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寫作十講 卞冬磊 97873013612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86
商品編號: 978730136124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學術寫作十講
ISBN:9787301361245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卞冬磊
頁數:19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82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源自作者在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先後開設的學術寫作課程講稿。該課程備受學生歡迎,被譽為「保姆級」教學。 全書共分為十講,涵蓋學術寫作及發表的全流程,包括:學術寫作的基本邏輯,如何確定選題並尋找材料,如何撰寫開頭及引入知識脈絡,如何撰寫文獻綜述,如何獲取及組織材料,如何進行理論對話,如何撰寫結尾,寫作倫理與評審意見回應等。 作者在長期教學和科研中形成了關於學術寫作的獨特理念,強調在遵守學術規範的基礎上,追求表述與形式的「靈動」。很多內容頗具創見性,如將開頭區分為「學術化開頭」與「場景化開頭」,提出文獻綜述的「橫向鋪陳」「縱向延伸」「縱橫交錯」法則,強調結尾的「想象力」等,為初學者提供了清晰的寫作指導,也為提升學術寫作的靈動性和創新性提供了新思路。 書末附有一個優秀學術論文案例,配以細緻的點評與精到的分析,既為讀者提供了直觀的學習樣本,也為高校教師開展學術寫作相關課程提供了很好的教學思路和範例。

作者簡介

卞冬磊,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報刊史、思想史和閱讀史。

目錄

第一講 理解論文:學術寫作的形式邏輯
一、標題:論文之眼
二、緣起與問題:論證合法性
三、文獻綜述:為創新鋪路
四、材料與方法:說明個體的位置
五、經驗的組織:以邏輯串聯材料
六、理論提升:與知識脈絡對話
七、結論與討論:再出發
第二講 寫作的準備:想選題與找材料
一、選題的來源
二、好選題的標準
三、學會自我追問
四、材料的積累
第三講 緣起與問題:追尋研究價值
一、開頭的要素和思維
二、學術化開頭
三、場景化開頭
四、提問與引入知識脈絡
五、知識回顧和合法性論證
六、自我陳述
第四講 文獻綜述:思維的縱橫交錯
一、文獻綜述的功能
二、橫向鋪陳
三、縱向延伸
四、縱橫交錯
五、再次陳述或提問
第五講 文獻的技術:來源、配置與運用
一、重要文獻的來源
二、分佈和配置
三、嘗試與文獻「說話」
四、多樣化形式
第六講 材料與方法:關於研究過程的敘事
一、史料與用法
二、抽樣與問卷
三、文本與邊界
四、觀察與訪談
第七講 經驗材料的組織:尋找邏輯
一、時間與空間
二、事件的發展
三、理論的層次
四、人為的建構
第八講 理論對話:回到知識脈絡
一、對話的路徑
二、強化經驗的突破
三、突出核心變數
四、在比較中提出新認識
第九講 結論與討論:延展意義
一、結尾的功能與要素
二、總結、追問與討論
三、結尾的想象力
第十講 投稿與寫作倫理:走向公共的知識
一、完善論文形式
二、投稿、修改與回應評審意見
三、寫作的倫理
附錄 對一篇文章寫法的分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