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語言.基因和考古-以甘青地區為中心的跨學科探索 ISBN:9787547864647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徐丹 頁數:3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62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西北甘青地區位於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帶,是研究人群遺傳混合和語言接觸的絕佳場所。本書分兩部分共17篇文章進行介紹,既有前沿理論和方法,也有具體實踐案例,立足跨學科探索,既可作為語言學、分子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的專業教材,也適合其他領域相關人士的閱讀和參考。本書作者都是語言、基因、考古研究第一線的學者,通過跨學科研究特定地區的人群和語言,有機地把不同學科結合在一起,有開創意義。目錄 第一部分 跨學科研究的理論與思考第一講 東亞的農業起源與早期農業生態 第二講 史前時代甘青地區人類活動及其與生存環境變化的關係 第三講 人類父系Y染色體 DNA數據分析方法簡介 第四講 考古學和古基因組學視野下的藏緬語族遷徙與演化 第五講 新石器時代轉型影響下的東亞父系遺傳結構 第六講 語言、考古和遺傳學多學科視角下的印歐語系起源與擴散 第七講 基因家譜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第八講 中國境內的混合語及語言混合的機制 第九講 多學科視角下突厥語人群的起源和演化 第二部分 甘青地區跨學科研究案例 第十講 甘青地區語言和人群混合與替代的演化模式 ——跨學科方法研究的嘗試 第十一講 青藏高原人群的遺傳歷史 第十二講 絲綢之路沿線人群的基因交流與語言演化 第十三講 語言接觸與語言共性 ——以甘青語言區域若干現象為例 第十四講 裕固族部落與戶族及西部裕固語語言結構特點 第十五講 東部裕固語與察哈爾蒙古語語音和詞彙語義比較 第十六講 甘青一帶漢語中「是」的特殊用法及其形成原因 ——從「河州花兒」中「是」的演變談起 第十七講 甘青區域的語言與人群:以保安語為例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