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題材紀錄片創作與國際傳播案例庫 ISBN:9787522830346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何蘇六 韓飛(等)著 頁數:4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58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題材紀錄片創作與國際傳播案例庫》精選近年來中國題材紀錄片在創作和國際傳播特色鮮明的20多個典型案例,融入紀錄片發展的「產業觀」,樹立紀錄片生產傳播的「全鏈條」思維,以全案研究的方式建立案例庫。超越文本,將中國題材紀錄片的創作和國際傳播進行過程化還原,細分為創作背景、作品簡介、製片方式與製片流程、創作特點、國際傳播策略和傳播效果等環節。藉助主創深訪、參与式觀察、文本分析、大數據畫像等方法,多維度、多層次觀照和拆解案例,旨在通過「解剖一隻麻雀」,解析一種模式,解決一類問題,為通過以紀錄片為媒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供可以借鑒的案例、經驗和創作傳播路徑參考。作者簡介 何蘇六,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部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主編;2011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光影紀年:中國紀錄影像世紀盛典暨首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大型頒獎典禮總策劃、總導演;「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首創者;「紀錄片綜合評估系統」首創者。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CCTV欄目綜合評估專家,SMG首批智庫成員,國家留學基金委出國項目評審專家,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百人工程、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佳百優」理論人才入選者。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專著)、《紀錄片創作完全手冊》(譯著)、《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2014),主持完成「紀錄片綜合評估系統」「中國紀錄片現狀調查及發展策略研究」等研究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 題材拓展與創新表達一 文化類紀錄片 《從長安到羅馬》:紀錄片參与的文明傳播與交流互鑒 《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生產與全球傳播的中國樣本 二 歷史類紀錄片 《從〈中國〉到中國》:元紀錄片的跨時空敘事與跨文化傳播 《南京之殤》:南京大屠殺題材的國際化書寫 三 自然類紀錄片 《我們誕生在中國》:師法自然,傳遞東方生命倫理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為植物頌歌,為文明贊禮 《第三極》:生命美學視域下人文自然類紀錄片的創新表達 《與象同行》:中國自然題材紀錄片的共情敘事與話題傳播 四 科技工程類紀錄片 《大工告成》:「大國工程」紀錄片對當代中國形象的建構與傳播 《超級工程》:工程紀錄片的人文情懷與國際化表達 五 重大題材的類型化拓展 《功夫學徒》:體驗類紀實節目的當代中國敘事 《勇敢者的征程》:紀實真人秀與紅色文化的創新表達 《我們正青春》:融媒體微紀錄片對外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第二部分 傳播策略與路徑建構 一 話語博弈與議程設置 《中國面臨的挑戰》:直面熱點議題,回應西方關切 二 中外合拍與合作傳播 《雪豹的冰封王國》:野生動物紀錄片國際合作模式創新 《中國的寶藏》:國際合拍下的中國文博故事 《歷史照亮未來——我的博物館故事》:聯拍聯播,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三 「一國一策」與精準傳播 《家在青山綠水間》:周邊傳播在東南亞地區的影像實踐 《這裡是中國》:合拍紀錄片的「一國一策」 四 人類共同價值與共情傳播 《與全世界做生意》: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貿易故事 《做客中國——遇見美好生活》:他者視域與共情傳播下的中國脫貧故事 五 多主體傳播與朋友圈建設 《鏡頭裡的中國》:團結國際「朋友圈」,講好中國故事 李子柒文化紀實短視頻:個性文化IP、中國自媒體傳播 六 市場化帶動國際化 《柴米油鹽之上》:以「文化產品」身份助力中國議題的國際表達 七 紀錄電影的節展傳播 《黃河尕謠》:作者型紀錄電影的創作與節展國際傳播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