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飲食文化 儲德發 978757720252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38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外飲食文化
ISBN:9787577202525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儲德發
叢書名:高等職業學校「十四五」規劃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新形態教材
頁數:3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37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民以食為天,《中外飲食文化》教材具有廣泛的普適性,既可以作高職酒店類、餐飲類專業教材使用,也適用於酒店、餐飲類從業人員,飲食文化愛好者使用。教材內容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努力做到碎片化、趣味化、結合經典案例和熱點事件,配套以微視頻庫,融知識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為一體。打破教材與社科類讀物的壁壘。

內容簡介
內 容 提 要
本教材依據職業教育*新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編寫,精選教材內容與資源,並吸納產業教授參与其中,目的是做好職業教育與行業的精準對接。本教材打破了傳統的飲食文化教材編寫體例,按照「三貼近」的原則重組目錄,創新性地設置了飲食文化與生活、飲食文化與社交、飲食文化與文學藝術、飲食文化與地理、飲食文化與食藝等項目,既增加了可讀性,也更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習慣。
本教材突出「職」教特點,配套教學課件、案例集、視頻庫等資源,將紙質教材與數字化資源有機結合,增加了可讀性、趣味性。本教材強調思政融合,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材,體現在教學內容中。
本教材內容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努力做到碎片化、趣味化,結合經典案例和熱點事件,打破教材與社科類讀物的壁壘。本教材除作為教材使用外,可供酒店、餐飲類從業人員以及飲食文化愛好者使用,還可用作「一帶一路」酒店管理、餐飲服務類留學生的培訓教材。

作者簡介
儲德發,男,江蘇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黨總支副書記,主持江蘇省社科聯、江蘇省高校哲社、江蘇省教改課題多項,參与十三五國家教育規劃課題一項;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一部,參編教材多本;研究成果曾獲得江蘇省教學成果(職教類)特等獎,江蘇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

目錄

目錄
項目一 飲食文化概述 001
任務一 飲食文化的概念 002
任務二 飲食文化的特徵、功能與屬性 012
任務三 飲食文化的研究與學習 019
項目二 飲食文化與生活 025
任務一 飲食禮儀 026
任務二 飲食風俗 038
任務三 飲食與養生 065
項目三 飲食文化與社交 073
任務一 筵宴文化與社交 074
任務二 酒文化與社交 087
任務三 茶文化與社交 099
任務四 咖啡及其他文化與社交 112
項目四 飲食文化與文學藝術 119
任務一 中國飲食文化與文學藝術 120
任務二 外國飲食文化與文學藝術 157
項目五 飲食文化與地理 171
任務一 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域特色 172
任務二 外國飲食文化的區域流派 190
項目六 飲食文化與食藝 211
任務一 原料選擇 213
任務二 加工技藝 227
任務三 飲食器具 239
項目七 中外飲食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248
任務一 中外飲食文化的傳播 250
任務二 中外飲食文化的交流 253
項目八 中外飲食文化的差異及發展趨勢 278
任務一 中外飲食文化的差異 280
任務二 中外飲食文化的發展趨勢 287
參考文獻 293

前言/序言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民以食為天,烹飪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大眾性的特徵。中國飲食文化不僅僅來源於一日三餐。只要是解渴充饑,往往都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中國飲食文化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方面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繫。它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碰撞中,博採眾長,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同時在傳播飲食觀念的同時,也傳播了中華文化的意蘊和價值理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飲食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有義務有責任傳承和保護好。本教材是在長期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升華校本教材的成果。本教材編寫內容範圍包括飲食文化的概念、內涵、外延、特徵;中外飲食的主要原料、器具、製作工藝,及其文化意蘊、呈現方式、價值導向;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碰撞取得的成就,尤其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飲食文化交流融合的成就,並嵌入了家國情懷和中華文明的認同感、自豪感等內容。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文以載道」。本教材意圖通過「文」(飲食文化)的學習,體悟「道」(家國情懷)的升華。
本教材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念先行,突出「職」教。
依據職業教育*新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緊扣行業新變化,吸納新的知識點,編選教材內容與資源。教材編寫團隊吸納產業教授參与編寫,做到了職教與行業精準對接。
(2)文以載道,思政融合。
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材,體現在教學內容中。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融入新思想,體現時代性;在中外飲食文化呈現方式、價值取向的比較學習中引導學生體會並認同「中國特色」;在中外飲食文化交流碰撞尤其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飲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嵌入家國情懷教育和中華文明認同感、自豪感教育。
(3)創新體例,貼近生活。
打破傳統的飲食文化教材編寫體例,按照「三貼近」的原則重組目錄,創新性地設置了飲食文化與生活、飲食文化與社交、飲食文化與文學藝術、飲食文化與地理、飲食文化與食藝等項目,既增加了可讀性,也更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習慣。
(4)全面配套資源,打造立體化互動教材。
依託出版社和教學編寫單位的資源服務平台,將紙質教材與數字化資源有機結合,配套教學課件、案例集、視頻庫等資源。
本教材既可以作高職酒店類、餐飲類專業教材使用,也可作為自學考試、相關資格證考級、餐飲企業、文旅部門的培訓教材使用。此外,本教材內容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努力做到碎片化、趣味化,結合經典案例和熱點事件,配套微視頻庫,融知識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於一體,打破教材與社科類讀物的壁壘,可供酒店、餐飲類從業人員以及飲食文化愛好者使用;還可用作「一帶一路」酒店管理、餐飲服務類留學生的培訓教材。
儘管我們力求創新,也努力對標「雙高計劃」和「金課」建設水平,希望編寫出一部高質量的《中外飲食文化》教材,努力做到為酒店管理和餐飲類人才培養提供*契合的樣本,但由於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難免,懇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
儲德發
2023年10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