激發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的五大舉措 — 370
數據要素篇
第十八章 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現狀、難點和關鍵 — 383
一、全面理解和認識數據要素 — 383
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五大重點 — 387
三、數據要素產業鏈的六大環節 — 396
四、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四大難點 — 404
第十九章 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驅動力 — 408
一、數字經濟的兩大表現形式 — 408
二、數字產業化:核心技術突破是關鍵 — 410
三、產業數字化:數字與實體加速融合 — 416
四、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五大抓手 — 420
第二十章 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地方實踐 — 424
一、各地數字經濟發展百花齊放 — 424
二、廣東:探索數字化為產業賦能 — 429
三、浙江:推進政企數字化協同發展 — 437
四、上海: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 — 442
五、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 449
六、福建:「數字福建」建設二十余年 — 456
七、川渝地區:數字經濟協同發展 — 462
八、貴州:政策紅利下的數字經濟新態勢 — 467
九、河北:加快數字經濟追趕步伐 — 474
主要參考文獻 — 477

前言/序言
要素市場是企業家面對的市場,企業家通過採購各種生產要素,選擇合適的技術方式,實現各種要素的有效組合,進而形成產品和服務。要素市場也是居民通過出售要素,獲得收入的市場。因此,要素市場的健全程度,不僅決定著企業能否健康經營,也決定著居民能否獲得穩定的要素收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同步推進商品和要素的市場化改革,但是兩者之間的市場化程度和發育程度還是存在較大差別。時至今日,我國商品市場已經完全市場化,絕大部分消費品生產和消費品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但是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程度依然明顯低於商品市場,且不同類別的要素市場之間,因屬性、體制和歷史原因,市場化程度差異也非常大。因此,加速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促進要素定價和配置機制的市場化,仍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個地方的要素市場發育程度,是決定一個地方招商引資
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企業家能否在一個地方創業,非常重要
的條件是看該地區生產要素市場的健全程度和獲得要素成本的
高低。曾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各地政府利用自己可以控制的
工業用地資源,通過人為降低土地價格來形成招商引資優勢。
在實現「三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基礎上,仍然實行低地價甚至零地價批租,這的確對依賴土地要素的中低端製造業形成了較大吸引力。但是,隨著產業升級以及中央推動土地集約化使用的方向逐步明確,這些人為製造低要素成本的辦法漸漸失靈了。除了土地要素外,其他各種主要生產要素都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功能,首先就體現為企業按照消費者需求,優化配置要素資源的過程。各地政府要發展經濟、促進招商引資,只能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效引導各種要素資源流入本地區,並不斷健全要素市場,打造企業獲得要素資源成本低、方便程度高的營商環境。因此,如何吸引要素導入、如何健全要素市場,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重要工作,也是非常具有技術含量的經濟工作。發展要素市場、引導要素流入、健全要素市場機制,就需要對各類要素的基本特性、發展過程、改革歷程以及目前最新的改革動向有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本地區的資源和要素稟賦,研究發揮本地區的要素資源和要素市場優勢,從而打造本地區招商引資的差異化條件。由於各類產業對各種要素的依賴度差異非常大,對要素價格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如何根據本地區的要素稟賦和要素市場狀況,選擇最具有要素供給優勢的產業結構,也是決定一個地區招商引資及經濟發展效果的關鍵因素。
本書以我國正步入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為視角,全面梳理和總結了五大生產要素市場的基本特性、發展歷史、改革進程以及新一輪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點、難點和創新點,為地方政府開展要素市場化改革和招商引流活動,提供基礎性和框架性的現代要素市場知識體系。對傳統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資本資源三大要素,本書側重論述如何完善市場機制、盤活存量資源和提高使用效率。土地要素的改革方向是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約化使用程度,提高單位土地創造增加值的能力。勞動力要素的改革方向是在我國勞動力規模總體開始下降的同時,如何推動勞動力市場高質量發展,加速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勞動效率。企業家是最富有創造活力的特定勞動力資源,要建立企業家市場,形成企業家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推動企業家高質量成長。資本要素市場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實現資本與實體投資的對接,如何將資本配置到國民經濟發展中最富有活力、最能為經濟增長提供增量貢獻的領域中去。對技術和數據這兩大現代要素資源,本書側重於如何完善制度、健全技術和形成數據要素的價格機制,促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的完善。目前,技術和數據這兩大類要素市場仍處於培育進程中,但以技術、數據為代表的現代要素是各地政府促進產業科技化、數字化和綠色化的最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兩大類要素的市場化模式。
本書注重傳統要素和現代要素的銜接。科技金融、數字金融和綠色金融,就是傳統金融跟現代要素結合的產物,土地的集約化使用和勞動效率的提高,也依賴於科技化和數字化的過程。可以說現代要素是激活傳統要素、盤活存量要素的最重要催化劑。
本書不限於對各種要素資源改革、發展和創新的論述,更側重於
介紹各地政府在發展要素市場、盤活存量要素、激活現代要素、提高對現代要素導入吸引力等方面的做法經驗,並將一些成熟做法和經驗作為分析案例,為地方政府發展要素市場提供最鮮活的實踐資源。不可否認,如何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盤活存量要素、培育現代要素市場,目前仍處於經驗積累過程中。本書只是就現有的改革實踐進行了初步總結,掛一漏萬和偏頗之處在所難免。期待隨著我國要素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們在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基礎上,後續不斷充實完善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
楊成長
2023 年 11 月于上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