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數字貿易是全球化和數字化發展到一定時期而產生的新型貿易模式。服務提供和數據流動均與一國法律密切相關,涉及複雜的數據安全、個人信息、個人隱私等法律問題,相對於傳統貿易,數字貿易更容易受到國家規制措施和政策的影響。本書旨在從國際經濟法的角度界定數字貿易概念,目的是確定與之相關的各國規制內容,以便分析各規制之間是否存在衝突,進而利用國際法機制促進各國之間規制的協調和合作,切實降低數字貿易規製成本,提升全球經濟效率,增進全球經濟福祉。本書全面梳理了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的演變歷程,深入分析了當前主要經濟體的數字貿易規則體系,並結合我國數字貿易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中國方案。對最新的數字貿易規則議題,如數據跨境流動、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平台責任等進行了詳細探討。作者簡介
彭岳,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2006年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0年在復旦大學法學院從事國際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至2014年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學。目前從事國際經濟法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分別為《貿易補貼的法律規制》(2007年)、《跨境證券融資的法律規制:以境外公司在境內上市的監管為視角》(2011年)。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代表論文有:《貿易與道德:中美文化產品爭端的法律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國際條約在國內適用中的制度僵化及其解決》(載《中國法學》2014年第4期)。目錄
第一章 經濟全球化、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