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學的感興精神 陶水平 97875336989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安徽教育
NT$89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美學的感興精神
ISBN:9787533698942
出版社:安徽教育
著編譯者:陶水平
頁數:6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133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華美學的感興精神》全面考察中華美學的「感興」思維方式,以「感興」復興和創新作為建構中國當代美學和藝術學理論的重要學術路徑,彰顯中華美學對人類不斷走容開放、美美與共的文化理想境界所具有的的價值。

作者簡介

陶水平 1958年生,江西南昌人,文學博士。1985年、1987年、1999年先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碩士和博士,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師從童慶炳先生。現為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美學和文藝學基礎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和中西比較文論、王夫之詩學和中國古典美學等研究。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一百余篇,著有《審美態度心理學》《審美之維與文化語境》《船山詩學研究》《現代性視域中的文藝美學》等著作,參編十余部著作。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論學會理事,中華美學學會中國美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學術兼職。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華感興美學傳統的文化淵源
第一節 興與軸心時期的中華文化的藝術原型
第二節 興的歷史語義學
第三節 原型批視域下的感興美學研究史
第四節 興的原始起源與華夏原始文化興象
第五節 華夏原始興象在中國上詩歌創作中的歷史積淀和藝術傳承
第六節 西周禮樂文明儀式中的「樂語」之興與「六詩」之興
第七節 從西周「樂教」之興走向春秋「詩教」之興與「賦詩」之興
第八節 「易象」通於「比興」:《周易》匯為感興美學的源頭
第九節 《詩》和《楚辭》:上感興美學直接的藝術土壤
第二章 中華感興美學傳統的理論
第一節 孔子與中華感興美學的理論發端和學術開篇
第二節 漢代興論美學的學化、興喻化與理論體系化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自然感興審美的興起與感興美學理論的美學自覺
第四節 感興美學的成熟——唐代感興詩學的多向拓展與深化
第五節 感興美學在宋金元明清一步完善結
第三章 中華感興美學的理論體系與審美過程
第一節 審美——感興審美的感觸、感發和起興
第二節 藝術靈感論——興會之興與中國代藝術繆斯
第三節 藝術修辭論——臂喻象徵之興與引譬連類
第四節 藝術興象論——興象之興與藝術精神空間的建構與拓展
第五節 藝術欣賞論一一興味之興與審美鑒賞
第六節 餘論:中國典感興詩學的詩興教化與感興批評
第四章 中華感興美學的符號表徵維度
第一節 興的符號表徵維度
第二節 從「興感」到「興文」:從主觀精神到客觀精神
第三節 興的符號化與感興藝術符號世界的建構
第四節興與文學符號表徵:「文章 之道,遭際興會」
第五節 感興審美體驗的物態化與其他藝術形態
第六節 餘論:感興美學的理論輻射與文學史書寫及感興主題詩傳統
第五章 感興美學與中華藝術的生命本體精神
第一節 釋「本體」「本體論」與中國哲學、美學本體論
第二節 興與中華藝術本體的感興呈現和燦爛表徵
第三節 興直探中華藝術生命之本體和生命精神
第四節 興與藝術審美的生命體驗
第五節 興與藝術審美的生命理想
第六節 詩興藝術生命本體精神的歷史生成性與多面向性
第六章 感興美學與世紀「中國藝術精神」論研究
第一節 何謂世紀「中國藝術精神」論
第二節 晚清民初「中國藝術精神」論的先聲
第三節 宗白華與方東美:世紀「中國藝術精神」論的正式提出者
第四節 唐君毅與徐復觀:世紀「中國藝術精神」論的理論確立者
第五節 「中國藝術精神」論在大陸和文學批評界的播撒
第六節 后五四文化與現代新儒學:「中國藝術精神」論的形成語境與哲學基礎
第七節 「中國藝術精神」論的歷史地位和理論特質
第八節 「中國藝術精神」論的當代發展與理論創新
第七章 感興美學與中國當代藝術精神的價值之源529節美學學科的精神維度
第二節 中華典文化的精神傳統
第三節 中華感興美學的精神追求
第四節 世紀中國文藝美學的精神建構
第五節 激揚美學精神,鑄就當代文藝美學之鼎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