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自信之路.當代卷 馬紫晨 李昕揆 978757034528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西教育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87
商品編號: 978757034528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文化自信之路.當代卷
ISBN:9787570345281
出版社:山西教育
著編譯者:馬紫晨 李昕揆
頁數:4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72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文化自信之路》叢書分為近代卷、現代卷和當代卷,是對我國文化自信發展史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梳理,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積極回應和認真落實。 本書為《中國文化自信之路》中的第三卷,主要論述了1949年以來中國文化自信思想的發展歷史。該書以時間為線索,從「文化自立」「文化自省」「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四章分階段論述我國文化自信思想的曲折發展歷程,回溯了從新中國成立到新時代,不同時期和社會背景下,中國的仁人志士為振興中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篳路藍縷、堅持不懈,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較中搜尋理論依據,不斷壯大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艱苦歷程。

作者簡介

李昕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年刊》聯合主編,《文藝理論研究》等期刊外審專家。長期從事文藝媒介學和馬克思主義文藝與文化理論研究,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多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多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

緒論:當代文化自信的發展與演進
第一章:文化自立:改革開放前的文化反思(1949—1978)
第一節:作為新中國文化建設理論儲備的新民主主義文化
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歷史背景
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具體內涵
第二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國共產黨人的中外文化觀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外文化觀的歷史背景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外文化觀的核心要點
第三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建設觀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化建設觀的歷史背景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化建設觀的歷史意義
第四節:「從客觀實際出發」: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教育觀
「從客觀實際出發」文化教育觀的歷史背景
「從客觀實際出發」文化教育觀的具體內涵
第五節:以梁漱溟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文化觀
梁漱溟:東西比較視野中的中國文化
梁漱溟:創造新文化,建設「新中國文化」
重啟中國文化的形而上學體系:20世紀50年代
第二章:文化自省:改革開放初的文化思想(1978—1990)
第一節:對思想文化領域封建主義殘餘影響的肅清
提出肅清封建殘餘文化的背景
肅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義殘餘影響
第二節:對中國革命文化的系統梳理和重新評估
明確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重新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堅持和發展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借鑒與反對全盤西化
肯定並重申「洋為中用」原則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第四節:文化教育觀: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
狠抓文化教育工作
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完善
第五節:文化建設觀: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第六節:張岱年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綜合創新論及當代發展
「創造的綜合」或「文化的創造主義」
從中西文化異同論到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綜合創新論: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思想
方克立對文化綜合創新論的闡發與推進
第七節:東西方文化關係與中國的新文化建設:季羡林的文化理論與文化建設思想
作為社會進步動力要素的文化交流理論
文化圈與文化體系理論:中西文化差異問題
河東河西論:東西方文化關係與出路
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問題
第八節:傳統文化現代化與中西古今之爭:湯一介的「中國文化發展」理論
保護和發展中國文化:「傳統文化現代化」
對待和吸收西方文化:「在有牆與無牆之間」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世界文化發展的總趨勢:「全球意識下多元化的發展」
第三章:文化自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之初的文化思想(1990—2012)
第一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概念的提出
什麼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
如何推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的社會意義
第二節:世紀之交中國共產黨人的傳統文化觀
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傳統文化觀
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傳統文化觀
第三節:「發展先進文化」
什麼是「先進文化」
如何發展「先進文化」
第四節:「發展社會主義教育」
「社會主義教育」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服務
「社會主義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服務
第五節:「建設和諧文化」
什麼是「建設和諧文化」
如何「建設和諧文化」
第六節:文化市場與文化產業理論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組成部分的文化市場
作為社會生產力產物的文化產業
第七節:從「文化自覺」到「世界文化共同體」:費孝通的當代文化思想
文化自覺:對歷史和傳統的認識與理解
克己與揚己: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存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選優去劣
從「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到「世界文化共同體」
第四章:文化自信:新時代條件下的文化思想(2012年至今)
第一節:中國共產黨人對「文化自信」的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八大之前的「文化自信」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文化自信」論述
第二節:不忘本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傳統文化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與歷史地位
「兩有」: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
「兩相」: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兩創」: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第三節:吸收外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外來文化觀
「有益滋養」:外來文化對於我們的意義
「開放」: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吸收借鑒」:對外來文化所取之態度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四節:面向未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建設觀
建設「面向未來」的文化的必要性
建設「面向未來」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