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美學域外傳播中的方東美經驗及其意義研究 ISBN:9787542684233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張澤鴻 頁數:2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11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學西漸」就是中華學術文化思想在西方世界的傳播、演變併產生的積極廣泛的影響的過程。在以現代新儒家為代表的華人學者群體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哲學思想的百年歷史進程中,方東美是一個關鍵人物,他深入中西哲學堂奧,融匯百家,統攝儒釋道西(學),最終回歸於中國文化本位,並創造了一個極富特色的比較文化哲學體系,建構了一幅「上下迴向」的人類理想文化藍圖。同時,他創造了一種面向西方的中國哲學-美學體系及其人文學方法,重構了一套富有「中華性思想」的話語體系,形成了中國美學的域外傳播經驗,啟迪了現代中國美學在全球化語境下的發展路徑。在中國美學進入西方的「理論旅行」中,面臨著思想整合、闡釋建構、翻譯傳播、回饋交流等多個環節的複雜轉換,方東美以「一貫之道」的廣大和諧思想實現了對中國哲學精神和中華美學精神的建構和傳播,為西方學界打開了通往「東方智慧」和「中國心靈」的一扇門戶,也為世界美學提供獨具特色的中國審美經驗。20世紀50年以來,方東美以英文著述和建構的美學體系,著力發掘中國美學的「民族美質」,自覺凸顯美學的「中華性」(Chinese-ness)。方氏從詩性智慧角度來把握中國文化的審美情懷,從生命美學角度來透視中國傳統藝術的現代精神,弘揚了一種美學意義上的中華「生生之德」。所謂「美學的中華性」不是指一種反現代性的傳統審美經驗,而是強調在跨文化的現代視野下,探索一種區別於西方強勢美學話語的「中華美學精神」的理想類型,美學的「中華性」是在古今中西的視域融合中對中國審美理想重新建構的產物。方東美所著力建構的中華美學體系,其終極旨趣在於遵循人類文化的共同價值,解決現代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分裂,試圖糾正西方分離主義傳統的根本缺陷。方氏由研習「西方美學」到回歸「中國美學」,再到構建「世界美學」藍圖的基本理路,也啟示了當代中國美學的話語建構及其參与「世界美學」的路徑方向。 作者簡介 張澤鴻,1977年生於安徽桐城。2012年畢業於東南大學藝術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人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湖北省美學學會理事,中華美學學會會員,國際美學協會(IAA)會員。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美學、藝術學理論。出版的主要學術專著有《欣慨交心——朱光潛人本主義美學思想研究》等。 目錄 前 言 中華美學的現代重構與域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